「央視boys」遺忘的「四字兄弟」:對於青年主持人,最重要三顆心

2019-12-05     藝教新周刊

要說最近最火的綜藝節目,那必須是央視《主持人大賽》,要說最火的男團,那必須是央視boys——

「芳心縱火犯」撒貝寧、「央視freestyle之王」朱廣權、「當代懟言大師」康輝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頂流男團,在成立之初就面臨著「解體」的危機……

不久前,《主持人大賽》的幕後採訪視頻曝光,在被問到三人各自是什麼擔當時,撒貝寧表示,康輝是頭腦擔當,朱廣權是手語擔當,而自己是顏值擔當~

呃……你開心就好。

不僅如此,撒貝寧更是大膽表示:自己要單飛!

難道撒貝寧都不想帶四字弟弟(尼格買提)一起出道了嗎?

更過分的是,康輝再次在線補刀:四字兄弟是誰,我只知道歐陽夏丹,但這是歐姓姐妹啊……

大明湖畔的尼格買提哭昏在廁所,只得心涼的哀嘆了一句:從此心中再無三字和二字哥哥......

1

說起這位四字兄弟,來頭可是不小。

2006年,主持中央電視台益智遊戲類節目《開心辭典》;

2012年,主持《開門大吉》;

2015年,與朱迅一同主持《星光大道》;

2015年,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

2016年,獲中國主持人最高獎「金話筒獎」;

2017年,尼格買提被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評選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

坊間一直說他是央視年輕主持人的門面來著……

1983年,尼格買提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

父親馬木提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編輯,母親熱孜萬是新疆歌舞劇團的歌劇演員,也是新疆電視台的譯制導演。

在父母的影響下,尼格買提從小便立志要成為一位主持人。

2002年,尼格買提憑藉著高分數和「新苗杯」全國中學生主持人大賽第三名的好成績順利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與主持』專業。

在接觸正宗普通話之前,尼格買提一直覺得自己的家鄉話就是標準的普通話。

直到在課堂上聽老師指正,才發現自己是帶著西北方言的普通話,「原來說了十七八年的完全不是普通話。」

糾正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

為了在一年的時間內糾正自己的口音,尼格買提著實吃了一番苦頭:

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六點半跑到廣院的南操場練聲,對著牆一邊一邊的朗讀,一邊一邊的練灌口、繞口令。

憑著不斷的苦練,尼格買提總算是將一口「羊肉味兒」的普通話糾正了過來。

口音只能算是主持中遇到的一個小問題,更難的是克服上台時的緊張,心理素質好是每個主持人必備的條件。

那個時候你上去容易,但在台上站得住才是最難的,那個時代,觀眾對於主持人、對舞台歌手的容忍度非常低。


但凡心理素質差一點,就沒有辦法在舞台上站超過一個小時,別說一個小時了,10分鐘可能都站不下去。

一次又一次的上台主持,也讓他真正意識到:主持人這個工作,所有的業務、技巧都不及經驗來的重要。

他有一個「一萬小時」法則:「也許一開始你是一個沒有經驗的新人,但經過無數次錘鍊之後,終究會成長。」

比天分更重要的就是積累。

「當有一天你走上舞台,你不再懼怕觀眾的目光,你不再懼怕攝像機上的那個紅燈的時候,你才能夠真實的表現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我覺得那個時候你會有一種莫大的滿足感。」

2

與央視的意外結緣。

2006年,尼格買提一位編導系的同學要去參加中央電視台二套的《開心辭典》的錄製,讓尼格買提和幾個同學一起去當他的親友團。

尼格買提就去了。

比賽里有個環節是,選手的親友團到舞台中間去表演一個節目,給選手拉票加油。

尼格買提就帶著同學一塊走到舞台中心,給大家唱了一首歌,跳了一段舞,跟大家聊了幾句。

碰巧那段時間《開心辭典》改版,要選拔主持人,《開心辭典》的導演和製片人看到尼格買提在舞台上給選手拉票表演的節目後,覺得「這個孩子好像還可以,要不要讓他試一下。」

一句不經意的話,就這樣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一切都是從我去給《開心辭典》當觀眾開始的。」

尼格買提於是參加了《開心辭典》「魅力新搭檔」選拔。

憑藉他身上特有的少數民族熱情奔放的氣質、流利悅耳的普通話以及極富感染力的舞台表演,征服了觀眾和評委,取得第二名,正式成為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對於這次意外的幸運,尼格買提看得很清:

「你可以不帶著任何目的去,但你要把握好每一次登台的機會,每一個小小的機會,或許都是一次命運的轉折點,能夠把你帶到另一條人生路上。」

是呀,所謂厚積薄發,沒有日常的積累,哪怕是機會擺在你的面前,你也抓不住。

作為一個初出茅廬、尚未嶄露頭角的主持新秀,跟所有人一樣,面對央視提供的大平台,尼格買提缺少足夠的掌控力。

尼格買提在中央電視台主持的第一個節目叫做《全家總動員》,和前輩方瓊搭檔。

第一次主持央視節目,尼格買提的印象只有一個:汗流不止。

「從頭出到尾都在出汗,一場節目錄下來全身都濕透了。不是因為熱,而是因為緊張、不知所措。」

這種緊張來自於他對這個職業的不了解,沒有任何的把控。

「整個一期節目下來,可能說過最多的就是「恩」,「對,沒錯」,「好,謝謝」,永遠都是這些。」

所以,那個時候尼格買提對自己無限的否定。

但當時節目有一位導演,在每期節目錄完之後都會下來鼓勵他,同時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對於主持人來說,你是這個台上的配角,那如何當好這個配角?


大概就是在每期節目錄完之後,有一件事或一句話讓觀眾記住你,那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成功了。

積累、沉澱、壓力,讓尼格買提逐漸成長起來。

2012年,尼格買提和李思思搭檔主持了一檔弘揚經典歌曲的節目——《回聲嘹亮》。

2013年1月1日,尼格買提獨自挑梁《開門大吉》欄目。

「讓我們一起期待開門大吉!」

這句響亮的口號配合一個招牌動作成為許多觀眾耳熟能詳的節目橋段,也成為了《開門大吉》的「金字招牌」。

尼格買提主持越發熟稔,但夢想的舞台卻遲遲沒有到來。

3

走上央視春晚的舞台,他花了十年。

尼格買提和央視春晚的第一次接觸,是參與了2013年春晚的開場聯唱。

上百位央視主持人、播音員齊上陣,尼格買提是其中一個。

雖然只有短短數秒,但是小尼竭盡全力在鏡頭前表現出來自己最好的狀態和極具張力的表演動作。

2014年馬年春晚,是尼格買提第二次亮相春晚。

擔綱廣州外景地的拍攝主持人,小尼生動主持,向觀眾傳達現場濃濃的年味。

2015年,這一次,他正式加入了央視春晚的主持團隊,負責2號語言類節目演播廳,擁有了自己單獨的舞台。

當時,突然接到這個消息的尼格買提直接就愣住了。

在他的想像中,上春晚應該是一件特別有儀式性的東西,但導演輕描淡寫的三個字「上春晚」就帶過了。

「那幾秒鐘在腦海里一直紮根到現在,至今難忘。」

2016年,畢業10年後,尼格買提正式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

我們不僅看到了他標準的「尼式微笑」,更多的是感受到他傳遞給觀眾的自信和沉穩。

此前,無論是什麼樣的場合,或者多長的出鏡時間,尼格買提從未有過一絲疑慮,全身心投入工作,認真完成工作。

這一次,他終於登上了心中夢想的春晚舞台。

「十年前,我曾在這個演播大廳看到主持人串詞,當時想自己什麼時候可以登上舞台。這一刻,終於夢想照進了現實。」

曾經有一位前輩告訴尼格買提:「不要考慮你自己是否站在了舞台中心,當有一天你要有這份自信,我站在哪兒,哪兒就是舞台的中心。」

尼格買提,用行動詮釋著「熱愛」的含義。

連續五年擔任了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金鷹獎」「金話筒獎」等眾多獎項的獲得,都是尼格買提一直以來以百分百的熱愛與全身心投入的最好回報與證明。

主持十餘年,尼格買提對於主持也有自己的感悟。

對於青年主持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三顆心:用心、走心和關心。

聽別人說話要用心,去接受信息;講話的時候要走心,要真實的有感而發;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要關心,真實的去體貼。

「我覺得至少做到這三點你才稱得上是主持人,最重要的那一個字「人」就好。」

哪有什麼一蹴而就,不過是在點滴積累。

夢想看似遙遠,但走著走著,便成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VAo4G4BMH2_cNUgYO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