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相同的人,懂你悲歡

2019-10-21   一隻會飛的鹿

在海洋中,有一隻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叫Alice。

因為它的頻率與眾不同,世間沒有任何生物能聽到它的聲音,與它同磁共振。

所以,它的悲與歡,只能獨自消化。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Alice執著地在海里尋覓一個同伴,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漫遊後,一個研究團隊終於發現了和Alice一樣頻率的鯨魚,從此,它終於可以不再忍受孤獨。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孤獨的Alice,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等待和尋覓一個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只有遇到一個和自己的靈魂共振的人時,我們的生命才不再孤獨。

因為思想頻率不同,生活頻率不同,曾經無話不談的朋友也會漸行漸遠,關係變淡。

生活閱歷的不同,導致彼此見識和格局的不同,共同的話題越來越少,直到相對無語;

因為距離的遙遠,彼此之間越來越生疏,不知覺間發現對方的喜好已不復從前,原來美好的友誼之間已隔起了一道牆。

歸根結底,在結伴而行的路上,如果兩個人前行的頻率不同,遲早會有一個人先行離開,把另一個人留在身後。

愛情也是如此。在一段感情中,最難得的,莫過於共同成長。

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所描寫的: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

世人都羨慕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他們對事業有著一樣執著的追求,一樣堅強的信念。相同的頻率,一致的步調,讓他們在愛的滋養下,相濡以沫,共同扶持,相互成就。

在錢鍾書創作《圍城》遇到瓶頸時,是楊絳的支持和鼓勵,給了錢鍾書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後來,楊絳編寫話劇時信心不足,也是錢鍾書給予了她最大的鼓勵和信心。

兩人就這樣,以相同的頻率,默契地走過了一輩子。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只有和頻率相同的人在一起,感情才能走得更遠,心才能靠得更近。

頻率不同,註定不是一路人。

就像周杰倫唱的一句歌詞:海鳥和魚相愛,只是一場意外。

一個屬於藍天,一個屬於大海,頻率不同,懸殊太大,感情註定是一個悲劇。

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懂你的悲歡。

很多時候,人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尋覓一個能與之交流的靈魂,進而化解生命的孤獨。

女星林心如在12歲時,就經歷了父母離婚。她的母親喜歡養花,她的父親總是向花盆裡彈煙灰、扔煙頭,還經常不洗澡、亂扔襪子......

她的母親一意孤行地離了婚,即使被別人指責為「太過矯情」,也不在乎。她母親只說了一句話:「他人很好,但過不到一塊去,畢竟一輩子太長了。」

後來,林心如16歲的時候,繼父出現了。他給林心如母親的花花草草換上了漂亮的花盆,拉著她母親的手去江邊散步。

繼父不但尊重她母親的愛好和習慣,而且認真地參與進去,和她母親一起工作,一起分享,母親臉上的笑容比過去多了許多。

直到這時,林心如才真正明白:唯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欣賞你的好,懂得你的苦。

餘生太長,如果和一個頻率大相逕庭的人生活該有多累;餘生太短,如果不能和一個頻率相同的人生活該有多遺憾。

生活路上,人人都是孤獨患者,但是這世上一定會有一個和你頻率相同的人,他也許離你很近,也許很遠。

如果可能,像Alice一樣去尋覓和守候,找到那個人,溫暖彼此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