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身邊】一個月內兩次去超市偷棒棒糖被抓,65歲大伯口味「突變」的原因不簡單……

2020-08-02   健康杭州

原標題:【專家在身邊】一個月內兩次去超市偷棒棒糖被抓,65歲大伯口味「突變」的原因不簡單……

65歲的劉大伯曾經最討厭吃糖,近3年來卻變得嗜糖如命;86歲的張奶奶以前最愛女兒來看她,可最近半年每次女兒來,她都破口大罵,說女兒是來偷她東西的……

當遇上類似「反常」的老人,家人總是表示被折騰得很無奈。但千萬別因為無奈、疲倦而忽略 老人的突然性情大變 。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陳斌華 表示,老年痴呆的早期信號不光有記憶下降,很多患者還會有不同的精神症狀。

65歲大伯原來討厭吃糖

現在卻到超市偷糖吃

劉大伯身體硬朗,為人熱心,65歲了還閒不下來,在小區里當保安。居民進進出出,他都微笑打招呼,很受小區居民的歡迎。不過,他可能再也不能從事安保工作了,因為他的履歷上已有了「污點」。

不久前, 劉大伯差點被警察帶走。原因是他去家附近的小超市時,偷拿了幾顆棒棒糖,老闆通過監控發現便報了警。警察來了之後,經調解,雙方和平解決,但超市老闆再也不歡迎劉大伯去光顧。超市老闆說,劉大伯還是「慣犯」,最近一個月,已是第二次被他抓到。劉大伯的家人也很難為情。

一個成年人跑進超市裡偷幾顆棒棒糖,他就那麼愛吃糖嗎?劉大伯的家人也覺得很奇怪,以前他是個不愛吃零食的人,尤其討厭吃糖,可不知道為什麼,從3年前開始突然變得要吃糖了,而且是瘋狂地喜愛。家裡只要有糖放著,他就一定要去拿來吃,家人怕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現在家裡儘量都不放糖。

不光是口味的改變,如今劉大伯的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奇怪,他們便帶著劉大伯找到陳斌華主任。經過腦部核磁共振、記憶篩查等相關檢查,確診 劉大伯額顳葉痴呆是老年痴呆的一種類型陳斌華說,隨著腦部額顳葉的萎縮,患者的審美、親情等高級情感會逐漸喪失,食與性等本能的生理需求表現更為突出。

言語行為異常和個性改變

也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狀

86歲的張奶奶本與老伴一起生活,兩人相互照顧得很好,他們的女兒有空就來看望他們。以前,每次女兒來她都很高興,拉著她有說不完的話。

但從半年前開始, 張奶奶突然不歡迎女兒去看她。每次女兒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去,她都很不高興,甚至破口大罵,說女兒是來偷東西的。 老伴告訴 張奶奶東西都還在原位,可她非說被女兒偷走了。

張奶奶的女兒表示很無奈,是去看望母親還是不去好呢?由於張奶奶一直沒有轉變態度, 張奶奶的女兒決定帶她去 杭州市七醫院就醫。經過相關檢查,證實了張奶奶患了老年痴呆。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老年痴呆患者數量大幅增加,逐漸影響越來越多家庭的幸福。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3秒鐘,世界上就會有一位老人面臨記憶的困擾。另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老年人中總體患病率在5%左右,並隨著年齡增長呈幾何指數增加,即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就翻一番。

杭州市七醫院是省內開展老年心理康復最早且規模最大的醫院,該院老年精神科有4個病區,320張床位,每年住院的老人1/3是老年痴呆患者。而專家門診中,老年痴呆患者約占一半。除了定期來複診、配藥的老年痴呆患者,每天都能確診8例新發患者。

在陳斌華看來,大眾對於老年痴呆的認識,普遍停留在記憶力下降的層面,很多人對記憶下降也存在一定誤區。比如,老人記得幾十年前的往事,卻喪失了距離現在近的記憶,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

此外,智力的損害、言語行為異常和個性的改變也是老年痴呆早期的標誌性症狀,尤其是言語行為異常和個性改變常常是老年痴呆的首發症狀。據統計,在市七醫院 老年精神科接診的老年痴呆患者中,80%~90%都存在言語行為異常和個性改變等非認知症狀。

陳斌華提醒大家對性格突然改變的老人要重視起來,以免延誤治療。

陳斌華,中共黨員,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 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 擅長 的中西醫結合診治老年人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

學術任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老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老年精神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情志病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一直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熟悉老年精神科疾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參與的一項課題獲得浙江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論文,並獲得優秀醫學論文獎。對老年痴呆症、老年情感障礙(抑鬱症、焦慮症等)、老年心身疾病、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疼痛等軀體不適、失眠有較深入的研究。

供稿 /杭州市七醫院

轉載請註明「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