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出末代皇帝溥儀珍藏之物,文物局只給1萬,老人轉頭賣1800萬

2020-06-09     左岸楓

原標題:老人拿出末代皇帝溥儀珍藏之物,文物局只給1萬,老人轉頭賣1800萬

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列夫·托爾斯泰

隨著中國力量的不斷增大,中國越來越重視歷史文物的保護。這其中包括那些曾被其他國家被侮辱過,傷害過的歷史記憶。就像古代歷史坐標性建築——圓明園,就像我們流失海外的國寶——十二生肖獸首。歷史尊嚴不容忽視,那些承接歷史的文物載體,更是我們不可相讓的一部分。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傳世珍寶在海內外被拍賣,中國文物局、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在致力於把國寶接回故宮博物院,接回屬於它的祖國。

畫的來源

中國的歷史淵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澱的成果我們都希望可以完整保留。但是以前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無法用電子產品或者拍照來保留,而且紙質記錄也有很多被損壞或者不完整不真實等等因素。因此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經典畫作,至今仍保存完整,這些文物古玩,都是稀世珍品,更值得我們去永久珍藏。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老人突然找到了文物保護中心,說要賣他的傳家寶,他想看一看文物鑑定中心可以給他的"傳家寶"出價多少。文物保護中心的研究人員拿到畫後,仔細甄別鑑定,最終敲定這幅畫是宋代張先的著作——《十詠圖》。

這幅圖是慈禧皇后最愛的寶貝之一,生前一直陪伴著慈禧。但是他並沒有伴隨著慈禧的去世而毀滅,而是繼續留在了世上,被後代人一直珍藏深宮。這幅畫的皇家之路,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為了把這幅畫繼續留在身邊,他想出來一個辦法。他以賞賜給弟弟愛新覺羅·溥傑的名義,藉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字畫運送出宮,於是這幅張先先生的《十詠圖》便逃出宮去,隨後溥儀又吩咐將這些古玩字畫藏到位於清政府在長春的偽滿皇宮裡的"小白樓"上。

在抗戰取得全面勝利後,偽滿政府潰敗不堪。愛新覺羅·溥儀也倉皇逃竄。那些藏在小白樓上的成千上萬的字畫,他沒有來得及顧及,那些寶貴的財富便留在了樓里。當軍隊進入小白樓後,對樓內展開全面搜索,士兵燒殺搶掠,致使一部分字畫文玩被毀,一些得以倖存的文物大部分已經失蹤,剩餘的一些也已流落民間,其中就包括這個《十詠圖》。

五十年杳無音訊、五十年下落不明,最後竟然以這種方式面世。在一代一代的易主以後,來到了老人手裡,而老人精心收藏這麼多年,不想卻因遺產問題不兒女們吵的不可開交。為了避免兒女再爭吵下去,老人狠下心將它賣掉。於是只好到文物局拿出這個字畫進行變賣,賣給文物局,也算是對文物有個最後的交代……那這幅畫為什麼這麼得人所愛呢?

歷史價值

《十詠圖》卷,是北宋時期書畫家張先的著作,清新脫俗,淡雅相調。這幅畫作是一副山水人物圖軸,出於對父親的懷念,指引著他畫下了這幅畫作。在吳興南園的一角,父母雙親或手把欄杆,閒話家常;或曳杖搖琴,對坐下棋,書童在一旁靜候服侍。安靜閒適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為什麼這樣一幅畫會受到這麼多人的追捧呢?據歷史文物學家介紹,這幅畫不僅畫作精美,它背後了歷史價值更是首屈一指。他所記錄的南北朝吳興人家的文化活動,都是現存最珍貴的歷史資料。這幅畫的畫前還有清朝乾隆年間,皇帝弘曆親筆手書"誦芬寫妙"。

其畫作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結尾四跋、印鑑頗多,皇帝還有各類藝術流派的印章都在其中。這對於在元代就已經消亡的刻石技藝的記錄,頗為重要。印、跋、書、畫,結合一體,更是少之又少。不僅刻石技藝研究價值極高而且其歷史研究價值也是極高!這就是為什麼當初溥儀不運送金銀珠寶而是運送這些古玩字畫了,它們不僅具有一定的文學底蘊,也是各個名師大家日日夜夜的心血和精神表達。

賣畫之路,文物局只給1萬

最開始這位老人只是為了不想讓家裡因為這個古董而產生紛爭和隔閡,所以決定以八百萬賣給文物局但是文物局看了看以後,認為八百萬過於昂貴,他們最多只能以一萬的價格收購這幅畫。強大的落差,讓這位畫主人覺得很不合理,認為八百萬已經是最便宜的價格了,如果不可以,他就不準備再賣了。

之後,老人經人推薦找到了琉璃廠的秦先生,確認了此畫是稀世珍寶。因為秦先生也不想讓老人吃虧,也不想這幅畫收藏價值埋沒,於是在秦先生的幫助下對這幅畫進行公開拍賣,最終原本只要八百萬的畫。

沒想到的是,這幅畫似乎是有魔力,人們都對他愛不釋手,這幅畫已經被拍賣到了上千萬,最終以一千九百八十萬被故宮博物院買來收藏,把它放進故宮。老人知道這個消息,也很激動,不僅是因為畫的價格,更是因為這幅畫終於有了自己更好的歸宿,不再跟著他受苦。

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並不全是因為多出來的這一千萬,更是因為國家對我們歷史文化的重視,對我們祖輩留下來的字畫的一種尊重和銘記,為了不讓它流落在外,不惜多花一千萬的價錢買下它,讓它在祖國的懷抱里被世人銘記和欣賞。

不論是否是戰爭中的犧牲品,不論是否被其他國家的人收藏,是我們的就要毫不猶豫的握在手裡。因為我們握住的是歷史,是中華傳承下來的精神文明,這些的珍貴都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愛國慈善家寧可花大價錢也要買下來遺失的國寶,因為中國人走到哪裡是互敬互愛的大家庭,那些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該被我們細心珍藏和守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lNmmXIBiuFnsJQVZ4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