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人才的市場,是人才的競爭。
1
寫在前面
7月23日,一張華為總裁辦電子郵件截圖在網絡流傳。這封電郵顯示,華為今年將從全世界招20-30名天才"少年",往後每年增加,調整隊伍作戰能力。同時,制定了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8位2019屆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起,201萬封頂。
郵件正文寫道,華為公司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競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輪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有世界頂尖人才,華為要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吸引頂尖人才。
2
草根時代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們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時代?
草根時代。
這個時代,只要你有夢想、你有創新,你就能開闢出一條屬於你的路。
送粥奶奶、微笑天使、墊錢哥,他們如星辰般璀璨、閃耀,點亮了這個時代。
一首《春天裡》紅遍網絡,旭日陽剛,兩個落魄的人,一把破木吉他,一份對夢想的執著和渴望,讓他們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多少人為他們的演唱而落淚,不是因為歌喉,而是因為夢想。
"請把我留在,留在春天裡。"
這是他們留給觀眾的草根夢想,是對現實的無奈,更是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這個時代,文憑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膽大、你要有魄力、你要有眼光、你要踏實的去做。
然後就賺到了第一桶金,也收穫了人脈。
昔日的旭日陽剛,如今已經很少見。更有媒體報道,說王旭在地下通道賣唱了。
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3
知識時代
當草根已經不再作為一個高頻詞屢屢被提及的時候,知識時代便隨之而來。
社會分工逐漸形成體系,大小壟斷不斷形成規模。
草根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唯有學歷拔尖、知識豐富的人才有市場。
華為的高新不是噱頭,而是時代的要求。
今年,網上有各種類似的消息:
阿里星計劃 年薪平均估計60w左右,上不封頂,本科生-博士生都有機會入,CTO直接面試,每年招10人,半年base美國office的機會。
百度少帥計劃 IDL部門(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年薪100w+,每年9人,30歲以下,工作地北京、深圳,一年後矽谷或常青藤名校訪問至少半年,三年後帶領20-30人團隊。
騰訊技術大咖 全球TOP100 CS相關碩士博士畢業,人工智慧相關,待遇:上不封頂,深圳市還有"孔雀計劃"160w的獎勵。
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等 矽谷科技公司巨頭,如史丹福這樣的名校畢業碩士,去Google就有可能達到20W美金/年的package。
在年初接受央視採訪時,任正非表示:
"公司目前應該至少是有七百多個數學家、八百多個物理學家、一百二十多個化學家,還有六千多位專門在基礎研究的專家,再有六萬多工程師來構建這麼一個研發系統,使我們快速趕上人類時代的進步,搶占更重要的制高點。"
不說,不代表不存在。
不說,不代表人才不重要。
華為的此次薪酬公開,讓我們更清楚的意識到:
高學識、高素質的人才才是這個時代的寵兒。
4
寫在最後
多年前,在一部電影里有句預言式的台詞: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各大公司都給這句台詞做了註腳。
今天我們走在國外街頭,拍一張風景照,結果鏡頭裡碩大一副中國企業的海報,發朋友圈別人還以為是國內游。
這是中國人的自豪,也是各類人才的自豪。
因此,當我們再看到華為世界範圍內爭奪人才的消息時,也沒什麼驚訝。
至多就是情緒上的波動:我也要更加努力了。
當技術越來越先進、國際化進程越來越快速的時候,人口紅利也漸漸變成人才紅利了。
以往西裝革履奔波於各大招聘會上的大學生,現在也很少看到了,更多的是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選投中意的公司、中意的崗位。
這是時代的發展,也是時代的要求。
高考前家長說的"上了大學你就輕鬆了,現在先辛苦一點。"這句話你不能再相信了。
因為"人才"的概念已經被重新定義,絕不是上了大學的就是人才。
君不見,
任正非簽的這8名應屆生的背景嗎?
作者簡介:阿湯,民營龍頭企業HR高管、生涯規劃師、教練;擅長優勢教育、優勢職業;關注個人成長、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