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說受得了生活的苦,卻扛不住疥瘡的癢?帶你揭開疥瘡的真面目

2019-12-17   皮膚科主任張學玲

「主任,這濕疹怎麼會這麼癢啊?經常半夜被癢的沒辦法,起來塗膏藥的經歷,應該沒有什麼比這更癢了吧!」這是某位濕疹患者前來複查的時候,向我問的問題,其實在皮膚科若干種疾病里,大概有數百種疾病是伴有瘙癢的症狀的。如果非要列一個最癢的,那主任估計就只有一種病在描述時,可以用上"奇癢"了,對於這個病,病友之間還有這麼一種說法:「受得了生活的苦,卻扛不住疥瘡的癢!」,究竟有沒有這麼厲害,只有受過罪的人才知道,今天主任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個被一眾病患稱最的「疥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此之前,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知道疥瘡是什麼嗎?疥瘡俗稱"鬧瘡" "疳瘡",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患上疥瘡,一般會有一下幾種體徵表現:


1. 奇癢

白天不癢或輕微瘙癢,夜間劇癢。睡眠質量差,整夜睡不著。



2. 皮疹部位

疥瘡好發於皮膚細嫩、皺褶部位,常從手指縫開始,1-2周內可廣泛傳至上肢屈側、肘窩、腋窩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溝、外生殖器、大腿內上側等處,偶爾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頭部及面部,但嬰幼兒例外,嬰兒皮膚比較細嫩,疥蟲很容易侵襲到小兒的頭面部。



3. 皮疹形態

皮損主要為紅色丘疹、丘皰疹、小水皰、隧道、結節,水皰常見於指縫;疥瘡結節常見於陰莖、陰囊、小腹等處;隧道為疥瘡的特異性皮損,長約0.5mm,微微隆起,稍彎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個針頭大的灰白色或微紅的小點,為疥蟲隱藏的地方,但是肉眼是很難發現蟲體的。


疥瘡是怎麼判斷的?醫生對於疥瘡的診斷,一般是通過兩種方式:


一種是傳統的疥瘡的實驗室檢查方法:刮取患處丘疹、水皰等處的皮屑,在顯微鏡下發現疥蟲或蟲卵;如果發現隧道,可用針尖挑破直達閉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針頭大灰白色小點,顯微鏡下可發現疥蟲,此方法過程複雜,較費時、也比較容易漏診;



另一種是通過皮膚鏡,要知道皮膚鏡可是皮膚科用來觀察某些皮膚病的利器,在快速診斷是否存在疥瘡感染具有獨特的優勢,皮膚鏡又稱皮表透光顯微鏡,其本質是一種可以放大數十倍的皮膚顯微鏡。皮膚鏡下"噴射軌跡"改變即為疥瘡穿過的隧道,隧道遠端"噴氣機"樣褐色斑點即為疥瘡頭部及前足部分。而利用皮膚鏡定位,再刮取疥瘡,進行光學顯微鏡觀察,更加容易找到疥蟲。所以診斷疥瘡最快捷、準確的方法就是皮膚鏡。


雖然主任平時跟大家說過,大多數皮膚病是不具備傳染性的,但是這個疥瘡卻是個例外。疥瘡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以通過接觸傳播,甚至可以通過床單被子傳播,所以很多人在外住宿後身上奇癢無比,可能就是傳染了疥瘡。



雖然患上疥瘡發癢時難以忍受,但是疥瘡治療效果很好,一般情況都可以快速治癒。常用的藥物有:林旦乳膏、10%硫磺軟膏(嬰兒用5%)、25%苯甲酸苄酯乳劑、撲滅司林等。使用事應從頸部到足塗擦全身,不要遺漏皮膚皺摺處,用藥期間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藥效。但最好還是去三甲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再行治療,避免有些人對這些藥物有過敏反應,遭受跟多的痛苦。


疥瘡雖然傳染性極強,但是預防起來卻不麻煩,做好這些工作,就能有效預防了:


1.常換衣、常洗衣、常曬衣;



2.對於已感染疥蟲的人群必須起居分開、必須日常消毒、必須積極治療;


3.接觸過患有疥瘡的患者後,污染衣物要燙洗、污染器具要消毒、污染被褥要另外存放,待清洗消毒後再行使用;


4.外出需要住宿時,條件允許的,可以自備床上用品,儘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酒店,不要貪圖省錢,最後卻讓自己遭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