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大多數都認同一個觀點,就是以前的老物件就是十分經用,而現在的物件卻都是用用就壞了。有些人說那是因為以前老一輩的人愛惜東西,心疼,所以保養的好。但是卻也不能不承認,以前的東西,質量就是好。
就算是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一天一個樣。但是光就質量方面,確實大多數都沒辦法和以前比。就在貴州的一個深山中,就發現了兩台於1942年建造的發電機,直到如今已經過去78年了,還依舊在運轉。
這座發電機發現的地點貴州省桐梓縣的天門河水電站,這座水電站在1939年建造完成。是我國第一座在地下的水力發電廠,也是我國第一個熔岩地下發電站,還是我國第一個採用調速裝置的發電站。
而發現的那個發電機就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水輪發電機組,是當時最先進的發電機組。而既然1939年就建立了水電站,那為什麼時1942年到達的呢?這為我們揭露了一段不可知的歷史,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當時法西斯軸心國之一的日本開闢了東亞戰場,我國就是主要戰場所在地。當時的日軍為了快點攻擊下中國,切斷了中國多有的後路。先是對海上的香港以及仰光進行轟炸,後面又切斷了滇緬公路。
當時滇緬公路被切斷之後,國內的運輸成為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那是的中國極其需要發電機供應戰時所需,而當時清華大學,東北大學等名校的專家們也已經合夥將處在貴州山間極為隱蔽的天門河發電站設計完成,萬事俱備只差發電機,但是這時我國的遠征軍已經去了緬甸作戰,滇緬公路也被炸毀。當時的專家們束手無策。
而後大家發現這樣不幸,不僅僅是為了發電機,還是為了確保東亞戰場可以收到反法西斯友軍的援助軍需裝備。我國與美國聯合在天空中開闢了一條極長的「駝峰航線」。它子印度的阿薩姆邦起始,橫跨了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瀾滄江,金沙江,進入我國的雲貴高原,以及四川省。
這條航線的開闢極為不易,而這個「駝峰航線」也成為了二戰時期中國與反法西斯同盟軍中間的一條重要空中通道。天門河說電站的兩台發電機就是在駝峰航線開闢之後經由這條航線運輸的,這也時為什麼1942年,水電站才有了發電機。
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兩台發電機總重超過了100噸,這創造了當時中印航空的重件物品最高運輸記錄。在這兩台發電機被發現之後,專家們竟看道它至今依然在正常發電。在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檢查之後更驚奇的事情發生了。
這兩台發電機不僅僅是在正常發電,就連裡面的任何裝置都沒有更換過,一直都是美國當時的出場原裝。而在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得知這兩台發電機依舊還在運轉之後也十分驚訝,他們立馬派出了專家前往中國。
在其與中方交流中,透露出可以用200萬美元的價格將這兩台發電機回收。而中方婉拒,只因這兩台發電機見證了我們中國那段時間不屈的歷史。在2019年的4月,天門河水電站以及這兩台發電機已經進入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l0cNXUBLq-Ct6CZ2F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