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澳洲留學預警,英美預期不佳,留學生該怎麼辦?

2020-06-15     銀河港事通

原標題:教育部發布澳洲留學預警,英美預期不佳,留學生該怎麼辦?

全球疫情下,誰最不安?莫過於海外的留學生了。

美國開始的反歧視黑人運動席捲全球,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遊行示威此起彼伏。

但同樣是澳洲,當人們在街頭為黑人的權益搖旗吶喊的時候,歧視亞裔事件卻頻頻發生…… 一邊喊「黑人的命也是命」,一邊歧視亞裔?

因為疫情和針對亞裔的歧視事件,教育部2020年度1號留學預警給了澳洲,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當前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澳洲最近各地都開始解封了(還沒控制好就急著解封)。但是自從疫情開始澳洲全國就開始瀰漫一股歧視亞裔的風氣,並且在最近愈演愈烈。

澳大利亞究竟有沒有種族歧視?

一位亞裔(菲律賓籍)護士家門口郵箱裡被人塞惡毒紙條,上面赫然寫著「外國婊子,滾回你的國家!」

如果說塞紙條還是暗搓搓地歧視,那麼在澳洲的街頭不時出現針對華裔、針對中國歧視性的標語、塗鴉,給人一種無處不在的壓迫感。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反歧視機構的記錄,今年1至4月,該州共收到241起歧視投訴,其中62起是種族歧視。數據顯示,當地平均每周都會收到4起關於種族歧視的投訴。

6月7日,《雪梨先驅晨報》撰文指出,自4月初以來,澳大利亞亞裔共報告了近400起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報道稱,這項調查於4月2日開始,由澳大利亞一個智庫的研究員奧斯蒙德和「亞裔澳大利亞人聯盟」組織合作展開。

迄今為止,這一調查已記錄了386起種族主義事件,包括辱罵,人身恐嚇和吐口水等等。大約90%的種族主義事件並沒有報告給警察。奧斯蒙德表示,與美國的類似數據相比,澳大利亞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事件比例要高於美國30%。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4月接受澳媒採訪時曾發出提醒:如果這種情緒繼續惡化,人們就會想,我們為何要去這樣一個對中國如此不友好的國家呢?家長也許會想為什麼一定要送孩子到這樣一個不友好、甚至懷有敵意的國家去學習呢?

除了種族問題,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無論對已經身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或是正積極出國的留學人員都帶來巨大影響。

今年海外留學形勢怎麼樣?

英國

英國的碩士研究生學位非常受國際學生的歡迎, 因為它時間短,通常為一年,因此性價比較高。

然而, 這次疫情受到衝擊最強烈的應該是在英國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

因為研究生的課程只有一年,2019秋季入學的這一屆同學自9月下旬正式開學後,到12月和2020年1月的聖誕新年假期後,在3月中旬受疫情影響基本就結束了在英國高校正常的學習,其中還斷斷續續的受到高校教職員工最久長達兩個月的罷工的影響。

所以,本屆留學生都感嘆,沒想到在英國的研究生生活就這麼突然的結束了,連跟老師、同學、好朋友都沒來得及告別,大家都匆忙地或者離開了英國,或者自我居家隔離到了現在。

美國

5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份行政文件,要求限制部分中國赴美留學生或訪問學者的簽證。

這份文件號稱,一些有中國軍方背景的留學生和學者在美國學習或交流期間涉嫌「收集情報」,用於幫助發展中國軍事技術。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態說,一個時期以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莫須有的理由惡意打壓中國企業,現在又威脅調查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並出台措施限制中國留學人員赴美簽證,「上述做法嚴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完全違背中美兩國人民開展友好交流的願望,必將進一步損害中美經貿關係和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 」。

雖然後續美方解釋對應文件影響簽證的範圍很小,但是已美方動輒甩鍋中國的做派,相信往後的簽證「驚嚇」不會少。

當然,具體到每個申請者,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但大機率,一扇門關上就會開一扇門。

這樣看來,疫情得到控制且就在中國境內的香港確實是一個安全的選項。

香港

香港高校的學術實力,雖然不像哈佛、MIT之類達到國際頂尖,但稱國際一流應該名至實歸;從其特徵來看,既具有明顯的國際化特色,也不失對於中國文化及中國背景的關注。

對於目標是獲得香港身份的人來說,香港留學是獲得海外身份的妥妥優選,如果能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申請延期截止」真的是皆大歡喜,一手拿著學位,一手拿著香港身份,享受海外身份帶來的便利,讓身邊人都羨慕。

可以估計,現在行動,當整個香港身份辦理流程結束時,經濟已經復甦。到時候,香港身份在手,又遇上事業發展和就業大好機會,難道不是明智之選嗎?

趁香港身份申請人還沒有飆升之前,早準備,早行動。

更多香港熱點資訊、身份辦理問題,歡迎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銀河港事通」。

或聯繫銀河編輯:yinhejituan196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P4-uHIBnkjnB-0z4E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