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所用兵器 是如何量身匹配的 暗含哪些秘密

2020-03-16     掌心春秋

看古典名著《水滸傳》,仔細琢磨,不僅會增長許多歷史知識,還會學到古人的一些高超智慧。

《水滸》透視了北宋王朝的官場黑暗腐敗,展示了當時社會的市井風情,再現了宋人語言和飲食服飾,更主要的它通過梁山好漢造反的故事,幾乎全方位介紹了那個時代的兵器和作戰手段。

可以說,看水滸除了感知梁山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兵器。

水滸小說作者施耐庵老先生,絕對博學多才。

他的筆下,天文地理無所不及,行軍布陣不悖兵書,而且把數百名人物個個寫的栩栩如生。好漢們的武功套路、兵器特點、交手的一招一式兒讓人難尋破綻。

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作者根據梁山好漢每個人不同的出身、性格以及相貌特點,分別給其配備了不同的兵器。可謂「十八般兵器」因人而異,恰如其分

看過《水滸》會覺得,使板斧的就得由他去使板斧,使點鋼槍的就得去使點鋼槍。

諸如黑旋風李逵和玉麒麟盧俊義,如果讓他倆互換所用兵器,誰都會感覺不是那回事。

梁山好漢所用的武器,有大名鼎鼎的青龍偃月刀、有丈八蛇矛、有方天畫戟、有雙鞭、有狼牙棒、有點鋼槍、鉤鐮槍甚至火炮。當然還有宋代最流行的朴刀和哨棒。

水滸書中,光是刀就有朴刀、腰刀、飛刀、滾刀、戒刀、雁翎刀、解腕雙刀、三尖兩刃刀等數十種。

有人說,一部水滸也是一部關於哨棒的故事,它和朴刀算是孿生兄弟,是梁山好漢打家劫舍的兩件最常見的兵器。

哨棒又是好漢行走江湖的主要夥伴,不但防身而且可用作登山的拄杖、挑行李的扁擔。武松醉酒過景陽崗,就是帶了一根哨棒。

但梁山一百零八將的成分比較複雜,人物形形色色,幹啥出身都有,僅僅是朴刀和哨棒是遠遠不夠的。

一百多位好漢,尤其是高手,不僅所學武功類型不同,所愛的兵器也各不一樣。有的使用冷門兵器,世間鮮見,需要名師專門打造。

有的好漢比較普通,就習慣使用民間利器,拿此殺人越貨,無所不能。有的乾脆不用什麼兵器,拳頭就是最好的武器。

盤點梁山好漢中武功上乘的高手,大概應有十餘人。諸如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青面獸楊志、花和尚魯智深、病尉遲孫立、行者武松等等。

書中塑造的這些一流武將,所用武器都是北宋時期軍隊的主流武器。據相關史料記載,宋代最常用的武器,主要有槍、刀、鐧、鞭、杵、棒、斧等。

水滸作者為這些雖落草梁山,但曾經在朝廷為官、為將,「正統」出身的人,配備使用的武器都很大氣:

位居梁山第二把交椅的盧俊義,使用丈二點鋼槍,又稱麒麟黃金矛;

大刀關勝,背景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人。關勝繼承了「武聖」的基因,不但生得面如重棗,而且武藝超群,並且使用的大刀也是祖傳的青龍偃月刀;

名將呼延灼,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一支重十二斤,另一支重十三斤。他是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家傳銅鞭之法,他以慣用雙鞭聞名於世;

霹靂火清明則是揮舞一柄狼牙烽火棒,看著就十分恐懼;

豹子頭林沖手中的武器比較平常,只是一把丈八蛇矛,屬於當時北宋軍隊的常見兵器。但林沖就用這把蛇矛,先後戰勝過楊志、關勝、呼延灼等高手,證明他絕不空有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虛名。

書中的幾位年輕小將,作者不僅給其冠以的綽號文雅浪漫,匹配的兵器也大致與人物特徵相吻合:

小李廣花榮,顧名思義,是說他具有漢時名將李廣的風采,主要是弓箭技能超群,箭法百步穿楊;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二人主用兵器是方天畫戟。與花榮的綽號寓意一樣,讚譽他們兩人幾乎是名將呂布、薛仁貴再世。

書中的冷門人物是「轟天雷」凌振,這綽號是描述他所用的武器像驚雷一樣震天動地。他用的兵器是什麼呢:有風火炮,金輪炮,子母炮。

水泊梁山的寨主宋江宋公明,平素為人仗義,揮金如土,好結交朋友,以「及時雨」綽號而天下聞名。

他原為山東鄆城一個刀筆小吏,面目黝黑,身材矮小。書中介紹,他自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

可見,宋江會使槍棒。前期曾用朴刀,後來成為水泊山寨領袖,佩帶錕吾寶劍。

宋江的寶劍可不是裝飾和擺設,那是與他身份相當的指揮千軍萬馬的「令劍」。劍鋒所指,就是梁山好漢拼殺的方向。

梁山的軍師吳用,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他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

如果以為他是一位窮書生或酸秀才,則是看錯人了。

能在水泊梁山當軍師,必須文武兼備。書中交代,吳用善使兩條銅鏈,又稱「八門玄機鏈」。

而具有道家背景的一些好漢,多用出家人常用的兵器。如入雲龍公孫勝用松紋古銅劍;神行太保戴宗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節級。會道術神行法,他的兵器是銅鈴,有時也身配防身短刀。

讀過小說合卷回憶,書中人物的確是使用什麼樣的兵器,都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也與這個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和職業特點息息相關。

獵戶出身的梁山好漢解珍、解寶兄弟倆,都是使用混鐵點鋼叉,很符合獵手職業特點。書中描述,兄弟倆一樣打扮,都愛穿虎皮套襖,出成雙,死成對,作戰勇猛。

漁民出身的阮氏三雄,作者匹配其用的都是朴刀,阮小五和阮小七還用過鱷魚爪、龍王刺;而浪里白條張順慣用魚腸劍(短劍)和奪命魚叉,他的哥哥船火兒張橫,善用火焰魚王刀。

梁山好漢中的「三朵金花」,也個個都不是善茬子:

扈家莊太公的女兒一丈青扈三娘,除了善使兩口日月雙刀,她的致命暗器是「紅錦套索」。

平民出身的母大蟲顧大嫂,上陣時揮舞雌雄虎頭刀;

母夜叉孫二娘 則使用柳葉雙刀和迷魂鏢。

《水滸》書中的黑旋風李逵,是知名度極高的人物。

他出身社會底層。原是沂州沂水縣百丈村農民,因為打死了人,又從牢中逃出去,但得到了赦免,後被戴宗留在江州當牢子(獄卒)。

作者描述李逵生得粗壯黝黑,雖心地純樸可靠,但憨直莽撞,沒有文化,殺人如麻,有時候「殺得性起」甚至不問青紅皂白,一路砍殺下去···。

據此出身和特色,作者給他配備了兩把不普通的大板斧,並冠以「黑旋風」綽號。

李逵既沒有在官府里混出樣來的資本,又不會什麼專業技能,甚至連一把像樣的朴刀都沒有。

就小說為他設計的性格特點來看,他用哨棒、用寶劍肯定會覺得不過癮,也只能握著兩把板斧最合適。

後來用得順手了,李逵至死都沒捨得換一件像樣的武器。

《水滸傳》中還有兩個「明星」級人物,用的兩件兵器也不一般,此二人便是魯智深和武松。

魯智深雖然是軍官出身,用的兵器卻是佛家禪杖,這也是他區別於眾好漢的標誌之一。

魯智深所用的禪杖,叫「水磨禪杖」,與他的「出家人」身份相輔相成。

小說描述,魯智深本在渭州經略府擔任提轄,因為與史進、李忠在喝酒時,無意問出了鄭屠戶欺負民女金翠蓮一事,怒而替他們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鎮關西,被官府追捕。

後來,魯智深到五台山文殊院落髮為僧,智真長老為其說偈賜名:「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從此改名為魯智深。

他手中這根禪杖,在《水滸傳》中被寫作「朴刀舉露半截金蛇,禪杖起飛全身玉蟒。」

禪杖雖然說也是武器,且具有很強的殺傷力,但對陣沙場,總是顯得與其他兵器格格不入。

行者武松用的的兵器,從名字上就有一種肅殺的感覺,名叫「雪花鑌鐵戒刀」。

書中交代:「菜園子張青勸武松飲酒。至晚,取出那兩口戒刀來,叫武松看了,果是鑌鐵打的,非一日之功。」

後來,武松憑此刀輕鬆斬殺方臘手下的三大王:方貌、貝應夔、耶律得重。成為僅有的幾位以步戰對馬戰,三戰全以秒殺為結局的步軍將領,留下了「馬上林沖,馬下武松」的美好傳說。

值得一提的,還有書中的「沒羽箭」張清。

他憑手中飛石,連敗梁山十五員大將。普普通通石子,在他手裡都成為百發百中的暗器,拋出疾如流星,對手防不勝防。

由於小說描寫張清飛石傷人太過精彩,有人誤以為飛石就是張清的主用武器,實際上,張清的主用武器是長槍,飛石只是輔助武器

梁山好漢中的「百勝將」韓滔,也是朝廷軍官出身,作者為他配備的武器為棗木槊,重120斤,是梁山將領中使用的分量最重的兵器。

槊為重騎兵裝備,通常長度為四米左右,韓滔所用棗木槊,更是加寬槍頭,加重槍身, 槊頭為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和狼牙棒相似。如此笨重的武器,需要氣力足夠的猛將使用, 韓滔能使用如此重量的武器,起本事可想而知。

書中的「神運算元」蔣敬,聽綽號像文人,其實他也是文武兼備,既能刺槍使棒,又會布陣排兵。上梁山後,負責考算錢糧支出納入,相當於財會。

可能是由於特長所在,他就使用一把鐵算盤作為武器,隨身攜帶,既能算帳也能搏擊,屬於一個另類的好漢形象。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FngBHEBrZ4kL1Vinl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