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果2024年要登月,那麼也是為了搶在中國之前重複月球。一旦美國宇航局在2024年無法登月,那麼就有可能被中國追上,目前中國已經實現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今年年底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嫦娥5號,驗證在月球上軟著陸之後再起飛的技術。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153期 美國宇航局2024年重返月球任務被命名為Artemis計劃,計劃將兩名太空人送上月球,登陸地點位於月球南極附近,這也是阿波羅任務之後美國宇航局首次全面推進載人登月。但是許多人都質疑NASA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登月,因為登月的核心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都還沒有進行試飛。NASA最新的消息顯示,SLS火箭第一次無人試飛要到2021年下半年進行,原計劃是在2020年下半年,這一下又推遲了一年,距離2024年更近了。
圖片解讀:載人版和貨運版SLS火箭的對比圖
圖片解讀:正在風洞測試中的SLS火箭
圖片解讀:正在風洞測試中的SLS火箭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算,到2024年下半年,還不到3年的時間,美國宇航局要實現登月確實有點困難。獵戶座飛船現在還處於NASA真空室內進行最後階段測試,一旦測試完成,將運抵甘迺迪航天中心與SLS火箭對接,那麼SLS火箭的第一次發射將在甘迺迪中心進行。
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認為,NASA重複月球雖然確定在2024年,但很可能因為經費、技術準備不到位問題導致推遲。NASA韋伯空間望遠鏡也出現多次推遲,從任務完備率看,2024年登月難以按時進行。需要指出的是,登月任務也發生了改變,比如登月艙設計就發生了很大改變,從早期的可重複使用,變成了可消耗的登月艙,甚至是一次性的。可以看出,美國宇航局在登月任務上開始從原先的高標準逐漸降低,因為可重複使用對設計、製造的要求較高,研發周期也更長,安全性也要更高。
圖片解讀:阿波羅登月
圖片解讀:重複月球計劃中還包括一個月球空間站
圖片解讀:重複月球計劃中還包括一個月球空間站
如果是一次性,或者是可消耗的產品,那麼標準可以適當降低,有些零部件只要使用一次或者數次即可,不需要抗疲勞設計。儘管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宇航局能夠在2024年完成重複月球,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SLS火箭首飛推遲,登月時間也可能推遲。此外,預算問題也困擾著Artemis計劃,目前還沒有看到美國政府對Artemis計劃有巨額的撥款支持。美國宇航局內部也有許多聲音暗示,2024年這個時間表不準確,很有可能是2028年。
如果我們按2028年作為目標,那麼美國宇航局似乎有更多的時間對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的成熟度進行測試,預算也能滿足。最關鍵的一點是,NASA還沒有確定登月之後如何與火星任務銜接起來,不能確保登月的可持續性。換句話說,如果2024年要登月,那麼也是為了搶在中國之前重複月球。一旦美國宇航局在2024年無法登月,那麼就有可能被中國追上,目前中國已經實現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今年年底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嫦娥5號,驗證在月球上軟著陸之後再起飛的技術。中國掌握嫦娥5號、嫦娥6號成果之後,必然會研發超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登月。
圖片解讀:月面基地的一種方案,NASA登月的目的是將其打造成登陸火星的中轉站
圖片解讀:SpaceX也計劃前往火星,打造了星艦飛船
目前NASA還在研發登月相關模塊和系統,比如諾斯羅普-格魯曼與NASA簽署了研發月面居住基地模塊,動力與推進單元等。美國宇航局已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藍起源公司等航空航天企業,研發相關登月產品。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認為,NASA的最終目標是去火星,但前往火星風險太大,需要一個中轉站,於是才選擇了重複月球,因此重複月球的目的是為了修整,月球基地的定位是一個發射台。即便如此,NASA在重返月球任務上也略顯疲態,要成功登月火星估計難度很大。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