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電話更沒手機 水滸中塑造的這位梁山將彌補了通訊短腿

2019-08-27     掌心春秋

在衛星通訊網絡發達的今天,人們可以迅即與地球上有信號覆蓋的地方的朋又說上話、見上面。天涯咫尺,再也不是「誑語」。

高度發達的通訊手段,用在軍事上,就是戰機,就是生命,就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一定也非常渴望神奇快捷聯絡,於是想像出了「千里眼」、「順風耳」,編造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和腳踏風火輪的哪吒三太子等神話人物。

在肉身凡胎的水滸好漢中,作者施耐庵也設計了一位有特殊本領的人物,來彌補梁山兵馬通訊手段落後的不足。

此人便是《水滸傳》中的戴宗。

書中介紹,戴宗原是大宋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梁山泊軍師吳用的至交好友。他身懷道術神行法,將四片神行甲馬拴在腿上,最快能日行八百里,人稱「神行太保」。

 對於戴宗身懷的神行法,小說中描述得有板有眼、神乎其神。在《水滸》第36 回,梁山泊軍師吳用得知宋江將被刺配江州時,特意對宋江道:

「兄長聽稟:吳用有個至愛相識,現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因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義疏財。夜來小生修下一封書在此,與兄長去,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之後,宋江到江州後果然尋機與戴宗結識,書中再次介紹道:

「原來這戴院長有一等驚人的道術,但出路時,齎書飛報緊急軍情事,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稱做神行太保戴宗。有《臨江仙》為證:

面闊唇方神眼突,瘦長清秀人材,皂紗巾畔翠花開。黃旗書令字,紅串映宣牌。

健足欲追千里馬,羅衫常惹塵埃,神行太保術奇哉!程途八百里,朝去暮還來。

書中,戴宗利用神行之法,曾兩次救了宋江的性命。

刺配到江州的宋江,心懷哀怨。感嘆人生不得志,於是在一次酒醉後,揮筆在潯陽樓牆壁上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蔡九的幕僚黃文炳發現。黃文炳為巴結權貴,竭力想置宋江於死地而立功,於是獻計知府將宋江捕獲入獄,待幾日後押送至京城討功。

隨後,在戴宗被蔡九知府派往京城送信送禮給父親蔡京時,書中再次描寫了戴宗的「神行」本事:

「蔡九知府寫了家書,印上圖書。黃文炳問道:「相公差那個心腹人去?」知府道:「本州自有個兩院節級,喚做戴宗,會使神行法,一日能行八百里路程,只來早便差此人逕往京師,只消旬日,可以往回。」黃文炳道:「若得如此之快,最好,最好!」

···「且說戴宗回到下處,換了腿膝護、八答麻鞋,穿上杏黃衫,整了膊,腰裡插了宣牌,換了巾幘,便袋裡藏了書信盤纏,挑上兩個信籠,出到城外,身邊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口裡念起神行法咒語來。怎見得神行法效驗:

仿佛渾如駕霧,依稀好似騰雲。如飛兩腳盪紅塵,越嶺登山去緊。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

不料,戴宗卻在山東境內梁山泊朱貴開的酒店中歇息時,被人下蒙汗藥麻翻押至梁山。吳用與其商議用計,讓人模仿蔡京筆跡寫成假書來解救宋江。

哪知一時疏忽,在圖章上出了紕漏,再被黃文炳識破,連累戴宗也陷在死牢中,後被梁山好漢從法場上救出,因此上梁山入伙。

戴宗是書中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二十位,上應天速星,職司為總探聲息頭領。

入伙梁山泊之後,戴宗在搜集情報、傳遞信息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梁山泊頭領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時,背上突患毒瘡。浪里白條張順領命到建康府請得神醫安道全。因路途遙遠,宋江又病情危急,於是戴宗運起神行法,將安道全及時送到梁山水寨,第二次救了宋江性命。

書中寫了這一情景:戴宗道:「這個容易」,便取兩個甲馬,拴在安道全腿上。戴宗自背了藥囊,分付張順:「你自慢來,我同太醫前去。」兩個離了村店,作起神行法,先去了···。

高唐州之戰時,梁山兵馬被太守高廉的妖法擊敗。吳用便讓戴宗去薊州尋取探母未歸的入雲龍公孫勝回來助戰,因為與戴宗是好友,李逵自薦隨同前往。

途中,李逵並不聽話,偷著吃肉喝酒。戴宗決定利用神行法教訓他一下,還果真將李逵整治得服服帖帖。

這一段,書里寫得很精彩有趣:說是一天早起後,戴宗詳裝不知李逵違道規喝酒吃肉的事,給他腿上拴好甲馬,念動咒語使其飛走起來。

於是,李逵邁開雙腿,只見身邊田野村莊都急閃而過。他自己根本管不了自己的腿腳,想停下來喝水、吃飯都不能自主,不由叫苦不迭。

李逵無奈向戴宗求救,坦白了偷吃酒肉得錯誤。戴宗令他停住,又把他釘在那裡動彈不得。直到李逵保證不再偷吃偷喝,才饒了他。

書中描述,當天「戴宗叫李逵安排些素酒素飯吃了,燒湯洗了腳,上床歇了。睡到五更起來,洗漱罷,吃了飯,還了房錢,兩個又上路。行不到三里多路,戴宗取出甲馬道:『兄

弟,今日與你只縛兩個,教你慢行些。』李逵道:『親爺,我不要縛了。』戴宗道:『你既依我言語,我和你干大事,如何肯弄你?你若不依我,教你一似夜來只釘住在這裡。只等我去薊州尋見了公孫勝,回來放你。』李逵慌忙叫道:「我依,我依!···」

像李逵這樣桀驁不馴得莽漢,能被戴宗收拾得老老實實聽話,也展示了戴宗的本領和智商。

二人到薊州後,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將公孫勝請下二仙山。公孫勝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術,協助梁山軍攻破高唐州。

宋江繼任梁山寨主後,在忠義堂周圍設立四旱寨。戴宗坐鎮右軍寨,居第三位。

梁山軍兵兩贏童貫時,戴宗在九宮八卦陣中護持中軍,隨侍宋江身側。他手持鵝黃令字繡旗,負責飛報軍情、調兵遣將等事務。

三敗太尉高俅後,戴宗與燕青結伴前往東京,用計救出被高俅軟禁在府中的聖手書生蕭讓、鐵叫子樂和。

梁山受招安後,戴宗隨宋江南征北戰,先後征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他雖從未斬將奪城,但卻有及時傳遞軍情、軍令的特殊功勞。

征討田虎時,戴宗聽聞敵將馬靈也會神行法,便前去與其較量。但他剛行得十六七里時,馬靈早已在二十餘里之外,心裡服輸。馬靈歸降後,將日行千里之法傳授給了戴宗。

征方臘等大戰得勝之後,戴宗作為倖存正將,被朝廷授為武節將軍、兗州府都統制。 但他在受封眾將中第一個納還官誥,隻身來到泰安州岳廟陪堂出家,殷勤奉祀聖帝香火,數月後「大笑而終」。

《水滸》書中的戴宗,是一位比較受人喜愛的角色,他既身懷絕技,又富有正義感,執行梁山將令不折不扣。

也有人說他在江州當兩院押牢節級時,曾索取犯人的「常例銀」。但在那個封建時代底層牢獄都很黑暗的情況下,也不該用很高的覺悟水平來要求戴宗。況且,他索要的是罪犯求得安逸的買路財。既然叫「常例銀」也應是官府默許的。

瑕不掩瑜,戴宗作為梁山好漢,人品才能都是上乘的,他在梁山泊排位第二十,也是實至名歸。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it4em0BJleJMoPMV9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