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做對這3件事,讓母乳營養翻倍!新手媽媽必看

2019-07-17     茉莉媽媽

母乳喂養,能夠供給寶寶充足的成長動力,還能讓寶寶的免疫力得到提升。同時母乳對寶寶的腸胃更親和,減少寶寶便秘上火。1歲以下的嬰幼兒都應該以母乳為主要營養,為了讓寶寶吃得好,寶媽需要提前做這三件事。

1、儘早開奶

有的寶媽認為等到寶寶出生之後,再開奶就可以了。但是寶寶出生之後,大多數的媽媽往往不能及時開奶,讓寶寶出生就餓肚子。看著寶寶哭的小臉通紅,媽媽也心疼不已。所以為了讓寶寶出生就有奶汁吃,媽媽需要儘早開奶,而媽媽粉能夠給媽媽和寶寶提供更全面營養。



2、排空殘餘乳汁

雖然開奶晚無奈,也有寶媽煩惱的是奶汁太多。寶寶吃飽了之後,還有乳汁積存在媽媽的乳房裡,而這些殘存的乳汁是寶媽乳腺炎引發的一大原因。所以千萬不要圖省事,每一次都要排空乳汁,保障媽媽的健康。

3、儲存多餘母乳

母乳是寶寶的最佳食物,但是媽媽往往不能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甚至有媽媽在寶寶兩三個月的時候,就必須急忙回歸職場。為了讓寶寶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斷奶,儲存多餘母乳就是很好的選擇,讓寶寶一直能吃到母乳。當然為了給寶寶更好的奶汁,儲存奶汁需要專門的容器。



相信絕大部分的媽媽們都知道母乳喂養是對寶寶最好的喂養方式,也有不少科學研究表明,母乳對寶寶生長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怎樣母乳喂養才能讓營養最大化呢?

接下來茉莉媽媽就告訴你6條讓營養翻倍的母乳喂養黃金法則,無論是剛成為媽媽或者馬上要成為媽媽的你都可以掏出小本本做筆記啦~



一、把握初乳

所謂初乳其實也就是媽媽們剛剛生完寶寶之後7天內所分泌出來的乳汁,初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遠超於常乳,尤其是乳清蛋白質的含量非常高。更重要的是雖然初乳內含比正常奶汁多5倍的蛋白質,但是都能夠直接被吸收。而且初乳裡面還有很多抗體,可以保護寶寶的腸道防止細菌侵入。



二、母乳要吮吸才會多

很多媽媽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所以總想著給孩子「省」著點吃,但是實際上母乳是越吸越多的,如果吮吸的時間變短,次數表少,同樣母乳也會越來越少的。



三、寶寶吃奶後要拍嗝

寶寶在3-4個月大的時候最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這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沒有很熟練地掌握吸吮的技巧,並且寶寶賁門部位的收縮功能也還沒有發育成熟。這個時候如果吃得太飽,或者是在喂奶的時候吞入空氣又沒有及時打出隔來就會容易吐奶或嗆到肺里,所以如果你的寶寶在3-6個月這個階段里,在喂奶的時候最好是15-20分鐘給寶寶拍嗝一次。



四、哺乳期不要隨意用藥

媽媽乳汁的營養狀態跟媽媽自身的身體情況是有很大關係的,尤其是在母乳喂養的時期里,媽媽一定要保障好自己的健康,並且不要亂用藥。畢竟有很多的藥物都是可以隨著媽媽的乳汁進入的孩子的體內,進而對孩子產生作用。



五、生氣時不要給寶寶喂奶

除了媽媽的健康狀態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以外,媽媽的心情也會對乳汁產生影響。美國有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媽媽在哺乳期的時候精神狀態不佳,容易動怒,身體就會經常分泌出對人體不利的素素,接著這些毒素通過乳汁進入到寶寶的體內,致使寶寶各個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傷害。這樣的寶寶不僅身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生病,甚至出現發育遲緩的情況。

所以當媽媽處在負能量情緒的狀態時,儘量不要給寶寶喂奶。待心情調節好之後過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再嘗試進行喂奶,在喂奶之前最好可以擠出一部分乳汁,再擦乾淨給給孩子哺乳。



六、媽媽要保證足夠的營養

當媽媽進入哺乳期之後,建議每天可以多吃幾頓,最好是在4-5餐會比較合適。如果乳汁比較少甚至是沒有乳汁的話,也不要輕言放棄哦~可以嘗試吃一些催乳特餐或者藥膳,多吃富含蛋白質的流質食物,比如說牛奶就是一個高效催乳的流質食物,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礦物質。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喝一些有催乳效果的湯類,比如說燉排骨湯、燉雞湯、豬蹄、豆腐湯等等。



以上就是6條讓母乳喂養效果翻倍的法則,你記住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eMDCmwBmyVoG_1ZtV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