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肌膚飢餓症」是什麼鬼?長期會對寶寶有危害

2019-11-07     茉莉媽媽

當了媽之後,很多女性都會忍不住一腔母愛,恨不得時時刻刻對小傢伙們「動手動腳」,但總會有人制止,擔心這樣會不會導致寶寶對媽媽過多依賴,不利於成長,媽媽們也只能忍著減少對寶寶的摸摸抱抱。

不過,其實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哦!據研究,嬰幼兒寶寶大多都有「肌膚飢餓症」,正需要來自媽媽的愛撫!

一、什麼是「肌膚飢餓症」

所謂肌膚飢餓症,就是對肌膚互相接觸和磨蹭的需求,廣泛存在於恆溫哺乳動物中,尤其是剛出生的幼崽,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與父母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繫。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哭鬧的寶寶只要媽媽輕輕拍哄,就能很快停下來。

二、長期處於「肌膚飢餓症」會怎樣?

長期處在肌膚飢餓症的寶寶,缺乏了父母的愛撫和擁抱,會讓寶寶長期心理缺乏安全感,會使得寶寶性格變得沉默內向,還可能表現出食慾下降,營養吸收慢,發育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三、怎麼平衡「肌膚飢餓症」

雖然有肌膚飢餓症的存在,但是如果媽媽對寶寶太縱容,一哭就抱,也會讓寶寶養成依賴性,其中的平衡需要媽媽自己把握。而其中有幾個小tip能夠幫新手媽媽們更快上手。

1、喂奶時輕撫寶寶

吃東西的時候,人都會有一種幸福感,而這個時候如果還有媽媽的愛撫,寶寶更是會感覺到安全又快樂,這會幫助寶寶更樂意吃東西,營養吸收更好。不過媽媽們一直抱著寶寶也容易疲憊,有個哺乳枕會提供更好的輔助。

2、多掌握寶寶需求

寶寶哭鬧其實往往都是因為有需求,媽媽在寶寶哭了之後,第一要素不是哄他,而是找到他哭的原因,掌握寶寶的需求,幫助寶寶解決問題。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媽媽最好冷靜對待哭鬧的寶寶,觀察他是餓了還是尿了,而不是一哭就哄,能夠幫寶寶儘快養成整夜安睡的好習慣。如果寶寶晚上頻繁餓醒,媽媽可以讓他睡前喝杯奶再睡哦。

3、陪伴寶寶玩遊戲

在陪著寶寶玩樂的時候,不僅會讓寶寶有更豐富的娛樂活動,也能幫助寶寶開發智力,還能讓寶寶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繫更緊密。在玩耍的時候,也別忘了隨身帶上濕紙巾,做好清潔工作,讓寶寶不被細菌侵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njT24BMH2_cNUg6Wq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