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說過:「很多人四十歲就死了,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失去了激情。他們變成了前半生的影子,往後的日子,不過是每天都在重複過去的自己。」這句話雖然很沉重,但是卻非常現實。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心懷理想,想要讓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發達顯貴。但是人到中年,經歷過無數挫折和失敗,就開始變得意志消沉。最後得過且過,隨波逐流,一生碌碌無為,成為了一個平庸的人。
人生,很多時候打倒我們的不是困難,而是自己不敢面對困難的軟弱之心。弱者會給失敗找各種藉口,強者會給成功找各種方法。
「強者並非不怕困難,而是他們知道,一切打不倒他們的,終將讓他們變得更加強大。」這是南懷瑾大師留下的處世箴言。一個人發達顯貴前,往往有這二個坎很難熬,熬過去,好運不請自來。
一、人生路上的迷茫
弘一大師說過:「一個人之所以會感到痛苦,不過是因為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很多人在人生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最容易失去冷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心中產生消極的想法,自己開始怨天尤人,變得憤恨不平。
如果身陷這種境遇,這個人要麼會因為衝動而犯錯,要麼會因為灰心而退縮。人生不僅無法取得成就,甚至會給自己招惹莫測的禍患。
人生迷茫的時候,不能急病亂投醫,什麼事情都去嘗試,不然一定會四處碰壁。但是更不能心存畏懼,所以就什麼都不做,這樣的人生就如同一潭死水,雖然沒有波瀾,但是也會讓自己越來越沉淪。
俗話說:「人無志不立。」一個人如果對人生感到迷茫,其實並不是壞事,說明這個人對人生有追求,對自己有要求,心中才會有焦慮,才不甘心平庸的度過一生。這時候要為人生立下一個目標,只要朝著目標前進,人生的前途就會越來越光明。因為人在低谷時,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上坡路,只要把這個坎熬過去,早晚時來運轉。
二、奮鬥路上的挫折
人在迷茫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至少自己如果什麼都不做,也不至於馬上就會深陷困境。人生最可怕的是,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滿懷信心的為事業而奮鬥,但是卻總是遭遇挫折的打擊。
很多人能夠在順境中取得成功,但是一旦遇到逆境,就會手足無措,無法妥善應對。久而久之,自己就會灰心喪氣,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所以什麼事情都不敢再嘗試,自己就會失去成功的機遇,還可能會招惹霉運,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一個人止足不前,並不意味著能夠躲避風險,反而會有更壞的打擊找上門來。而自己又沒有在磨礪下變得強大,將來的日子會更難過。南懷瑾大師說過:「現在逃避的痛苦,將來都會十倍、百倍的找回來。」所以逃避不是辦法。
俗話說:「嚼得菜根,百事可做。」這並不說一個人吃了菜根,就能做成任何事。而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生都是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只要願意吃苦,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在困境中迎難而上,才不會被困難打倒,才能在危機中發現機遇,把這個坎熬過去,人生才會交好運。
人生路上的迷茫,是對我們處世智慧的考驗;奮鬥路上的挫折,是對我們意志品質的考驗。在人生中,越是猶豫不決,只會增加成功的曲折。有些考驗,我們註定逃不掉,把困難都熬過去,才能苦盡甘來。如果你能做到一樣,就是將要交好運的祥兆,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