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而背後的強大推手就是這些所謂的暗能量,換個角度看,暗能量也掌控著人類未來,愛因斯坦曾經也為它瘋狂過。科學家將早期宇宙和現在的宇宙進行比較,對比結果是專家推斷暗能量是一個常數。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43期 21世紀必然是個令人興奮的時代,2008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開始運轉,這個雲集8000多位全球物理學家的超級機械正式參與對宇宙終極奧秘的調查。2013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布消息稱,ATLAS探測器發現126.5GeV的新玻色子,最終被確認為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也意味著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距離宇宙終極奧秘又進了一步,但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2017年,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質子-質子對撞機制每年可製造300萬個希格斯粒子,通過該粒子與其他粒子的反應模擬宇宙大爆炸之後的粒子環境,由此找到暗物質、暗能量的線索。
今天我們所處的太陽系、銀河系處於一個137億年前誕生的宇宙中,當時宇宙還是一個體積極小、密度極高、引力極強的奇點。宇宙誕生之後,開始了漫長的膨脹歷史,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對宇宙膨脹的速度議論紛紛意見不一,甚至感到有些混亂。因為我們的宇宙正在以越來越大的速率膨脹,膨脹速度不斷增加,但是我們對於宇宙的膨脹速度一直摸不透,對膨脹速度的測量一直無法測准,顯然在宇宙中有某種未知的機制正在干擾膨脹速度,導致了宇宙膨脹速度的變化。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致力於測量哈勃常數,該值能夠精確測量宇宙膨脹速度。
除此之外,天文學家還通過觀測超新星的亮度來測量宇宙的膨脹速度。超新星是宇宙中大質量恆星死亡之後的產物,釋放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所有的超新星中有一種類型比較特別,我們通過對比它們的實際亮度與我們對其亮度的預估值,計算出它們與我們的精確距離。當我們收集到許多超新星發出的光,我們也能計算出它們遠離我們的速率,將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我們就能計算出宇宙的膨脹速度。
很顯然,我們對宇宙加速膨脹的調查仍然沒有突破暗能量這一道關卡,暗能量誕生於宇宙大爆炸之後,我們對宇宙誕生之後38萬年的微波背景輻射進行探測時就已經發現,暗能量在其中扮演著重要作用,這個代號充滿了神秘感,代表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們能推測的是。如今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而背後的強大推手就是這些所謂的暗能量,換個角度看,暗能量也掌控著人類未來,愛因斯坦曾經也為它瘋狂過。科學家將早期宇宙和現在的宇宙進行比較,對比結果是專家推斷暗能量是一個常數。可因為這個推斷,兩種測量方式的結果差異非常大,那我們不妨改變一下思路,說不定暗能量其實是一種變量。
歐洲強子對撞機的後續型號預計在2026年開始運行,比強子對撞機性能提升5至10倍,每年可製造1500萬個上帝粒子。歐洲科學家認為,利用上帝粒子轟擊其他粒子,模擬宇宙大爆炸之後的情景,試圖對撞出暗能量粒子。這就像我們升級了LIGO探測器之後提高了精度,才有發現引力波的成就。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