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去世前到底做了什麼,讓雍正看後感嘆,確實該死?

2021-02-11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隆科多去世前到底做了什麼,讓雍正看後感嘆,確實該死?

天子登臨皇位,通常是少不了重臣輔佐的,但是每每翻閱史書典籍,那一位位輔臣卻難有善終,他們有的死後被掘墓鞭屍,有的親隨被誅殺殆盡,有的心存殘念卻被囚禁致死……

崇德八年,即公元1643年的八月初九,皇太極於盛京後宮中猝死。皇太極猝死,身後卻未留下即位詔書,於是當時手握重權的多爾袞便打著「兄終弟及」的名號想伺機奪取皇權,但當時擁護皇太極子嗣的軍中勢力也很強大,所以多方妥協之下,多爾袞便以輔政王的身份將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六歲的福臨推上了皇位。

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驍勇的多爾袞指揮清兵入關,四方廝殺之後帶領清王朝入主中原,而年幼的順治帝也就直接成為了清王朝建立起全國性政權之後的第一位皇帝。

可是在順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的冬天,善戰的攝政王多爾袞在塞北狩獵途中意外死去,14歲的順治皇帝也因此順利親政。

在那之後,朝堂之上立出了許多有關於多爾袞的罪證,順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的二月,順治皇帝就下令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且將其掘墓鞭屍。

順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的正月,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突然病逝,順治皇帝在生前並沒有冊立太子,只得在臨終前以遺詔的形式冊立他年僅八歲的兒子玄燁為皇太子,並為其指派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臣。

四位輔臣聯合輔政的和諧局面並沒有延續很久,居功自傲的鰲拜逐漸展露出他的野心,處處專擅抓權,在首輔大臣索尼病逝之後,更是直接擅自絞殺同為輔政大臣的正白旗蘇克薩哈。而在十天之前,十四歲的康熙皇帝才剛剛在太和殿受賀正式親政。

由於鰲拜等輔臣對政權的強勢把控,康熙皇帝名義上雖親政但卻並沒能掌握當時清王朝的實際皇權。

可是龍威不可侵犯,再加上康熙少年智慧,康熙八年五月,即公元1669年的6月,康熙趁鰲拜晉見之時令自己暗中培養的少年親衛將其抓捕。

隨後連夜審訊鰲拜,將其拘禁於獄所之內,將其親隨黨羽極盡誅殺。自此,康熙皇帝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了真正的君臨天下。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奉康熙遺詔,於太和殿內登臨皇位。雖然順利即位,但紛爭卻並沒有停止,政權依舊不穩固,所以雍正不得不依賴隆科多來穩定京中局勢,通過年羹堯控制政敵胤禵和穩定西北地區。

雍正幼年時,因生母低微所以是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來撫養長大的。孝懿仁皇后是一等公佟國維之女,也就是隆科多的親姐姐。所以因著這層緣故,雍正為了表示自己對於隆科多的親近器重,便直接將其稱呼為舅舅。而在整個清王歷史之中,被皇帝公開親暱稱呼為舅舅的,也就唯獨隆科多一人而已。

可是好景並不長久,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政敵胤禩的勢力集團徹底被瓦解殆盡,雍正皇帝政權穩固,便立即對從前的親舅舅亮起了屠刀。雍正三年,雍正帝以結黨營私之名責令年羹堯自盡之後,便削去了隆科多太保之職,並將其關押進了暢春園禁所之內囚禁致死。

輔臣們的悲慘結局,並不在於其所犯之罪有多麼不可原諒,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遵奉為臣之道,觸犯皇帝威嚴,使得意圖奪回實權的皇帝們不得不拿他們開刀。

而隆科多在臨終前也也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對於皇上下達的詔令如夢囈般問道:「皇上要殺我嗎?」甚至還給雍正皇帝寫下了一封求情書信,信中不僅各種陳述自己在擁護其皇位過程中的豐功偉績,還把康熙皇帝臨終前的召見喻作白帝城內的託孤之舉。

皇位是由累累白骨所堆積而成的,帝王怎會有情,所以雍正在看到這封書信之後,只有對於書信中白帝城託孤之詞的震怒。

我們都知道,白帝城託孤的這個典故,講的是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於白帝城病危,顧及身後之事,便招諸葛亮到白帝城內,將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歷史事例。

隆科多將此事例類比康熙傳位雍正,對於雍正帝來說這就是在暗諷他是扶不上的阿斗。這讓一代帝王怎麼能忍,所以很快,隆科多的兒子也被發配到了黑龍江。沒有了寵信,威脅到皇權,曾經功勞卓絕輔臣的生死也只是帝王一瞬之念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ORNjXcB9wjdwRpvmZ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