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圈項目「EOS生態」崩盤,轉移資產超3.6億

2020-04-23     蜂巢財經News

文|凱爾

編輯|文刀


4月19日,「EOS生態」APP出現了無法登陸的情況,綜合多名投資者的反饋信息,這個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半的資金盤項目疑似跑路。


4月初,蜂巢財經曾發文《披EOS「羊皮」 盤圈項目斂財1700萬》,曝光過這一打著EOSIO網絡旗號大肆斂財的項目存在資金盤屬性。


通過區塊鏈瀏覽器查詢,4月19日當日,「EOS生態」的充幣地址w.io頻繁向其他地址轉帳,露出轉移資產套現的意圖。截至4月22日,w.io帳戶餘額僅剩1682枚EOS。鏈上追蹤顯示,EOS生態的資金最終彙集到4個主要的EOS地址,涉及金額超3.6億元


該項目的受害者眾多,近兩千名投資者在一個QQ群里討論維權事宜。多家區塊鏈安全機構已表示在監測相關地址,短時間內未出現再轉出。而多名業內人士表示,用戶追回資產的難度依然很大。


區塊鏈安全行業人士再次提醒,用戶在投資前應警惕高利率的投資返利產品,尤其是鼓勵拉人頭投資、從下線獲取提成的項目,很可能涉嫌資金盤傳銷和詐騙。


1天內火速轉移超3.6億元資產


「EOS生態」APP被曝無法登陸後,該項目吸金的EOS地址在近幾日頻繁轉移資產。


4月18日下午5點左右,「EOS生態」APP內置的充幣地址w.io開始頻繁向其他EOS地址轉移EOS。蜂巢財經統計,在此後的12個小時內,w.io累計轉帳170多次,每筆轉帳的數額約900 EOS。18日之前,w.io也已連續多天將帳戶內的EOS向外部地址轉移。


而後,被分散在多個帳戶中的EOS又統一轉到huobidevice1、huobidevice2、huobidevice3及huobidevice5這四個主要地址中。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可查,這四個地址在4月2日到14日之間由同一帳戶所有者創建。有投資者推測,4月初,「EOS生態」就已經有跑路的打算。



huobidevice3地址轉入超1900萬枚EOS


截至4月22日下午3點,上述四個地址共計彙集了超2029萬枚EOS,按當日EOS價格計算,價值超3.6億元。


由於上述地址前綴都有「huobi」字樣,有人懷疑這些地址與火幣交易所關聯。隨後火幣闢謠,並宣布已將相關流入地址加到黑地址監控系統。


據了解,包括Peckshield和北京鏈安在內的多家區塊鏈安全機構都在密切監測「EOS生態」的相關地址。Peckshield告訴蜂巢財經,暫未發現這些代幣流向交易所。


「EOS生態「APP無法打開後,近兩千名投資者在QQ上組成維權群,互通信息,想要追回資產。從聊天記錄來看,群內受害者損失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群主呼籲維權者儘快報警。


儘管人人都可以從鏈上瀏覽器看到地址里的巨額資產,但追回資產的難度很大。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蜂巢財經,只要這些幣不轉移到交易所里,追回的可能性就很小,不過由於已經被外界監控,短時間內這些幣想要變現也不容易。


海外媒體跟進曝光預警風險


從鏈上瀏覽器可以看到,w.io創建於2018年10月17日,在運行了一年半後,這個資金盤火速崩盤,毫不留情。


據維權者反映,曾加入的EOS生態社群已經解散,群內曾活躍的「布道者」如今也杳無音信。


今年3月底,蜂巢財經關注到這個項目。在對外宣傳中,「EOS生態」故意混淆其與EOS的概念,自稱EOSIO網絡的超級節點,並以高回報率的靜態和動態收益吸引投資者買EOS後充值進APP。從模式上看,其鼓勵投資者拉人頭來獲得提成,號稱最快投資當天就能回本,資金盤色彩濃厚。


海外區塊鏈媒體Crypto Briefing跟進了此事,報道稱,「EOS生態」聲稱其與EOS超級節點Starteos的關聯。信息混淆源於Starteos從2018年開始的一項舉措:EOS的區塊生產者創建了一個拍賣平台,供EOS用戶創建以「 .io」結尾的帳戶,使用Starteos平台創建的帳戶將顯示為連結到區塊池,而「EOS生態」的地址「 w.io」直接連結到EOS生態。


Starteos的市場經理在接受Crypto Briefing採訪時稱,「如果用戶從我們這裡創建名稱,人們可以看到該名稱是在『.io』下生成的。大多數人都知道,對名稱進行出價和註冊是網絡允許的正常過程。但詐騙者告訴新手,由於該名稱是由『.io』生成所以『w.io』是Starteos的一部分。」


事實上,Starteos於3月14日就發布了公告,告知外界Starteos和w.io之間沒有聯繫,「我們第一次聽說是在今年1月,他們在我們的微信群中欺騙了我們的小組成員。」Starteos回憶稱。


4月2日,蜂巢財經發文曝光了該項目的偽EOS節點屬性,並提示風險。當天下午,地址huobidevice1被創建,EOS生態開始醞釀轉移資產。


翻看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在「EOS生態」運行的一年半內,不時有人揭露該項目為資金盤,存在跑路風險,但從w.io地址的轉入記錄來看,幾乎每天都有人將EOS幣充入其中。


該項目近況引發了海外區塊鏈媒體關注,義大利、韓國、土耳其等多國媒體都引用Crypto Briefing信息曝光此事,預警風險。


多國媒體關注「EOS生態」崩盤事件


從Plus Token到EOS生態,數不清的資金盤項目,用高額返利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參與,固然有小部分人因先入場賺到錢,但大部分玩家最終都將因「遊戲」崩盤蒙受損失。


Token Pocket錢包CEO付盼認為,像EOS生態這類資金盤,主要有兩部分玩家,一些是專門去玩盤的,另一部分則是不知道其資金盤屬性的圈外玩家。「他們很多不懂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從業者有責任來提示風險。」


EOS生態的崩盤,也給區塊鏈行業和投資者帶來啟示。投資者應注意甄別高利率的投資返利產品,尤其是鼓勵拉人頭投資、從下線獲取提成的項目,很可能涉嫌資金盤傳銷和詐騙。對於區塊鏈從業者來說,普及區塊鏈知識,共同揭露和抵制資金盤騙局,應當成為業內的擔當與共識。


互動時間


你會向別人普及區塊鏈常識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KfopXEBnkjnB-0zC2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