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皇帝雖然上位眾說紛紜、死因撲朔迷離,但在歷史上是得到好評極多的帝王。
清史專家楊啟樵說:「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滿清恐怕早已衰亡。」另一著名清史研究專家馮爾康也說:」雍正本人是有作為的、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貢獻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啟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續發展,成為清朝的鼎盛時期···」。
雍正皇帝的勤政是有確切記載的。他在位時,每天基本上都是每天早上四點以前起床,起來以後一定會讀記錄先帝歷史的實錄以及作為詔敕集的寶訓各一卷。
皇宮宮門四點開啟,六點是一般官員上班的時間,大臣則必須進宮參見。雍正用過早膳後,於七點會見這些大臣共議政事。若有要務請求謁見的官員,則會繼續接見,經常會延遲至午後。若是時間寬裕,雍正還會召入學者,讓他們講解經書或者歷史。到了晚上,雍正帝一般還會批閱地方官員派人送來作為親啟信函的奏摺。
雍正在位十二年零八個月,一共批閱了各類文本共四萬餘件,其中批閱的滿文奏摺6600餘件,漢文奏摺35000餘件。仔細算起來,雍正每天至少批閱10件奏摺,而且除了批閱奏摺以外,還要批閱處置其它各類的題本至少40件。
此外,雍正帝在位期間,基本都在京城周邊活動,更沒有像其父皇康熙那樣幾下江南,也沒搞過滿清皇家傳統的木蘭圍場。
儘管如此,雍正帝在歷史上還是留下了幾則微服私訪的軼聞記錄,令後人津津樂道。
一則故事是:雍正帝繼位登基之前資助窮書生科舉。
說是這年夏天在杭州,胤禛準備泛舟西湖遊覽,他與隨行剛出涌金門,看到一個書生在路旁賣字,筆法頗為精到。
時為雍親王的胤禛,頓時產生了興趣,便上前讓此書生寫了一副對聯。其中有個「秋」字,書生卻將「火」字旁寫在了左邊。
胤禛看了,便歪著頭詢問:「這個『秋』字你是不是寫錯了?」
書生不以為然,面無表情說沒寫錯。然後拿出一本名帖,翻開讓胤禛比對。胤禛說:「你既然如此博學,為何不去博取個功名呢?幹嘛要在這賣字為生?」
書生說:「我家裡窮,連老婆孩子都養不活,只能靠賣字為生,哪敢想什麼大富大貴呀!』胤禛於是問了他的姓名,慷慨解囊,說:「我這有錢,可以資助你博取個功名,到時候別忘了我就行。」書生接受了饋贈,萬分感謝,後來還真就考取功名,進入了翰林。
這時胤禛已登基為雍正皇帝。一日,他從名冊上看見了杭州這位窮書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於是便召其入內。胤禛隨手寫了一個「和」字,故意將「口」字邊寫在了左邊,然後讓人拿給書生看。
書生不明所以,回答說這是個錯字。雍正帝則微笑不語。
第二天,雍正讓書生拿著詔書去浙江報到。幾天後,浙江巡撫受詔,詔中說:命此書生在涌金門再賣字三年,之後供職。此時,窮書生才恍然大悟,後悔不迭。
另一則故事是雍正帝飲茶斬貪官。
雍正八年(1730年),河南發生水災,朝廷派大臣田文鏡調查災情。雍正帝有些放心不下,就帶著幾個隨從,秘密出宮,到河南一帶微服私訪。
私訪返回途中,路過山西晉城。雍正帝一行決定在此歇歇腳,第二天再趕路。雍正帝帶著幾個人在街上閒看,發現了一家茶店,雍正帝信步走進了店裡。
茶店老闆見一行人舉止不像當地人,猜測來了大主顧,馬上吩咐夥計上茶接待客人。
恰巧雍正帝正口渴,已就順勢坐下來,決定品品他家的茶。
雍正帝端起茶杯,連呷了好幾口,聞著撲鼻的茶香,連夸是好茶。不由隨意地問了一句:「請問掌柜的,這茶葉是不是安徽黃山的毛尖啊?」
店老闆先是一愣,知道遇見了懂茶的行家。趕緊接過話茬兒:「客官是個識茶的裏手啊,這茶葉正是犬子前幾天剛從安徽帶回來的毛尖,差不多有一百斤吧。」
雍正帝不經意地笑了笑,心想,這和皇宮裡邊喝的貢茶一個味兒,絕對是黃山毛尖沒錯。於是又問了一句:「你這茶多少銀子一斤啊?」
茶店老闆連忙回答道:「聽口音您是京城那邊的貴客,我就只收您五百文錢一斤。」店老闆說完,發現似乎有點不對勁兒,因為品茶的客人臉色變得陰沉下來。
陪同雍正帝出來私訪的大臣張廷玉見狀,急忙把茶店老闆拉到一旁,侍衛圖里琛走過去,讓夥計給稱了二斤茶葉,一行人付了銀子,便匆匆離開了茶店
一路上,雍正帝還是滿臉陰沉一言不發。茶店板的話,令他怒火中燃。原來,店老闆無意間讓雍正帝了解了茶葉的真實價格。
就在不久前,他曾和戶部侍郎兼內務府總管的盛安聊過黃山毛尖的市價,盛安對皇帝的報價竟然是一斤毛尖茶葉三十兩銀子。
這一斤五百文與三十兩的價格,相差簡直是天壤之別。雍正帝當然氣不打一處來。
回朝之後,雍正帝立即派人著手調查,經過一番核實,真相大白。
原來內務府總管盛安勾結皇商薛季、太監秦永安,三人暗中串通,故意哄抬茶價,從中牟取巨額利潤。
得知真相,雍正帝龍顏大怒,當即下詔將盛安、薛季、秦永安三人抄家處斬。
此外,雍正帝這次微服私訪河南,還曾到過武陟縣。
如今的武陟油茶是河南有名的傳統風味食品,外包裝上介紹油茶歷史的文字涉及到雍正皇帝。
其中的一段寫道:清代雍正皇帝至武陟視察黃河險工,知縣吳世碌以武陟油茶進奉。雍正帝食之大喜,稱讚「武陟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媲美」,並傳旨廣開油茶館,武陟油茶由此盛名遠揚。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