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就未能達到第23條立法感到遺憾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二出席行政會議前對記者表示,《基本法》是確保「一國兩制」及香港穩定繁榮的憲制性文件,今年是《基本法》頒布30周年,香港特區成立超過22年,她對於香港仍未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達到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性條件要求,感到可惜及遺憾,但強調目前精力應在防疫工作上。受疫情影響,原先《基本法》推廣計劃「會推遲」。
來看看香港特區《基本法》第23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此前撰文指出, 「香港尚未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也未設立相應執行機構,是近幾年來『港獨』等本土激進分離勢力的活動不斷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對派議員郭榮鏗周二卻稱,連日有建制派人士及內地法律專家促請政府要儘快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 反映中央政府已向特區政府提出「硬任務」,但他認為,如政府堅持要在現時立法,擔心只會造成「攬炒」,反問是否兩地政府都願見。
反對派議員郭榮鏗
外界注意到,反對派向來對《基本法》進行選擇性遵照。在遇到《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問題上,反對派動則要挾香港特區政府,能拖則拖,絲毫不去提及《基本法》上的白紙黑字。
而在「雙普選」問題上,反對派則抬出《基本法》,聲稱不得拖延。在提及香港特區有關部門必須擔負起共同責任時,反對派又提「司法獨立」。此種「人格分裂」般的名為守法,實為踐踏法治的行為,香港反對派究竟要玩到什麼時候?
零售業創最大單月跌幅,地產商還不減租?
港府統計處周二發表,今年2月全港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港幣227億元,較去年同比下跌44.0%,創下最大跌幅,連跌13個月。
統計處發言人表示,零售業銷貨量的按年跌幅在二月份急劇擴大,為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這主要反映冠狀病毒病疫情對與旅遊及消費相關活動造成的沉重打擊。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令訪港旅遊業停頓,並嚴重削弱本地消費需求,零售業的業務環境短期內依然會極為嚴峻。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呼籲商鋪業主提供租金寬免,與商戶共渡時艱。但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批評道,林鄭月娥吁業主減租是不負責的做法,促政府「提供激勵」,如向願意減租的地產商提供稅務減免,將減租金額的3倍,作為退稅款額,有激勵才可以吸引業主減租。
田北辰
地產建設商會主席梁志堅則表示,失去租戶是發展商「切身之痛」,已建議會員為租戶減租。梁志堅指,各地產商已為旗下商店提供租金減免,商會也分別以開會、去信及發郵件的形式,建議會員為租戶減租。他又表示,部分會員減租幅度已高達30%至50%,但始終難以一刀切推行。
地產建設商會主席梁志堅
梁志堅又形容商會是「無牙老虎」,不可強迫會員減租,但相信各會員做事公道,收到公會建議時會個別處理。他又提到,有部分中小型開發商向銀行進行按揭貸款,開發商也有其困難,難提供大幅度租金減免。
周二下午,工聯會與林鄭月娥會面,就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作出建議。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指,目前的就業情況嚴峻,出現裁員及員工需放無薪假等。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林鄭月娥在會中的響應正面,並引述對方觀點,稱認同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的措施需針對雇員。
工聯會成員
工聯會要求,政府設立緊急失業援助金,為遭受解僱的市民提供每月最多1.4萬元的資助,為期半年。工聯會建議,政府設立臨時就業職位,包括監察家居檢疫、小區修復等,以及暫時取消「公共運輸費用補貼計劃」400元的上限,以港鐵股息補貼所有公共運輸工具票價1成。
針對此前港府施行「限客令」等防疫新措施,當天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及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也聯同多個中小企餐廳代表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提供補償,否則不排除業界將發起進一步行動。有餐廳反映,「生意額大跌9成」。
林瑞華要求林鄭月娥與業界會面,並提出政府應至少補貼每間餐廳開支的八成,並指若新措施生效後仍未能紓援疫情,政府應規定全港餐廳停業並全數賠償租金、薪酬等成本開支,並承諾不會檢控及起訴因不清楚法例內容而違規的餐廳。他還表示,若政府不回應訴求,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例如罷工。
當此非常時刻,港府、地產商、零售商戶、食肆等要團結一致,共度時艱。但一切都指望港府出血,似乎也不太現實。以罷工來要挾港府,恐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