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見過一個小村莊都有城牆的嗎?他建的可像長城了。
這是位於江西省會昌縣的一個明清古堡,它有大量的軍事和民居建築的遺存,可能因為它是兩省交界的地方吧。
因為地處偏僻,所以鄉村因此保存了下來,是研究一個地區軍事和更加文化的重要資源,現是國家三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叫水堡又稱羊角水又名羊角堡,因為它門口有一條河,這個地方呢叫做羊角水村。
這裡是贛州南部一個非常很大的建築了,你可以看到後面有一座山,這個叫做漢仙岩,也是一個不錯的風景區。
你們說,是不是感覺不是同一個地方,這背後的高峰看起來更為雄壯呀~
現在我每到一個地方首先拿出無人機去航拍一下,觀察它的地勢地形,可以發現各種好玩的地方。無人機航拍可以看到整個村子都是在水的旁邊的,背後是靠著名為漢仙岩的大山,在宛如長城的城牆外就是一個風雨橋。
我被羊角古板所吸引的則是源於百度上的一張圖片,當時是拍到後面的大山非常巨大,可能採用的焦段不同吧,顯得好像村子就在大山底下一樣,但實際上村莊離漢新園還有一段距離。 當時天氣也比較曬,更是沒有那種宏偉的陰冷氣質了。
《會昌縣誌》記載:「羊角堡雖一隅之地,當三省咽喉之區。」,到明清時期更是江西東南地區通往閩粵的咽喉。
處於咽喉之地的羊角村,現在看起來又還有當初的那份繁華嗎?羊角村還有一座清代古祠。該祠為周氏宗祠,磚木結構,上下廳布局,占地面積500餘平方米。外部是高大的風火牆,大門外檐梁正中豎立雙柱斗栱;內部裝修有藻井、軒棚、倒板及鏤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築美觀莊重。
在它沒有修繕的時候是這樣的,看起來還古樸和美麗,現在的城牆已經完全不是這幅樣子了,牆體非常的新,大概在沒有人可以指導的情況下,無論怎麼修復都會弄巧成拙吧。
當然也不是說破了舊了就更讓人喜歡,但總歸是有一種讓人還認為是「古蹟」的那種方式吧。
羊角城堡在明清400多年間,遭遇了大規模戰火,見證了無數反抗與殺戳的歷史。城堡曾多次被起義的農民軍占領並毀壞,戰後又屢加修葺,民國以後,因城堡與城垛整體被廢棄無用,逐漸坍塌。
羊角堡現今依然保存有861米長的城牆以及3座城門——東邊的通湘門、南邊的向明門、西邊的鎮遠門。其中東城門保存最為完整,門額上刻有「通湘門」3個字和「嘉靖甲辰歲仲冬吉旦立」的年號銘文,城牆上留有清康熙年間羊角河水浸城及水位記錄的銘刻。
村子外面還有一個小小的寺廟,背後開滿了大片的。不知道什麼名字的花,沒有香味,但滿樹都變了色。
羊角古村外面的河水位也很低,可以看到水底的鵝卵石。
而河邊就是翠綠的竹林,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色。
小河蜿蜒,流向別的村莊
修繕一新的城牆和城門,每天迎來送往,看著周圍的一切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這樣一個不收門票,也沒有商業化的古村,你喜歡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E_VdHIBd4Bm1__Ynt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