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堂專家:幽門螺桿菌陽性怎麼辦?

2020-10-06     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

原標題:國醫堂專家:幽門螺桿菌陽性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顯示為陽性,自己從一個好端端的正常人變成一個病菌攜帶者,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再也不敢跟家人、朋友一起吃火鍋,不敢貿然給別人夾菜,不敢給愛人一個甜蜜的吻。胃部稍有不適,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痛苦和煎熬伴隨著絕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但也有很多患者對幽門螺桿菌陽性結果充滿疑惑,那麼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疑惑。

沒有症狀=沒有胃病?

其實只要幽門螺桿菌感染,無論感染者是否有症狀,胃粘膜都會有炎症反應,包括慢性和主動炎症反應。

慢性炎症反應為胃黏膜淋巴細胞浸潤、增殖和淋巴濾泡形成。活動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胃黏膜中性粒細胞浸潤。

近年來,胃鏡檢查多例幽門螺桿菌感染,無明顯症狀。

一名31歲女性患者出現雞皮樣胃炎(一種增生性胃炎,胃癌風險增加);一名41歲男性患者出現食道炎、全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球部潰瘍;以及一名48歲女性患者出現胃潰瘍、球部潰瘍。

沒有明顯症狀並不意味著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胃沒有問題。

中國是世界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近年來,亞洲腫瘤的年齡也在向前發展。年輕人的腫瘤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

因此,國內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的共識表明,對於35歲以上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建議在降低胃癌漏診風險的第一步,進行胃鏡檢查,了解胃部情況,然後進行治療。

老年人感染,不需要治療症狀?

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年齡越小,相對效益越大。對於老年感染者來說,由於老年人經常合併各種基本疾病,經常服用各種藥物,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也需要聯合用藥,特別是抗生素。

因此,對於老年患者來說,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在藥物上的應用。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顯著增加。在確定老年患者是否需要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時,必須充分權衡患者的受益風險比。

對於有必須治療適應症的老年感染患者,如果沒有明顯的禁忌症,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

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外,許多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降低胃癌風險的最重要、最可控的危險因素。

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顯著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特別是對胃癌高危人群(如胃癌高發率、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習慣等)。

來源:CCMTV消化頻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uti_3QBURTf-Dn50v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