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幽門螺旋桿菌(以下簡稱HP)的感染率高達50%—67%,意味著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被感染。
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約有1%的人最終會演變成胃癌。
而我國有14億人口,有7億人感染,這個數字是非常令人恐怖的,即便是1%的感染者不加治療罹患胃,那麼將有700萬人是胃癌的候選人。
HP感染,沒有症狀不代表沒有問題
去年年7月25日,一位老者,是我們醫院院長的親戚,體檢各項指標都正常,腫瘤標誌物也正常,只有幽門螺桿菌陽性。老人也沒有任何不適。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胃鏡檢查卻是進展期胃癌!
同年8月19日,我們還發現了一例32歲女性早期胃癌,她是一個二胎媽媽,二寶才2歲。
她一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毛病,也沒有太在意,一直拖著。前幾天才來醫院檢查,碳14呼氣陽性+++,胃鏡發現胃體前壁可疑病灶,病理結果顯示胃腺癌。好在,是一個早癌。
經評估,屬於黏膜內癌,高分化,沒有淋巴和脈管侵潤,病灶在1cm左右,符合內鏡下治療指征。22日,順利實施了ESD術,手術完美。
兩位患者其實在幾年前的常規查體中均已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當時因為沒症狀,所以都沒有理會。
如果當時能夠根除,也許就可以避免這麼嚴重的後果和風險了,至少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對於成年人HP陽性卻沒有症狀的成年人是否需要根除,國內專家一直有兩派意見:
一種認為,只要沒有抗衡因素,一律建議根除以絕後患;
另一種則認為,沒有症狀、不是高危人群不需要根除。
對「到底那些人需要根除」,2017版共識如此表述:
對於大部分查出Hp菌陽性的人來說,是不需要治療的,真正需要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
2011年發表的「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發展中國家幽門螺桿菌指南」良好實踐要點指出,「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如無意治療就不要檢測」 。
這一要點的提出是基於以下事實:
(1)幽門螺桿菌感染100%會致病(至少是慢性活動性胃炎);
(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誰會最終會發生消化性潰瘍(包括出血、穿孔等併發症)、胃癌、MALT淋巴瘤等嚴重疾病難以預測。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下列場景:
一位無症狀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就診,醫生說你不需要根除;
多年後這位感染者發生了消化性潰瘍大出血或胃癌等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
作為感染者是否會抱怨或投訴當年拒絕給他治療的醫生,作為接診醫生是否會留有遺憾呢?
治療所有感染者,除非他有抗衡因素
WHO屬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原(carcinogen)分成4類:
1類(肯定)、2a類(很可能)、2b類(可能)、3類(缺乏證據)和4類(不致癌)。
幽門螺桿菌感染被列為胃癌第1類致癌原,就是說肯定會增加胃癌風險。幾乎所有的腸型胃癌與它相關。
因此,2018美國休斯敦共識、2015京都全球共識,都建議:治療所有感染者,除非他有抗衡因素。
2020年4月19日,我國出台了《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上海)》,這才終於有了官方的意見。
該《共識》認為:
1、幽門螺桿菌不是益生菌,是傳染病,根除之是預防胃癌最為重要的可控手段;
2、根據日本的經驗,18-40歲之間,根除受益最大;
3、在淺表性胃炎或無症狀階段根除,受益最大,幾乎可100%預防腸型胃癌;
4、根除hp利大於弊;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對某些疾病呈正相關;
5、在根除方案的選擇上,摒棄此前的標準三聯療法,推薦使用含有鉍劑的四聯療法;
6、建議無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檢查並根除。
李兆申院士也力挺無症狀根除HP
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院士說:
「無論什麼時候,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都應該根除,不分年齡、不分時間,只要檢測是陽性,越早根除獲益越大。」
在我國「第5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則認為,根除Hp的最佳時機應在胃粘膜萎縮和腸化生發生前。
我國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40%—60%,意味著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被感染,其中兒童及青少年感染率也高達20%—30%。
而早在1994年,Hp就被列為胃癌I類致癌因子,由於在臨床上Hp能夠被根除,所以Hp感染是胃癌預防中最重要且可控的危險因素已成學界共識。
同時,根除Hp還能顯著降低慢性胃炎、胃潰瘍復發和十二指腸潰瘍復發風險。
李兆申院士還說:「胃癌實際上就是一種炎症到癌症的過程,炎症很大程度上就是Hp感染而來,到了腸化生階段,我認為就不可以逆轉了,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可控因素,Hp感染就是其中一個。」
美國病理學家Correa教授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腸型胃癌發生模式:
正常胃粘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而在萎縮、腸化發生前根除HP,幾乎能100%預防腸型胃癌的發生!
即使在腸化發生後,也能有助於胃粘膜的修復,最低能保持現狀而不向胃癌發展!
中日胃癌的差距。就在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管控
日本原來是世界上胃癌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他們從2012年開始實施了全民消滅HP的戰略,從12歲起就要檢查和根除HP,並普及了胃鏡檢查,還有,居民少吃高鹽、不新鮮食物等等。
這使日本連續60年胃癌雙率持續下降!
我國目前把這個世界第一的帽子戴在了頭上,每年有49.8萬人死於胃癌,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不重視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和治療。
李兆申院士說:「我們承認目前不能完全預防胃癌發生,也必須承認,我們忽視了胃癌的早診早治,我們堅信,攻克胃癌從根除幽門螺桿菌開始。」
也就是說,根除HP,是控制胃癌的最重要的可控因素。
小結
簡言之:只有根除幽門螺桿菌才能有效預防胃癌!
只要是陽性的14歲以上-75歲以下成年人,沒有抗衡因素,都需要、都建議根除。
14歲以下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高齡老人,除非有必要,不建議檢測和治療;
以下人群建議儘早檢測並根除:
- 1.年齡大於等於40歲;
- 2.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 3.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 4.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 5.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