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不見雪,小麥粒要癟」,老祖宗留下的農諺,有沒有道理?

2019-11-21     鋤禾園

到了小雪節氣了,可能大家都會把節氣的小雪和天氣的小雪搞混,其實小雪節氣只是說天氣冷了,寒潮和冷空氣漸漸活躍起來,降雨和降雪都會來了。並不是小雪節氣里天氣就只會下小雪哦。

這時候的農村地頭上,依舊也有忙碌的身影。像在北方,這時候大白菜和蘿蔔、大蔥就是農田裡的絕對主角。你是不是上下班的路上已經能夠看到整車拉蔥賣蔥的車輛了?在北方,冬儲蔬菜除了大白菜,還有一樣就是大蔥了。並且大蔥的待遇和大白菜不同,因為大白菜會被放到地窖或者恆溫的陰涼處,而大蔥人們則更想讓它見到太陽。

冬儲大蔥一般主要是吃蔥白部分,不會吃蔥葉。即便是這大蔥已經被凍的硬邦邦的,那味道也一點不差。但是大蔥也有一怕,怕的就是冬季天氣有那麼幾天回暖,別小看這回暖,就把大蔥的「金身」給破了,大蔥會因為溫度的升高而腐爛。

「小雪收蔥,不收就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在這個時候選擇大蔥,對大蔥的樣貌是有要求的,都會選擇蔥白較長的大蔥品種。因為更利於保存。

「小雪不封地,不過三五日」。說的是小雪節氣時候,如果農田土地上的雪還沒有封凍,那麼等上3-5天一定就會凍起來的。種大蔥的農民會在收蔥之前的幾天,為大蔥澆足水。為的就是怕土地一旦封凍,蔥白部分會因為溫度變化而出現凍害,從而變得又軟又空,影響大蔥的儲藏。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小雪收蔥,不收就空」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小雪節氣既然加了一個「雪」字,就不免人多加聯想。在農村的民諺里,有很多關於小雪節氣的農諺和俗語。

「小雪飛滿天,來年是豐年」。這句俗語看字面意思就很好懂了。講的是如果小雪節氣這一天天上能下雪,那麼轉年一定是個豐收年。如果小雪節氣能夠降雪的話,就能凍死一些農田裡的害蟲,害蟲少了,自然第二年的收成就不錯了。加上雪水融化後還能緩解旱情,因為有了雪的保護,地面也會有一定的保濕和保溫作用,有利於農作物的安全越冬。其實這話和「瑞雪兆豐年」意思差不多。

「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這句農諺顯然已經過時了,因為現在哪裡還有長工啊。這句的意思是,如果小雪節氣沒有下雪,那麼第二年就會出現農田乾旱,這樣糧食可能就不能豐收,長工自然也就沒事做了。類似的農諺還有「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

「小雪不見雪,小麥粒要癟」。在小雪節氣里,本來是要下雪的,但是沒降雪就說明天氣反常了,這樣第二年就會影響小麥的收成,小麥的顆粒也長勢不好,顯得不飽滿,影響收成。類似的農諺還有「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

我國南北跨度大,溫差也大,民諺的使用和應驗也只限於局部地區,並不適合全國,像南方一些地方,尤其是嶺南,一年可能都不見雪,小雪節氣怎麼又能有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uY1kG4BMH2_cNUg6t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