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媽媽和孩子幼小銜接的方法,贊爆

2019-08-18     只爭朝夕愛生活

 孩子眼看要上小學了,周圍大部分的孩子都上了學前班,大概意思是幼小銜接,總得有些準備,小學才好上。

大概每個幼小銜接的家裡,都如熱鍋螞蟻一般。報班,看學校,報名,各種準備。

我深知自己孩子的學習方式,他定不會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念著漢語拼音,學著1234。但周圍人的勸說聲不絕於耳,過來人的告誡讓自己多少有些動搖。孩子的提前適應其實是有必要的,但適應什麼,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我想,與其讓把孩子交給別人來輔導,孩子不開心,我也不放心,還不如我來幫他一起銜接幼小。於是一狠心,辭職回家帶娃。

對於孩子來說,小學是一個新的階段。無論從知識還是作息習慣上,都有著和幼兒園截然不同的情況。用學校的話說,一年級的知識其實到三年級再學都來得及,習慣的養成才是比較關鍵的。我想,對於一個小孩兒來說,如果知識能夠學好,自己的成就感就會提高,至少不會厭學。所以我們這一篇就先來說說知識方面吧。

1漢字關

因為之前並未阻止過孩子看電視,所以經常看天氣預報的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認識各個城市的名稱,並要求去某一個他喜歡的城市「打卡」,於是乎,我們在他大班還可以「散漫」的時間裡,接連去了拉薩、成都、重慶、廣州、杭州、上海、天津、西安等他中意的城市,一路上,不僅對於城市有了大概的認知,後續還能在地圖上尋找他從未在預報里看到過的城市以及地區,圈好圈,等著一個集中的時間去打卡。

所以孩子的漢字其實一直都不擔心,稍微認識了一點漢字,他便會自己翻著喜歡的書,靜靜地在那裡看。遇到不認識的,問我,而後繼續翻看。我一直認為,小孩子的學習不局限在課本上,而是生活各個地方。

坐公車念站牌,走路念招牌,逛街念水牌,吃飯念菜牌。何時何地,只要他願意,都可以成為他學習的地方。

就這樣,當小學課本發下來時,孩子已經能夠自主預習完整個課本。老母親我很是欣慰。

2拼音關

上過學前班的小孩,應該對於拼音一點兒都不陌生,學校教得快,所以不到一個月,所有的拼音就已經完成。

其實漢字我從未擔心,但是拼音卻有點頭疼,自己不是老師,所以並不知道該從哪裡學起。索性就先放一放。大概自己隨遇而安的性格,讓我從未覺得這是個大問題。

開學後,孩子看著那一堆如蝌蚪一般的拼音時,煩躁得不能自已,「這個有什麼用麼?」他盯著那些簡單的拼音練習題,分不清b和d,看不懂p和q,一遍一遍地說「我不想上學了,拼音有什麼用?」

我在輔導幾次後也是耐心耗的幾乎全無,如網絡上各種輔導作業的媽媽一樣,沖他叫嚷,一遍一遍說著拼音的作用,孩子委屈的看著我發怒,那眼神讓我一瞬間發現,我錯了。

其實這不是孩子的錯,他不會是正常的,我發火就不對了。為什麼什麼都知道的我,對一個什麼都不太懂得孩子發火呢?孩子不會,一定是沒有找到方法。

我坐在沙發上,看著語文書發獃。忽然,我想,別人的孩子都是用拼音認字,而自己的孩子是漢字認識,拼音不認識。既然拼音是工具,多用多練就會了,那為什麼不能用漢字來認拼音呢?

我急忙打開一本書,指著一個「伯」字問:「這念什麼?」孩子輕鬆的答了出來,我又問:「那你知道他怎麼拼出來麼?」他搖頭,我在漢字上註上拼音,說「這個是bo伯,你看如果你記不住b的時候,你先看這個伯字,就能知道念b了。」孩子點點頭。

雖然慢慢地孩子開始接受用這種把漢字當成拼音注在拼音上的方法,但畢竟是死記硬背,還是多少有些牴觸,並且我多少認為這個方法還是不太正規。只是當時並未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就先放一放,隨他學去。

某一天,孩子找攻略(是的,我也從未阻止過他玩遊戲。但一定是需要給他過濾遊戲類型),讓我幫他輸入遊戲攻略的關鍵詞,我當時忙著做飯,隨口說你自己打,他問「房怎麼拼啊?」我說fang,他問:「是f麼?後面是ang麼?」我說對。於是他找到拼音表自己查起來,而後一個一個字就這樣自己打下來。

過了一會,他興奮地叫我:「媽媽你來看,你快點來。」我不知道何事,放下手裡的活跑了過去,他指著螢幕說:「你看,這是我自己找的攻略,這不是你教我的,是我自己找的。」我仔細一看,果然不是之前我倆對話的那個,我點點頭,順勢說:「你看,拼音還是很有用吧?以後找攻略,就不需要媽媽幫你了。」他一直興奮地念念有詞。

於是,這小子學習拼音一發不可收拾,短短几天拼音表背得滾瓜爛熟,自己不認識的字開始會用字典查找,我頭疼了很久的拼音關竟然就這樣過了。不知道是應該興奮還是應該高興。總之,對他來說,有用,才是前提。至少未來的學習路上,我找到了適合他的點。

3數學關

其實一年級的數學內容並不複雜,簡單的數數,加減在日常就可以學會。只是學習數學的意義和方法大概是需要經常強調的。數學也是工具,常用常會。

吃飯拿碗筷,幾個人拿幾個,加點兒難度,媽媽手裡有一雙筷子了,還需要拿幾雙?

上街買東西,雖然都是手機支付了,但挑東西的時候可以問,哪個更貴?我手裡就10塊錢,能不能把喜歡的兩樣東西都買了?

嗯,所以我一直沒覺得數學,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多複雜,孩子在生活里其實就學習了。

4書寫關

特別說這個,大概是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問題很多。剛開始,連簡單的1234都不能按照要求寫工整,每次要麼大咧地猶如豪放的草書,要麼就小巧地猶如顯微鏡下的活絡細菌,老師幾次委婉地提醒我注意孩子的書寫,我也是硬著頭皮和老師交流。

每每談及此事,他的經典台詞就是:「是會寫重要,還是寫好看重要?」我其實有些語塞。

的確,現代社會,幾乎很少再有動筆寫的內容,大部分電腦可以代替,但書寫工整也是代表一個人的形象和性格,即便是長大時不用關注這些,在念書階段,還有更重要的考試階段,書寫的確是可以影響卷面分數,然而這些,我該怎麼和他講清楚呢?雖然我們不以分數論成果,但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強調分數對他的作用。

提到分數,沒想到孩子說:「我及格就成了,沒事。」再無就分數討論書寫工整的可能性。

幾日後,老師就書寫問題再次和我商量,希望我能督促孩子多多練習。從我個人來說,我是認同孩子自己說的,但從餘下讀書的時間來說,書寫工整還是有必要的。但幾次溝通未見成效,便請老師在他的本子上加入卷面的評分。

後來便經常在孩子的本子上,看到更多的良,而非之前的優。同時也有老師在某個寫的工整的字上寫上特別的表揚。

我指著那個「良」說,你看,你這些都寫對了,如果再好看些,就能得優了。孩子合上本子,說:「沒事,我會寫就成了。」搞得我也是哭笑不得。

既然如此,後來就沒再提起過此事。直到期末考試,我又忍不住婆婆媽媽起來,告訴他考試一定要好好寫,慢點兒寫,把字寫清楚,因為字沒寫清楚,分兒丟了多可惜。他一邊說知道了一邊揮著手進了學校。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呼了一口氣。

考試卷拿回來後,我拿著百分卷端詳了很久,心裡不由自主地開心,我也是終於明白作為老母親,其實心底里還是希望孩子考個好分數的,雖然嘴上不說。

仔細看試卷,孩子的字寫得很好嘛!我偷笑,原來這個小傢伙還是能把字寫好的。

5後續

其實,一年級的小同學,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能夠讓孩子不反感上學,能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才是最重要的。眼看上二年級了,很多新晉一年級的家長們又開始互相打聽學前班的事兒,問到我這,我說:「如果你有時間陪著,和他一起學習,你就不用報。如果你沒有,那你就看看。」其實對於我自己來說,沒有什麼比我陪伴孩子更重要。

再實際一些,現在不陪著,再過幾年,想陪人家還不願意讓你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ng0q2wBvvf6VcSZfk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