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胃、通經絡,一看就會的足底按摩法

2019-06-12     食以家食療

說到足底按摩,很多人都會想到足浴店,覺得足底按摩不過就是放鬆下疲憊。

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今年改變了。

阿婆的腳十幾歲時受傷了,後來就演變成了風濕關節炎,也是看了無數的醫生都沒改善。

前年還特意帶阿婆看了我們當地有名的針灸醫生,連續針灸了幾個月,阿婆的腳也沒太大反應,天氣一變,照舊疼。(阿婆一針灸就緊張,身體無法放鬆)

去年開始讓阿婆敷藥包,阿婆一難受就自己在腳上敷,但是經常會忘記,藥包也要經常更換,阿婆就嫌麻煩了。

今年想了想了,抱著試試的想法,讓阿婆足底按摩,每天沒事時做做,沒想到阿婆做了兩天就喜歡了。

特意來和我說:這個真的很舒服,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

過了幾個月,阿婆說:最近下雨,我腳都不疼了。

我開始正視足底按摩,才知道足底按摩的方法不僅可以通經絡,也能健脾胃、緩解慢性病,是一種廉價、實用又有效的方法。

足底按摩功效

我們想要保養脾胃、健脾胃,又不願意長期吃藥,足底按摩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脾胃不好的人都可以用足底按摩的方法來保養。

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千百年前,這種按摩方法就已經有了。人的身上每一個部分都是全息反射的。

全息反射療法,就是用按揉、艾灸、外敷等外治手法,對全身各個反射區、反射點進行刺激,疏通氣血,以達到預防和調治疾病的一種療法。

腳是單獨的一個反映全身信息的反射區。

從經絡學上看,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在腳部相互貫通,通過經絡系統與全身連通,腳部是人體信息相對集中的地方。

西方的解剖學也表明,由於人體特殊構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經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經區塊就是所謂的反射區。

人的雙腳併攏,正是人體器官組織立體分布的縮影。

各種生理病理的信息都可以在足部顯現出來,同時也可以在腳部幫助解決。

腳底能表現出人體不同臟腑的病症,主要是因為當體內器官或腺體出現異常時,足部反射區就會形成一個異常的區域。

要麼是有結晶沉積而成為痛點,要麼就是條索狀,要麼就顏色異常。

而刺激腳底反射區,就等於直接作用於相應的臟腑,當這些反射區異常消失的時候,相應臟腑的病症也會隨之消失。

脾 胃的反射區

腳底的反射區比較多,其實按摩方法都是一樣的,我們今天就以脾胃兩個區來說。

脾的反射區

脾臟的反射區在左腳腳掌第四、第五跖骨之間。

按壓脾臟區,如果有顆粒感,一般提示脾弱、消化功能紊亂,並且有貧血的可能。

如果有石頭那樣硬的感覺就說明脾的病症很嚴重,需要更加注意了。

反射區凹陷、顏色非常淺,或者相較其他地方特別紅,說明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需要提高,並要警惕婦科疾病和肝病的可能。

胃的反射區

胃的反射區在雙腳的腳掌第一跖趾關節後方,向腳跟方向約一橫指寬的區域。

胃區有壓痛,提示有胃病。

有條索豎形,表示胃有靜脈曲張。

像有水袋那樣感覺,則表示胃脹、打嗝、噁心。

皮膚粗糙或顏色異常,提示有胃炎的可能,有空洞感,一般會有胃下垂。

反射區如果特別青,說明胃寒嚴重,如果胃區有多個十字紋交叉,皮紋變粗、雜亂、色澤發暗紫,就要警惕胃癌的可能了。

推薦方法先用熱水泡腳15-20分鐘,然後用手按摩、揉搓整個腳1-2分鐘。

接著按胃區5分鐘,再按脾區5分鐘,最後將整個腳拍打2分鐘。

整套下來也就15分鐘。只要長期堅持,脾胃會越來越好。

按摩的力度,一般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稍微重一點,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些。

不過也不要太用力,太用力了自己承受不住,就把按摩變成了一種負擔,效果反而不好,白受累。

按摩結束後,30分鐘內喝上一杯溫水,這樣有利於氣血的運行和排毒。

按摩感覺上,如果覺得痛,說明臟腑已經不通了,但是氣血運行還是比較通暢的,這樣的人按摩足底,保健效果是最好的。

腳麻的人,說明病情較重,而且氣血不足,按揉時候要輕一些,最好同時服用一些補氣血的藥。

如果按揉腳底,用的力氣已經比較大了,可是自己還是沒有什麼感覺,那麼有兩種可能:

一是身體狀況很好,氣血又通暢,這個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的。

一種是臟腑有病,經絡不通了,這樣的情況說明身體狀況較差,一定要堅持按摩。最好的辦法是將腳從沒感覺按到有感覺(酸、麻、脹、痛),再按到沒感覺,那個時候就說明身體好多了。

簡易按摩

這套按摩手法很好,阿婆有時想早點睡覺,就偷懶不按,主要是腳不疼,她也就想不起來,我也不能每天盯著她按摩。

給她買了個足底按摩板,阿婆就很喜歡,因為她可以邊看電視邊按摩了。每天下午就坐在那裡樂悠悠的踩按摩板。

見阿婆按的不錯,我也給自己買了個,每次在電腦前,我也在桌子下面踩踩、按摩下。就像現在我這會在寫這些內容時,腳下也是踩著按摩板的。

阿婆還給我傳授經驗,要用點勁踩,要來回踩,踩到腳上出汗,身體就會覺得很輕鬆,整個人都舒服。

我第一天就聽阿婆的話,想要踩到腳出汗,忽略了我本身是不愛出汗的體質,結果用勁踩了一個多小時,沒出汗,第二天腳底疼得差點沒法走路。

大家按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情況來哈。

我現在就是每天稍微用勁踩踩、按摩,也不追求出汗了,堅持了一段時間,身體也蠻舒服的。

生活中的保養調理,有很多方式,很多辦法,我不是比大家懂的多,只是看到了,我都會願意去嘗試。

有些是和身邊人、朋友對症相關的,我也都會分享告知,大家都有機會去選擇試試。

在嘗試後,我們就會有更多的經驗,更多的判斷,能更加知道哪些是適合自己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NNCmwBmyVoG_1Zma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