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辰一刀流
典型的現代意義上劍術流派,即藝術類劍派。又名北辰夢想流,因源出一刀流,故名北辰一刀流。元祖為小野派一刀流的千葉周作(1794年 - 1855年)。他開設「玄武館」,改良竹劍與護具,制定對戰規則,對現代日本劍道影響極大,因此受到水戶藩的賞識,成為藩校弘道館的教師。其弟定吉(榮次郎)及定吉之子千葉重太郎(1824年 - 1855年)對北辰流的貢獻更大。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練兵館,在江戶的各藩志士、各地浪人,入道場學習的極多。其中既有土佐勤王派的坂本龍馬,也有變成為新撰組軍師的伊東甲子太郎,反正是不論思想、不問出身,只習藝術而已。重太郎是龍馬的摯友,試圖刺殺勝海舟也有他的一份。但他後來脫離勤王運動,回去繼承桶町千葉道場,使道場的名聲更為響亮。北辰一刀流的要諦是:「瞬息心氣力一致。」
二、鏡心明智流
源出富田一刀流,元祖為桃井八郎直由。直由吸收了許多其它門派的特色,才將一刀流進化為明智流的,因為非常注重姿式、形態,故人稱「傳派桃井」。江戶的桃井道場名為「士學館」,它是三大道場中聲名、品質第一的大道場。桃井三代號為香藏,四代即桃井春藏直正(1825年 - 1885年),將明智流發揮到了巔峰。春藏曾在幕府講武所中供職,維新後在大阪開館授徒,名聲傳遍整個日本。此派介乎於藝術與格鬥之間,但更偏重於藝術。主要門徒有武市瑞山、上田馬之助等;也包括在幼年偷學技藝的基礎上,勤習鏡心明智流,終於完成獨特稀代暗殺劍法的岡田以藏。
三、一刀流·中西派
源自伊藤一刀齋在江戶開設的中西道場。此派劍術,平時習練使用竹刀,攻擊的要點講究「切落」。它是中世一刀流最正統的繼承者,真正無渣滓地體現一刀流的真髓。其實可以從日常習練的武器上,大致體現出流派是偏向于格斗還是藝術。藝術劍派大多使用竹刀,竹刀輕而富有彈性,破壞力較小(當然,高手的奮力一擊,大家還是禁不起),習練中可以減低危險係數棗中西派也是使用竹刀習練.而偏重格鬥的流派則以真劍或木刀來較藝,木刀重、硬,缺乏彈性,稍微用力一點,中者就可能折手斷足,甚至可能導致終身殘廢。因為平日練習若沒有實踐覺悟的話,在實戰時是不可能取勝的。
四、直心影流
源祖為山田光德,據說是他最先把防具運用到習練(試合稽古)中的。山田門下,幕臣甚多,主要講究的是心膽的磨練,強調使用厚重之劍。直心影流最著名的劍士是號稱「劍聖」的男谷精一郎(1798年 - 1864年)。精一郎的弟子榊原鍵吉(1830年 - 1894年)也是其中矯矯者,他開辦了講武所,對劍道的中興貢獻極大棗門下洋弟子眾多,如對日本醫學助益良多的佩魯茨等。
五、大石神影流
源出新陰流,流祖大石進種次,據說曾仗一柄三尺三寸長的竹刀,挑戰江戶諸大道場,無人能敵。此派的最大特色是左手快速突進。這一派影響稍弱,大概因為擇徒太嚴的緣故吧,主要傳人是大石一門。
六、心形刀流
伊庭秀明曾在幕府講武所授課,他的劍術千變萬化,一刀技、二刀技、小太刀技無不精熟。不過據說心形刀流威力最大發揮,最在使用大刀。
七、神道無念流
長州的實戰劍術,源祖為福井嘉平,但真正名場天下是到齋藤彌九郎(1798年 - 1871年)的時代。彌九郎在江戶開設練兵館,號稱江戶劍術第一,門下弟子多達三千人。無念流雖為格鬥劍術,但同時也相當注重修身養性,講究「自戒、自律」,道德色彩非常濃厚。以桂小五郎為首的長州藩士們,大多習練無念流,但當齋藤彌九郎在江戶開館後,流中水戶藩士卻日益增多,如芹澤鴨等。附帶提一句,正因為如此,彌九郎深受水戶藩主德川齊昭的賞識,戊辰戰爭中請他出任上野彰義隊隊長。彌九郎深知天時人和,沒有答應,戰後出仕新政府。
八、天然理心流
源祖近藤長裕,代表人物近藤勇、土方歲三等,武州多摩的農民劍法,不用多說了吧。此派講究「根與力」,極意稱為「浮鳥之位」(荒海波濤洶湧,風雪疾作,浮鳥衝浪高飛之意)。至今日本龍源寺中還藏有近藤勇使用過的木刀。「新撰組」的擁護者們,大家明白了吧。近藤派基本都是天然理心流的,而北辰一刀流的藤堂平助、伊東甲子太郎叛逃高台寺被斬,神道無念流的芹澤鴨被暗殺,永倉新八亦叛。流派之爭,是否也左右著新撰組的內部整肅呢?
九、示現流
薩摩藩的御用流派,亦名「自顯流」。練習時,獨特的使用木刀擊打立木的方法,使其招術十分詭異,並變化出多種驚人的必殺技。如果說天然理心流是新撰組的中心流派的話,那麼示現流就可以說是人斬的中心流派。田中新兵衛和中村半次郎都出於此門。
十、柳剛流
在幕末的關東,柳剛流的影響力與門人數目,直逼北辰一刀流。此派的最大特色,是擊斬敵人的下肢,直接乾脆地摧毀其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