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447 部 每 日 一 片
視頻作者:B站up主「大谷的遊戲創作小屋」
上面這個短片,一夜刷屏!
視頻作者運用AI技術,修復了100年前,也就是1920年左右的北京城的影像。
經過對原視頻的修復,你可以清晰看到當時的人走在大街小巷時的一顰一笑。
不免讓人驚呼:
「原來100年前的中國人是這樣打招呼的」。
如此有看點的視頻,一經發布, 就收穫了60多萬點贊,播放量破千萬。
似乎每個人都在好奇著百年前的中國,是何種模樣?
實際上,這條經過修復的片子的原片,是人民日報在4年前發布的內容。
原視頻是由百年前的加拿大人用相機記錄下的。
這位名叫@大谷Spitzer的創作者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發現。
身為北京人,出於對歷史的好奇,他花費了7天時間將其修復完成。
沒想到,被修復的視頻,產生了奇特的「化學效果」。
原本模糊無色的內容,被技術上了色,竟然看起來更真實了。
修復前
修復後
最神奇的是,100年前的人看到鏡頭時的慌張與發獃,更是被清晰放大。
他們可能在想,這個長得像眼睛一樣的東西,會把自己帶到哪裡。
他們並想不到,100年後的人們正在盯著他看。
試探迴避
這種拉近時代距離的體驗,著實感化著螢幕後的你我他。
除了對色彩的補充,後期配音也是一大看點。
考慮到畫面的靈動性,創作者在修復後的視頻里舖上了一條音軌。
裡面充斥著街道叫賣、人群簇擁的環境音。
這些聲音皆來自北京民宿的歷史文化錄音和閆秋霞與駱玉笙兩位大師的音樂片段。
在配音的加持下,人們逛集市、準備葬禮、上香祭祀、街頭逗狗……的畫面就豐富多了。
要不是被提醒視頻屬於100年前,你可能根本沒有這個時間觀念。
當然,那些見面打招呼半蹲作揖的禮儀;
挑扁擔上街討生活的樣子;
馬車作為代步工具的出行。
……
通通被修復技術賦予了新「生命」。
能感受到減弱歷史痕跡的割裂感,體會過去國人的生活習慣,大概就是AI的魅力吧……
不過,AI修復也有很多的不足。
比如,顯色的真實性。
由於AI採用自動讀取補色的功能,畫面里的填色都是根據它的思維完成的。
並沒有歷史真實的考究性。
換句話說,百年前北京城的顏色,不一定是修復畫面里這樣的。
在藉助電腦技術修復歷史影像前,有很多人工修復的手段。
跟AI比起來,人工修復的還原度更高。
畢竟每個參與修復的人都對那段歷史有過精深的研究。
而AI的優勢目前僅僅體現在速度與效率上。
為了提高AI對顏色提取的精確度,很多網友說:
「應該讓它多看看古裝劇」,沒準就有靈感了。
哈哈哈哈哈喝過古裝劇墨水的AI,應該成熟並學會自動補色。
其實,在這條刷屏的視頻前,就有很多關於珍貴影像修復的例子。
比如,去年上映的《海上鋼琴師》。
跟這部片子能在國內上映的喜悅比起來,4K修復版更令人激動。
這意味著多年磨損的影像與聲音恢復到本來的面貌,
還保留了當時的膠片質感。
比如,今年年初重映的《美麗人生》。
同樣是義大利經典老電影,同樣是經過4K修復的版本。
清晰精準的畫面仿佛在提醒你「歡迎進入似水年華的時期」,
但又明確提示你這般經典來自過去。
你沉浸其中,也感受到數字化影像帶來的衝擊。
而與這兩部經典修復電影比起來,還有一部更為典型。
它的原始素材也來自100年前。
那就是: 《他們已不在變老》。
電影講述了一戰期間士兵的日常,從英國老兵的口述還原一戰士兵遭遇和感受,給觀眾呈現出較為真實的沉浸式戰爭體驗。
也就是說,這部修復重映的百年電影具有特殊且非凡的意義。
倘若沒有修復,那些屬於過去的珍貴記憶,將被破壞甚至忘記。
V姐覺得,修復視頻,根本上來說是個尋寶揭秘的過程。
尤其對於有百年歷史的影像。
它們的保存與傳承是個複雜且艱難的過程。
就拿多年前的膠片來說,容易出現髒點、劃痕、噪波、霉斑、抖動、閃爍等損傷。
修復起來很費事兒。
腐敗的膠片
好在,數字電影的誕生和普及讓膠片保存和修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跟運用AI技術修復雷同,數字化的介入 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幀數,也就是補幀。
使過去的影像以如今常規的24幀/秒的速度呈現出自然順滑的觀感。
其次,就該考慮色彩和配音的處理了。
在對電影《他們已不在老去》的修復中,導演團隊找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軍事制服和裝備,以供製作方直接參考顏色。
並且根據這些物料,聘請了一批數字藝術家使用ps,配合其他軟體來給電影的黑白畫面上色。
經過這樣的修復,產生的視覺效果還是極為明顯的。
無數現代人在修復好的視頻里,看到了一戰期間士兵的付出以及戰爭對人類的迫害。
這份震撼,也將隨著電影里的視聽不斷傳遞下去。
跟文章開頭介紹的那段修復視頻不同,
這些電影的修復工作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非好奇。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想問,修復影像,到底意味著什麼?
V姐覺得, 你可以把它看成傳承歷史的一種手段;
畢竟,修復過去的影像,讓很多我們早有耳聞想一睹真容、卻又因視覺體驗放棄的大師之作,不再只存在於傳說中。
更讓歷史,鮮活地重生了一次。
要知道,有些故事本不該變老。
當然,也可以把修復看成對新技術的一種體驗。
那些藉助科技手段推廣的人文內容,更顯得難能可貴。
如果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還有一絲讓你回溫過去歷史的衝動,
可能就是這些修復影像的作用吧。
真希望未來還可以看到更多「返老還新」的珍貴視頻。
你看到修復後的視頻的感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sOiDnIBfGB4SiUwgB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