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工齡比別人長,領的養老金卻比別人少呢?

2020-04-07   罐頭芝士

導語:為什麼有的人工齡比別人長,領的養老金卻比別人少呢?

對於現在大家都是比較關心自己的社保問題的,那麼作為企業的工人也是會關心自己的退休金問題的,畢竟有很多人是為了企業單位去貢獻了很多的,可能是在企業單位當中去工作了四十來年了,相對於在這時候是可以知道工齡算是比較長的了,在辦理退休之後卻發現了自己的退休金卻沒有達到三千塊錢,對於一些工齡是比較短的退休人員他們可能退休金還能夠更多一些,其實在這時候就會有人產生一些疑問,那就是為什麼有些時候工齡越長的話,養老金卻越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原因呢?養老金減少的根本原因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希望現在的分享是能夠解開一些疑問。

其實對於工齡越長的話,是不一定能夠領取到養老金的,在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過,有一個工人他的工齡已經是非常長了,但是不一定是能夠領取到養老金的,主要還是因為養老金並不是直接的和養老金有關係的,工齡也只能夠說明一個人的工作年限是比較長的,但是如果說一個人工作了30年的話,在這時候說明他工作了三十年,但是如果企業是沒有給它們進行繳納社保的話,其實這一位企業工人在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沒有繳納社保也就沒有辦法去領取到養老金了。

如果要說工齡比較長,但是養老金少的話,其實對於退休人員在對比養老金的時候,可能會發現退休人員的工齡是比較短的,但是他們的養老金確是比較高的,還有可能對於一些退休人員的工齡很長但是退休金很少,其實簡單來說也就是出現了40年工齡領取到三千塊的退休金,有些是三十年工齡,但是他能夠領取到四千塊的退休金。

其實確實是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的,那麼在這當中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由好幾個因素所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有五個,如果要根據社會保險法的全文來說,在第十五條是基本養老金是統籌養老金以及個人帳戶養老金所組成的,基本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累計的繳費年限、繳費工資、還有當地的職工平均工資,個人帳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等因素所決定的。

首先對於養老金保險繳費年限來說,其實養老金保險繳費的年限是和工齡不同的,可能企業工人在企業當中工作了一年,有了一年的工齡,但是這一年也是有可能並沒有進行繳納社保的,所以說工齡長如果沒有繳納社保的話,也是沒有用的,在退休之後想要領取到養老金高一些的話,也就需要繳納的年限長一些了。其實也是有特殊情況的,如果沒有建立職工個人的繳費制度之前的職工他們是不需要去繳納社保的,企業給它們繳納社保也就行了。對於他們的工齡其實是可以算成視同繳費年限。如果是在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退休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是滿15年的話,也就可以去辦理退休養老金了。對於這一個視同繳費年限越長的話,領取的養老金自然也是可以更高的。

再來就是職工的繳費工資,對於這一點也是和我們的工資是有關係的,我們經常是聽到「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這樣的說法,其實對於多繳多得也就是我們每個月多繳納的養老保險多一些的話,在退休之後的養老金自然也是可以多一些的。如果我們個人的工資越高的話,並且公司是按照我們的工資去進行繳納保險比例的話,那麼自然可以繳納的也就多一些了,在退休之後也就可以領取到多一些的養老金。

還有就是當地的職工平均工資,因為在退休之後,進行計算養老金的時候是需要根據當地的職工平均工資進行計算的,如果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是比較高的話,那麼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工資了,像是北京的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已經是超過了四千塊了,這一點可是比很多城市的人均養老金還要多的。其實會到導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不過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我們也是需要保證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這樣才能夠讓我們領取到多一些的養老金,對於我們來說,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划算的拿到養老金。

關於退休人員養老金就分享到這裡,如果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