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正的強者,都帶點「不合群」

2020-01-07   股市交易員思維

記得曾經待過一個股票投資交流群,有一次,群里正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一位 「大神」的交易手法——他在一個短時間內凈值翻了五倍。眾人探討的異常興奮,更有甚者對其產生了崇拜,覺得其如天下繁星遙不可攀。

這時,一位群友說: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寥無幾。

但僅僅一瞬間,他的話語便淹沒在新的消息里,沒有激起一絲浪花。

幾天過後,我在一個媒體上又一次看到了這句話,是他寫的文章。他詳細的闡述了一下其中的邏輯,條例異常清晰,非常客觀具體。然後,他把這篇文章轉到當初的那個群里,但是可悲的是,依然沒有人關注,眾人依然在探討短時間內實現暴利的方法。

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感受,但是僅作為一個旁觀者,我都能從整個事件中都能感受到一種孤單與落寞。

有些時候,有些人會突然發現,當他想認真的闡述下他的觀點時,卻沒有任何人願意聽。或者說,根本沒有人聽的懂。

他不敢相信的看著這瘋狂的人群,目瞪口呆的收回了打字的雙手。

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什麼叫孤獨。

自從厭倦於追尋,我已學會一覓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抵禦八面來風,駕舟而行。——尼采

為什麼很多頂級的股票投資人一般都不談具體的投資交易細節?為什麼很多頂級投資人談吐之間,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與格局?

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渡過了想表達具體觀點的階段了。

曾經,在某個投資大會上,有人向一個著名投資人提問:請問,你為什麼要交易多個行業,多個品種?

他說道:分散風險,累加收益。然後結束提問。

看似唐突,其實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間就懂。如果對方不懂,那麼他不但要解釋怎麼分散的風險,又如何累加的收益,還要回答,單品種與多品種的優劣對比,還要講解行情走勢的特殊性和機率,甚至還會涉及到具體的交易方式…更關鍵的在於,提問者很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就如同脫離了倉位和回撤,單獨展示收益率一樣。一套完整的體系,一環扣一環,任何一個環節單獨拿出來講,都有很大的邏輯漏洞。

所以,在大多時間內,關於交易體系單獨某環節的爭論都是毫無意義。

有一次,去參加一個朋友的產品路演,他說他產品的策略中包括趨勢策略和震盪策略。

會後,我請教他:「震盪策略怎麼做?」

他回答:「就是更小周期的趨勢跟蹤。」

我問:「那你為何不直說呢?」

他說:「難道你要我在有限的時間內,給我的投資人講清趨勢和震盪的相對關係?」

「在某些時候,嚴控底線,不爭論一些不必要的細節,可以增加效率,我們不是為了切磋交易水平,我們是為了達成交易。」

為了達成交易,將自己的理念強行的壓縮成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這是一種世故,一種妥協,但我覺得,這其中最深處,也隱藏著一絲孤獨。

我們都想把最真實的東西,最直接的表述出來,不想把它壓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實的東西表述的太簡單,很多人卻無法相信,更無法理解。

因為越是簡單,需要洞見並取捨的東西就越複雜。

交易體系的每個環節都密不可分,每一個細節的制定,都包含著投資者本人的性格特點,心路歷程,成長經歷。每一個決定的背後,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決的取捨。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簡單的交易體系,但我們看不到他背後的經歷。我們不知道他放棄了什麼,不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抉擇,更不知道他懷揣著怎樣的投資信仰。

曾經在一個音樂軟體里見過一個評論:年輕的時候,喜歡把耳機的一端分享給別人,現在,我發現,我已經無人可分享。因為我基本確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聽到了什麼。

頂級的投資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來,都經歷了什麼樣的心路歷程,生死磨練,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風格。

股票投資交易的世界裡,或許會有你的同類,跟你的交易體系非常相似。但是,這套交易體系的背後,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世界。

因為投資交易是一個重塑自己的過程。經歷痛苦,經歷磨難,看透表象,洞見本質,體味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點,將一切的經歷,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專屬於你的交易體系。

就如市場的最新價,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對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斷,包含了不同的下單時間和下單過程,包容所有,形成了這一個時間點的價格。

為什麼是這個價格?沒有人說的清楚。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價格的形成,獨一無二。

很多人把寂寞當成了孤獨,或許是因為他還沒有進入過那種狀態。

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種可以寬納一切的精神狀態。

所以,有人說:孤獨是靈魂的散發,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

而股票業的頂級高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境界,變的更加孤獨。

孤獨的人自成世界、自成體系,獨立思考。因為他知道,存在於腦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台。

因為在那裡,他可以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而我們人類一切思想的誕生,都源於此時此刻。


投資的成功是反人性的,你有多不「不合群」,可能你就有多出眾

股票市場永遠都存在著兩個特殊的定律:

第一,就是「二八定律」,表示市場上只有20%的人能夠賺錢,而另外80%的人則是在虧錢的狀態。所以,真理永遠都是站在少數人一邊的。

第二,就是「零和定律」,所謂的零和定律就是指市場上的盈利永遠都是等同於虧損的。簡單的說也就是市場上盈利+虧損=零的道理。

那麼兩者相結合你就會發現,股票市場就是一個20%的少數人群賺著80%多數人群財富的結果。並且20%所賺取的財富是非常龐大的。


原理明白後,目標就很明確了。想要在股市裡獲得投資的成功,就得爭取做20%的少數人,並且得與大部分的散戶有著「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思考邏輯」,以及「不同的操作方式」。

只有這樣的與眾不同,你才能夠達到出其不意的結果。

所以,讓我們來仔細扒一扒,瞧一瞧,在股市裡,大部分的散戶是如何思考,如何操作的呢?

第一、大部分的散戶都是無法接受慢慢變富的事實。(占比99%)

我們可以發現,100個散戶里有99個基本都是喜歡短線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的操作策略。他們往往以月,周,甚至天為獲利單位,追求一個快速見到盈利的結果。

那麼這樣的操作模式帶來的結果一定是輸多贏少的。

因為在股市裡,短期的風險非常大,而長期的風險相對較小。一個突如其來的利空或者一筆橫空出世的大資金都有可能會改變短期的走勢,因此你交易的頻率越多,交易的周期越短,意味著你虧損的幾率越大。

從交易的頻率的數據統計來看:

市場上大部分的散戶年換手率可以高到7-10倍;

而一個基金經理人的年換手率則是3-5倍;

一個牛散的年換手率為1-3倍;

最後巴菲特的年換手率僅為0.3倍。

這樣一比較,你就會明顯的發現問題出在哪裡!

第二、大部分的散戶都是根據不確定性進行交易,而沒有根據一個規律和確定性。(占比99%)

我們可以發現,在股市裡大部分的散戶都是根據自己的一種預測性,甚至是情緒化進行頻繁交易的。

就好比,當散戶看到了一個利好,就會蜂擁買入,期待利好兌現。但是往往股市裡的利好的出現都是有滯後性的,大部分的機構和主力都會在事前布局,在利好落地以後出貨,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紛紛接盤。

又好比,在熊市的下跌末期,甚至是一個底部區域之中,市場的情緒是恐慌的,消息面是偏利空的,所以散戶就會被這種嚇人的報道和周圍的情緒所影響,認為會有更低的股價,更大的危機出現,從而紛紛割肉,止損,甚至極度看空。

這就是散戶情緒化操作經常容易追漲殺跌的原因,因為衝動就是魔鬼,在一個人情緒失控的時候,他們做出90%以上的決定基本都是錯誤的。

什麼是確定性,舉個例子:如果人們預測盈利(每股盈利)是5元,結果是5.5元,出現這種情況時,股價往往會大幅上漲,但是這樣的不確定性很高,甚至持續性很低!因為你無法預計下個周期的季報,中報,年報是否預增!

但是如果每股凈資產是10元,而一隻優質股在熊市裡遭到嚴重錯殺,跌至凈資產附近,甚至跌破凈資產的時候,那麼未來幾乎不可能跌到8元,甚至6元以下,但是未來回到10元,甚至超過10元的機率則相當大,這就是確定性!

所以,成熟、優秀的投資者都是根據確定性投資,而不是根據不確定性和預測性投機!!

第三、大部分的散戶是沒有一個成熟、完善的投資策略和交易系統的。(90%)

通過市場調查研究表明,對於那些成功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往往會有自己的一套投資策略和系統,並且常年不變,不斷進化和改善。也就是說,對於這些人來說,也許10年~20年都會用著同樣的一套系統和策略進行交易和買賣!

而對於大部分的虧損散戶來說,他們常年會追求一個新的投資策略和投機方法,並且觀察他們,你會發現,他們的交易模式和作業系統經常是在變的。今天可能因為MACD的交易策略來投機,明天可能就因為KDJ的方式去博弈,後天又會變為一些圖形和其他指標的方式去買賣。

但是長期持續下去的結果就是,自己所接受的「技術」越來越多了,可失敗次數也隨之提升,最後發現,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精力,還消耗了資金。

其實,真正有效的方法很簡單,也萬變不離其宗。要知道股票市場在世界上成立了幾百年,早就有上千,上萬,甚至上百萬中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基本都是為投機者服務的,不可持續。而真正能夠流傳的,有效果的基本都萬變不離其宗,很簡單,很有效,也長期不變。

第四、自律!(90%)

我發現,大部分散戶的毛病就是不夠自律。可是在股市裡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當你發現了如何去辨別機會和風險的時候,接下來靠的就是耐心地等待,而這個等待的過程就是靠著自律去維持的。


股市獵人養成記

都說股市就是一場資本的角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資金雄厚占據天然優勢的機構投資者就是大魚,掌握投資技巧的股市高手就是小魚,普通的散戶投資者大體都淪為蝦米。在這個博弈的零和遊戲中,大魚和小魚就是獵人,通過捕獲獵物來滿足自己,普通的散戶投資者基本上都是被獵捕的對象。

但是沒有誰願意生來就成為別人的獵物,那麼,要怎麼樣才能使自己擺脫股市這個「食物鏈」的最底端呢?這就需要把我們自己打造成獵人,一名優秀的獵人,股市的強者。我們通過一些表格來展示目前股民的投資情況,由以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股市中的盈利水平與其掌握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相關,所以,要想在股市中盈利,就需要保持學習,如此才能成為股市中的強者,成為股市中一名優秀的獵人。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從「食物鏈」最底端成長起來的經歷,來告訴大家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獵人。

獵人養成記之獵槍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獵人,首先就是需要一把獵槍,這個是你捕獵的工具,如果沒有獵槍,徒手上陣,最終將輪為別人的盤中餐。這把獵槍,在股市中,我們把它稱作交易系統,它是你在股市中賴以生存的工具,它除了保護你不受傷害,也讓你能在股市中披荊斬棘。

那麼如何擁有一把好的獵槍,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呢?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在日常的交易中去總結歸納,去精心打造了。拿我自己的交易系統構造來說,完整的交易系統大體包括:方向判斷,進場把握,設置止損,止盈離場,倉位管理。

1.方向判斷:判斷個股方向的方法很多,比如說MACD指標處於0軸上方為多頭,在0軸下方為空頭;布林線的上軌和中軌都向上傾斜說明是看漲行情,布林線的中軌和下軌都向上傾斜說明是看跌行情;關鍵的均線向上傾斜說明是上漲趨勢,均線向下傾斜說明是下跌趨勢,等等,不一而足。至於怎麼把握方向的判斷,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擅長使用的指標來把握。我個人使用的是均線系統來判斷方向,比如,當60日均線向上傾斜明顯時,在我看來,個股處於多頭趨勢,積極參與買入;當60日均線向下傾斜明顯時,說明個股處於空頭趨勢,保持觀望;60日均線走勢較為平緩,K線在60日均線上下穿梭,說明行情較為震盪,儘量不操作,波動較大時可適當高拋低吸。



2.進場時機:進場點位的把握,大部分都是參考指標發出的做多信號時來決定,比如說可以根據MACD指標形成金叉或者綠柱消失,紅柱開始變長時進場。可以根據KDJ指標形成金叉發散時,或者KDJ形成底背離信號時進場。也可以根據RSI指標在20軸以下開始向上發散時,等等。這些指標發出的信號會給我們一個明確的時機和點位,這樣我們的把握性就更強。

3.設置止損:止損的設置就是單筆交易風險控制的把握,它能讓你在做錯的時候不至於傷筋動骨,起到保護機制的作用。止損的設置一般就是找下面的支撐位置,跌破關鍵支撐了說明行情可能要方向了。如何找關鍵的支撐位置?首先簡單一點的就是前方局部低點位置,其次就是均線的支撐,再次就是成交密集水平支撐線,以及上升趨勢線。

4.止盈離場:止盈的方法也很多,當MACD指標在高位出現頂背離信號時,或者5日均線與10日均線形成死叉向下發散時,也可以根據K線上破布林線上軌後明顯脫離布林線上軌時止盈,不一而足,。

5.倉位管理:倉位管理比較主流的有金字塔型的加倉方式,也就是第一次倉位最大,隨著行情逐步上升,每隔一段距離加一些倉位。倒金字塔型的加倉方式,就是第一次進場是輕倉,當行情沒有上升反而下跌時逐步加倉的方法。我個人用到的是一次性倉位,就是不管進場和出場都說一次性進出,中間不加減倉位。當然倉位管理不單單僅限於加減倉,還有就是總體倉位的控制,當市場大環境比較弱勢時,整體保持中低倉位。當處於牛市行情時基本上都說重倉交易。



獵人養成記之獵術

有了一把好的獵槍後,我們還需要相對應的獵術,光有一把獵槍,但是不懂獵術的話,也是徒勞,因為你不知道哪裡有獵物,獵物一般時候出沒,你該怎麼去捕獲獵物。

這個就涉及到擇時和選股了,擇時大體的意思就是我要選擇什麼時候出擊。這個就需要我們能分辨牛熊,分辨趨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很多時候行情一漲你就激動的以為大牛市來了,行情跌個幾天,你就覺得完了,熊來了。要分清牛熊,要結合大的基本面以及市場反應,經濟向好政策轉暖一般是牛市的基礎,市場人氣活躍,各種題材遍地開花,指數節節攀升時,特別是指數從底部漲幅超過20%時,我們一般定義為這是牛市的初期階段。當經濟數據差勁政策打壓,市場人氣渙散,幾乎沒有主流題材出現,指數不斷創新低時,我們把它定義為熊市。

分清了牛熊,你就知道你的主獵場就是牛市,當然熊市也有獵物,那就是我們要說選股了。再熊的市場也會有牛股,只不過我們要去發現哪只個股才有可能走牛。牛股首先要找牛股的孕育之地,那就是主流題材,找到當下市場的熱門題材,這個題材一定是政策大力支持,參與人氣很高,持續性走強的題材。找到熱門題材後,要在這個題材中選擇龍頭股,龍頭股一般具備以下特徵:1.在板塊中表現最強,起到領漲的作用,一般是第一個漲停;2.連續拉漲拒絕調整,常常能連續拉幾個漲停板,板塊中最後下跌;3.基本面較好,有實際題材或業績支撐,特別是具備講故事的條件;4.流通盤以中小盤為主;5.啟動時伴隨持續性放量,保持換手。

通過擇時和選股,就恰當的把握了伏擊獵物的時機,以及知道相關獵物的活動習性,從而才能掌握一定的獵術。



獵人養成記之心態

當一名獵人擁有一把好槍,同時也掌握了良好的獵術時,剩下的就是需要等待獵物,並且完成捕獵的過程。都說知易行難,交易最難的地方其實在於執行力,很多道理很多技術技巧你都懂,但是真正去做的時候,它們都不知道丟到哪個爪窪島了。

等待獵物的過程是很枯燥的,也是充滿誘惑的。枯燥在於,等待需要你耐得住寂寞,靜靜的守候,當獵物還沒出現時絕不亂開槍,如果你沒耐住性子,胡亂開槍,只會消耗子彈同時錯失良機。等待的過程也是充滿誘惑的在於,市場的機會太多了,但是符合你操作的機會不多,但是當行情起起伏伏時,你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這樣往往容易造成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所以,做交易需要良好的心態,做到: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未來不迎就是要做到對獲利的期望值不可過高,不要強加目標,不幻想不妄想,看天吃飯就好;當時不雜就是要做到當符合交易系統的操作規則時果斷執行,不猶豫不恐懼,當出現虧損符合止損標準時不拖沓,要果斷離場;既過不戀就是要做到正確看待一時的得失,不要因為暫時的虧損而鬱鬱寡歡,也不要因為一時的獲利而沾沾自喜,儘量做到坦然以對。

股市是一個殘酷的市場,我們唯有不斷的武裝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優秀的獵人,才不至於淪為人人可割的「韭菜」,才能在這個獵場捕獲我們想要的獵物。苦練七十二變,方能笑對八十一難。


優秀交易員是怎樣煉成的?

有人說,優秀的交易員分為兩種:一種是生而知之。據說,這樣的人僅交易一段時間後,迅速的就能發現:哦,交易應該是這樣做的。從此,他就一直走在正確的路上。

當然,我對這件事情是缺乏想像力的,因為我所見的交易員中,真正的優秀的,都是第二種:學而知之。

正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我所見的優秀的交易員,都是自己一步步從底層拼出來的他們一般都獨立思考,一切行為都為了提高自己的交易的認知。遇到困難,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從不逃避困難。

在期貨股票等投資交易中,想要抵達終點,不能總想著走捷徑。否則,成功僅是短暫,你所錯過的陷阱,總有一天會出現在某一個關鍵點上,恰到好處的擊中你的痛點。

無論你在此之前的交易有多順利,你有弱點,有漏洞,在無序的市場面前,總會被市場發現,並且被擊潰。

優秀的交易員極少走捷徑,他們每遇到一個困惑,一個關卡,他們都會積極思考,全面的尋找原因,把困惑解決,他們不會逃避,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解決了問題,自己才能真正的進步。

優秀的交易員,能夠戰勝人性,他們會抗拒交易過程中那些不舒適感,只關注什麼是正確的行為,為了正確,他們可以否認自我。他們理性客觀,不會人云亦云,也不會目光短淺。

他們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絕不會像普通人那樣,每天都盯著行情的漲漲跌跌,被隨意的牽引著情緒。虧了怪市場和環境,賺了英明神武,這些都是弱者的典型表現。但是優秀的交易員,永遠只會從自身尋找問題。

市場就在那裡,恆古不變,有成功者有失敗者,而優秀的交易員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同等情況下,超越大多數普通人,衝到金字塔的上層而已,他們極少抱怨,他們的目標明確,行動果斷而堅定。

能到這些的,我認為都是優秀的交易員。或許他們還沒有成功,或許他們還沒有崛起,但是只要行為模式正確,這種優勢會越來越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成功指日可待。

因為,交易者們的積累,終將有爆發的一天。

筆者微信公眾號:黃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