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為什麼都嫁給了一人,他是誰有何本事?

2020-10-21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曹操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為什麼都嫁給了一人,他是誰有何本事?

公元207年八月,時近新秋,曹操揚鞭策馬,英姿颯爽,近海而樂,登石以望,東海浩瀚,波濤湯湯,斜月半起,零星點綴,忽而詩興大發,便向風而呼號,對東海而詠頌: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而這段正是出自曹操所作的四言樂府詩《觀滄海》。曹操這觀的哪是「滄海」,觀的是自己,是曹操自己如同東海般浩瀚的志向,連山川日月、星子銀河都被納入他的「東海」中去,正應了曹操梟雄般的豪氣。

而就是這麼一個胸有大志、豪氣如海的曹操,卻將自己的七個女兒全都許給了同一個人。在古代,嫁女兒通常是要考慮包括政治在內的各方因素的,通過結親聯姻來籠絡勢力,在古代是稀鬆平常的事。

而曹操作為一個要攬天地於胸海的人,按理來說,應當儘可能通過七個女兒的婚嫁去聯合更多的家族勢力。可曹操卻並未這樣做,莫非是這曹孟德思慮短淺?想必無人會如此看待曹操。

而這個「幸運兒」,就是漢獻帝劉協。劉協是歷史上著名的傀儡皇帝,出生於公元181年,於公元189年即位,在位31年間,從未自己真正執掌過皇權。他先是被董卓控制,董卓死後,又被曹操接到了許昌。

那是公元196年,當時的曹操還無全然的反意,卻有極大的勢力,勢單力孤的劉協遇到了曹操,以為曹操能成為自己的助力。可曹操何許人也,曾便覽天下群雄,卻跟劉備說:「夫天下英雄者,唯使君與操耳。」而「使君」二字,還是曹操為試探劉備故而言之,在他心裡,或許天下英雄,僅他一人而已。

而羸弱無力的劉協,武沒有良將軍權,文沒有謀士良臣,哪裡能入曹操法眼,自然心生取而代之之意。但曹操比董卓聰明,董卓太過自大,不過一介好色的莽夫,直接明面上冒天下之大不韙,欲圖篡漢,到底不過想當個皇上過過癮而已。

但曹操哪屑於這一時的皇位,他想做的是嬴政和劉邦,要一統四海,再居萬人之上。所以,曹操便搞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明面上,還做漢臣,實際上在內不斷拉攏臣民,在外不斷拓展轄區發展軍力,並且徹底架空劉協,讓他空有個皇帝的名分,卻全無皇帝的權力。

但劉協已然是一個15歲的青年,到底出生於皇家,總不至於太過平庸。他一直隱忍,尋找機會,終於在公元200年找到機會,暗下「衣帶詔」,與董承密謀誅殺曹賊。但不料東窗事發,曹操更加謹慎,此後劉協再無翻身之日。

若論皇帝最親近之人,不是大臣,也不是宦官,是枕邊人。為更加嚴密地監控劉協,公元213年,曹操一併將膝下三位待嫁之女全都安排到劉協身邊,並高聲笑道,待我另外四位女兒也長成個人,也一併獻與陛下!

一下子,曹操就將自己的七個女兒一下全許給了劉協,像是穩操勝券的賭神在最關鍵的一把梭哈一樣魄力十足。但而今看來,後面的話大抵是得意之時的玩笑,而據史考究,曹家過於劉協的女兒也僅有三位,其中曹節更是成了後面的曹皇后。

公元220年,曹操死後,曹丕篡漢,劉協禪位,被封山陽公,受到曹丕禮待。好在劉協與曹節雖出生不同,卻互生愛意,退位之後,反而能安穩生活。由此,劉協便與自己的愛人們度過了還算幸福的晚年,最終於公元234年去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V_lSXUBLq-Ct6CZyT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