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外賣?還有什麼不能賣?!

2020-04-21     美食導報

一場疫情,令「外賣經濟」逆勢跑出,餐飲老闆們把心一橫在線上謀生路,經營者們如何在一眾外賣爆品中分得一杯羹?


靠的竟是「花樣」做外賣!


區別於傳統外賣的策劃與包裝,這些外賣在朋友圈獲得關注,帶來營收。過去那句老話「人靠衣裝,物靠金裝」,在這場疫情當下,尤其驗證了它的奧義。


01

疫情之下:人們更願意為包裝買單


你有多少次因為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個好看的包裝,

而馬上點開連結瀏覽起來?

又有多少次在選擇一樣產品時,

最終選擇購買的,

是包裝更優勝的那一個?


這種消費心態,是品牌營銷的一門基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場疫情,令一個個餐飲老闆,都要利用這個概念,應用在外賣的包裝之上。

過去,外賣只是滿足一日三餐的硬需求。但這次,外賣成為大中小店都要兼顧的品類,連最不適合做外賣的品類,最不願意做外賣的餐廳,也在這時紛紛投入。這些餐飲食店在外賣上投入的心思,獲得大量關注,幾近搶占了傳統外賣市場的份額。


在疫情下,餐廳老闆清楚意識到,外賣包裝就是一張行走的廣告牌,製造了讓消費者去記住且回購的機會。


02

疫情所見:連這也能外賣?


在餐飲人們奮力思考營銷之下,讓外賣體驗上升了一個台階。其中,在此次疫情中受極為慘重影響的酒吧,竟也湧入這個行列,推出了能外賣的雞尾酒。


需知道,雞尾酒吧是只能線下體驗的餐飲場所,調酒師與客人溝通後即場沖調飲品,售賣的是氛圍、文化與空間。但疫情的打擊下,也令這些酒吧老闆們迅速調整策略,改變以往的經營理念,而外賣的包裝就是他們踏出的第一步。


通過包裝,實現外賣化


「廟前冰室 」是城中知名的雞尾酒吧。然而最優質的酒吧,在人們不出門的時日裡,也在面臨著經營困境,而他們則率先從外賣包裝入手,設計出一系列在家中也可以喝的雞尾酒。他們的設計包裝時,想到既然自稱是冰室,」午餐肉罐頭「定是必不可少,所以將調配好的雞尾酒裝入了罐頭之中,集合了菜單中最受歡迎的雞尾酒。

這值得玩味的包裝本身已是一種吸引力,而且開了先河,將這個最不可能的品類實現外賣化。


營造體驗感的外賣


另一間城中酒吧The dot,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前兩個月,完全無法營業,幾乎是「零收入」。因此,他們誕生了推出雞尾酒外賣的想法,包裝則設計成「便當盒」式樣。

有趣之處在於,打開這個便當盒,裡面有杯子、工具,酒品、水果等材料,人們在打開這個便當盒的時候,也是打開一個自家調製雞尾酒的體驗。據店主Rachel指出,推出了這款雞尾酒便當盒,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緊張的營收狀態 ,而購買的客人也樂於在朋友圈展示一系列體驗,為此帶來了不少新的客人。

而城中另一間酒吧Evening standard,就將雞尾酒外賣的包裝設計成瓶子,可直接冷藏保存,讓雞尾酒成為可在家中隨時喝到的酒品。


03

外賣都這麼優秀,我買還不行嗎?


這些「花樣」外賣,都讓人忍不住看多一眼,也令不少餐飲品牌更加深入人心。那麼還有哪些優質的外賣包裝讓人過目不忘?

太二酸菜魚的外賣,用漫畫的形式,展示外賣的包裝,且將無接觸配送等防疫手段安排到「漫畫」之中,既有吸引力,也讓人安心。

蔡瀾港式點心店的外賣,突出安全、衛生,將「飲啖茶,吃個包」的儀式感,也帶到家中。

神隱酒場作為一間日式居酒屋,出品尤其注重品質與時效,所以在推出外賣時會選一些經得起外送考驗的單品,如壽司、丼飯等,包裝也延續日式的簡潔淡雅。

大鴿飯的外賣,在色彩與配搭上熱熱鬧鬧,儘管出品的是傳統粵菜,但在包裝上卻做到潮流感十足 。

有一些菜品實在不適合做外賣的餐廳,就會在半成品以及食材與醬料方面下一番功夫。如主打精品潮汕菜的品牌老厝,在推出自家食材外賣包裝上,也會在系列圖片中展示成品,讓人有一種「在家也能做出這麼好的出品」的期許。而川菜品牌「川隈雜談」也是同樣的思路,哪怕是外賣自家研發的牛肉醬料,也要在包裝上做得如同一個禮品盒般精緻。


這些品牌,

都通過外賣的包裝,

將自家產品從線上推廣開來,

讓人忍不住要說一句:

我買還不行嗎!


END


圖文 | 羅珊珊

編輯 | 彭柔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UsXoXEBfwtFQPkdg_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