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時,直接下鍋煮是錯的!多加1步,蛋黃嫩口感好易剝殼

2020-03-29     小小的美食工坊

水煮雞蛋是我們日常吃得最多的食品之一,記得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用茶缸給我們煮雞蛋來吃。如今長大了,身邊健身減肥的朋友仿佛都離不開它了,用他們的話說:「雞蛋的蛋白高,飽腹感強,是最合適減脂餐」。跟身邊健身的朋友交流過後發現,他們最愛的雞蛋做法只有兩種,一種是最常見的水煮蛋,另一種是無油煎蛋,相比之下,水煮蛋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雞蛋的營養,是最被推薦的雞蛋吃法。

相信每個家庭都做過水煮蛋,但做過不等於會做,你做的水煮蛋一般煮多長時間呢?有沒有破殼粘殼的情況?雞蛋煮老了口感差?蛋黃煮出來是朦朦的綠色?煮好的雞蛋不好剝殼?相信水煮蛋時遇到的這些問題你也都經歷過,那如何煮出完美的水煮蛋呢?下面小小就跟大家分享下自己多次實踐出來的正確煮蛋方法!

煮雞蛋破殼有原因

在學習如何正確做出完美水煮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雞蛋在煮制過程中破殼的原因。煮雞蛋時破殼是因為在煮制過程中受到冷熱的強烈刺激,雞蛋內部膨脹太厲害,導致擠破蛋殼所以才會破皮,所以煮雞蛋時要冷水下鍋,避免溫度過高使蛋黃迅速膨脹衝破蛋殼。

還有一個原因是剛從冰箱冷藏室拿出來的雞蛋直接上鍋煮也容易破殼,所以在煮之前要讓雞蛋恢復到室溫狀態,可以將雞蛋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一會或者在溫水中浸泡片刻再煮制。

煮雞蛋的正確方法

水煮雞蛋的時候,有的朋友說加入少許食鹽可以防止雞蛋破殼,小小在嘗試了以後發現並沒有多大作用,不如加入幾滴白醋,因為雞蛋和醋會發生氧化反應,會使蛋殼變得柔軟不易破,而且煮好後也更容易剝殼。

水煮雞蛋的正確做法是先將雞蛋清洗乾淨,然後用平底的鍋具煮制,鍋中冷水加入幾滴白醋,將雞蛋放入鍋中後開大火煮至沸騰,然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燜煮8分鐘後關火,最後燜2分鐘即可。

水煮雞蛋的時間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小小為了更直觀的對比,分別將雞蛋煮至了6分鐘,8分鐘和10分鐘,來看看蛋黃的對比效果吧。

6分鐘的水煮蛋大概是七八分熟,略帶溏心,8分鐘則為全熟蛋,蛋黃細膩香嫩口感佳,10分鐘則煮至過老,蛋黃髮白蛋黃表層發綠,發綠的部分叫做硫化鐵,不好消化,所以不建議食用這種蛋黃髮綠的水煮蛋。

快速剝蛋殼的方法

剝蛋殼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上文中提到的再煮雞蛋時加幾滴白醋,軟化蛋殼;第二種方法是將煮好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通過熱脹冷縮的原理可以讓蛋殼輕鬆地剝除,省時又省力。

水煮蛋方法總結:室溫雞蛋+冷水下鍋+鍋中加入幾滴白醋+水開後轉小火煮8分鐘+煮好後燜2分鐘+過涼水快速剝殼

各位食友們,關於水煮雞蛋你還有哪些新的方法嗎?歡迎留言分享。食材有性格,小小有工坊,每日更新最in的美食做法與美食趣聞跟朋友們分享(本文為小小美食工坊的圖文原創,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wRZN3EBfwtFQPkdFj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