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鼓勵買房到不要買房,專家態度180度轉變!透露哪些房價信號?

2019-07-30     樓宇視界

以前大家都買房投資,房價只漲不跌的觀念一度根深蒂固,但是從2016年的930調控開始,在經歷了近3年的調控以後,房價終於從瘋漲階段逐漸降溫進入到了穩定階段,樓市正式步入新階段,因此大家對於現在是否買房也有了新的理解,很多樓市專家紛紛站出來從鼓勵買房到不要買房,態度轉變了180度,那麼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在7月27日,在博鰲房地產論壇第19屆年會上,表示,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裡,自己對房價一直持看漲態度,在2014年之前,一直都認為買房比奮鬥更為重要。但是隨著高房價對年輕人未來的透支,自己對房價的態度開始發生動搖。更何況目前"窮人在買,富人在賣"的樓市現狀,也使得自己到了2018年對房價必漲的預期已經徹底轉變,因此大多數時候,還是勸大家不要買房。

無獨有偶,對於接下來的樓市和房價走向,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當前樓市正處於下行周期,房價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購房者此時應該考慮的是房價會不會下降,以及能降多少。」

專家的態度的轉變就代表著目前的樓市真正發生了不同以往的變化。首先是當前的房地產調控已經開始打破了"三年規律",以往調控政策出台三年左右就有可能鬆綁的規律,但是現在來看未來並沒有鬆綁的可能,一城一策的調控方式也不會退出。我們都知道,房地產業是典型的政策性市場,單從今年上半年的調控取向來看,房地產業能夠獲得的流動性支持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房價依然會處於下行周期。

其次,樓市環境正在發生變化,雖然不知道房價具體走向如何,但可以確定的是"房住不炒"的終極目標定位不會改變,隨著房子從金融屬性逐步向居住屬性回歸,再加上房地產稅、空置稅等長效機制出台的可能,靠投資買房牟利的空間會越來越小。此外,當前樓市整體不缺房子,缺的是真正有品質的好房子,所以過多持有房產只會增加持有環節的負擔,將來還可能會面臨無人接盤。

另外,房地產市場進入兩極分化階段,盲目買房越來越不明智。未來房子是否值錢一定是跟所在城市、區域、配套、甚至是樓層戶型息息相關,不會像現在這樣存在巨大泡沫,畢竟不同城市的位置和經濟發展不同,房地產發展的機遇也不一樣。總體來看,未來一二三線城市房價橫盤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房價基數和人口基數擺在那,大漲大跌已經不太現實。反觀四五六線城市,如今流動性已經大大降低,一邊是賣不上心理價位只能選擇扛著,另一邊則是抱著撿漏心態卻又怕吃了虧,房價很有可能撐不住。

最後,政府推動住房制度"雙軌制",老百姓的居住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很多人必須買房的觀念到了應該做出改變的時候了。從主觀條件來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力承擔起大城市的高房價,縱然最後咬牙買了房,房貸所產生的壓力也會擠壓對其他商品的消費能力,無形中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從客觀條件來看,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出手"幫助大城市裡的年輕人解決住房問題,即建立"雙軌制"的住房制度,除了傳統的商品房市場以外,大力推動以共有產權、公租房、商改租等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性住房市場,讓越來越多的人改變固有的居住觀念,不再盲目買房。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樓市正在回歸理性,房子的屬性也在回歸本質,對於購房者而言,無論作何選擇,都不要讓房子成為了生活的巨大負擔。

樓市有風險,購房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ghRGwB8g2yegNDGQ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