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ohn Galliano
#CHRISTIAN DIOR
#Haute couture
┼
「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2019 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這句台詞,似乎與當下的現實處境有著極為相稱的對應。它代表了一種渴求,一種寄託,在未來越加不明朗的時局下,希望便是這一時代越加彌足珍貴的特質。
「我希望得到一種激發希望的美麗」,Maison Margiela 創意總監 John Galliano 在今年 9 月接受 AnOther Magazine 專訪時曾這樣說到。大約兩個月前,Maison Margiela 2020 秋冬高級定製系列,以長達 52 分鐘的記錄片形式亮相,在唯美的電影鏡頭與窺伺視角的並向呈現下,世人得以盡覽 Galliano 獻給高定時裝的一紙情書。而接續發布的 2021 春夏「Co-Ed」系列,在華麗之都托斯卡納的繚繞晨霧間,一場 19 世紀的南美婚禮,伴著 Milonguero 探戈文化的舞步徐徐展開,Galliano 的不絕才情,在陰霾仍未消散的背景下再度綻放。
也許高級時裝的身份正在發生不可逆的翻轉,但,有他在,似乎希望便在。
Maison Margiela 2020 秋冬高定(左)2021 春夏 | Via Maison Margiela
「THROWBACK THURSDAY」欄目第三期的主角,即選定為 John Galliano,1960 年出生的他,已成為了行業內燈塔一般的人物。在 1996 年,風華正茂的 Galliano 被 LVMH 欽點接過 CHRISTIAN DIOR 的大旗,這座底蘊豐厚的巴黎時裝屋,藉此迎來了一段長久高光的時期,而他入主 DIOR 的首秀,1997 春夏高定系列,則為此後的歲月奠定了基調。
沒有人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著,John Galliano 的 DIOR 任期,在如今看來,是一段頗為長情的時光。他將生涯的最好年華,悉數奉獻給了 CHRISTIAN DIOR,而他的時裝精神直到今日也未曾更改 —「我希望得到一種激發希望的美麗」 ,惟願浪漫不逝,至死方休。
為優雅而生
ViaXavier Casalta
1996 年 10 月 14 日,是 Galliano 入主 CHRISTIAN DIOR 的第一天,當他首次來到位於巴黎蒙田大道 30 號的 DIOR 總部,與 700 名員工見面時—「他們分三批站到大廳里,我才得以見到所有的人」,Galliano 曾說到 — 他的雄心壯志與宏大願景即表露無疑,創造全世界人人都想穿的衣服,這是他對 DIOR 做出的承諾。
John Galliano 與 Bernard Arnault | Via Google
而事實上,Galliano 面臨的任務卻十分艱巨,彼時的 DIOR 狀況並不容樂觀。1995 年的銷售額為 1.56 億歐元,1996 年則為 1.87 億歐元,對於 DIOR 這樣體量的時裝屋來說,如此的表現只能算平平無奇。並且在當時,品牌的全球門店數量只有 10 家。
在臨危受任的情況下,Galliano 剛剛加入便開始了與 DIOR 的磨合,10 月下旬,他與搭檔 Robinson 來到巴黎 Rue JenGouion 街 18 號拐角處的 DIOR 檔案館,拜訪檔案館館長 Soizic Pfaff,近距離感受 CHRISTIAN DIOR 的服飾。為了保護館藏的資料免受陽光直射,檔案館內部顯得異常的黑暗,而在一個巨大的衣櫥里,掛有 CHRISTIAN DIO 的 archive 服飾,其中既有客戶捐贈的,也有從古董商店、拍賣會上購得的原作,一些比較新的服裝則是根據設計圖稿製作的複製品。書架上堆滿了資料,包括圖紙、布樣、照片,客戶記錄。基本上,這就是 DIOR 品牌的全部歷史。
CHRISTIAN DIOR | Via Google
就這樣,Galliano 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仔細研究 DIOR 的歷史檔案,又把更多的資料、過往季度秀場的錄影帶帶回家,在周末觀看,這其中包括了最為重要的 1947 年至 1948 年期間的製作手冊,它們近乎事無巨細地記錄了那兩年發布的系列中,標誌性服裝的製作過程。研讀了服裝資料後,Galliano 著手對服裝實物進行研究,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時裝瑰寶都能在檔案館找到,有很大一部分都位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服裝學院。
Rene Gruau 為 DIOR 創作的插畫 | Via Ŧhe ₵oincidental Ðandy
對她了解得越多,Galliano 與 Robinson 就越發欣喜若狂。並一致認為,Mitzah 也會成為他們 DIOR 首秀的繆斯。就這樣,二人開始圍繞她來建構整個系列,而除此之外,首秀系列的靈感,還包括了歐洲美好時代 (從 19 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的黃金時代) 畫家 Giovani Boldin 的肖像作品,以及肯亞和坦尚尼亞的馬塞部落,Galliano 在看到一張著名插畫師 Rene Gruau 於 1949 年為 DIOR 創作的標誌性插圖後 — Mitzah Bricard 的手在撫摸著豹爪 — 使得他想到了非洲和馬塞部落,在研究那個部族的的照片時,他發現這一族群與美好年代的情緒有著意外的貼合,而其服裝廓形也與那一時代的風潮相近。
整個 11 月,Galliano 與團隊都在加緊系列的籌備工作。此刻,距離他的 DIOR 首秀已經不足兩個月的時間了。
Maasai
CHRISTIAN DIOR 1997 春夏高級定製系列 | Via Google
Galliano 在 DIOR 的首秀被安排在 1997 年 1 月 20 日下午 3:30 舉行。他原本希望能夠在 DIOR 總部以沙龍形式進行這場秀,就像行業最初那樣。然而 1200 名嘉賓的數量,使得這個願望化為了泡影。
DIOR 管理層和工作室團隊最終決定在巴黎第 10 區的格蘭德酒店,亮相 1997 春夏高定發布會,不同於大多數設計師品牌那樣僅在舞廳里發布,DIOR 包下了格蘭德酒店除前廳和餐廳外的一整層樓。一支有著 146 名工作人員的團隊花了 36 個小時在這裡再現了蒙田大道 30 號的沙龍空間,他們用 800 米的灰色紡織品和白色裝飾線造出了假牆,並將 4,000 朵柔粉色的玫瑰花裝點其間(Raf 的 DIOR 首秀也使用了相當規模的花卉裝飾);近 800 張座椅,分布在格蘭德酒店帝國風格的穗飾沙發中間,而 DIOR 總部頗具傳奇性的弧形樓梯,也在這一場景中出現。Galliano 的要求悉數被採納、兌現,LVMH 給予了他絕對的創作自由和充分的預算空間,CHRISTIAN DIOR 1997 春夏高級定製系列,也繼而吸引了行業上下一致的關注。
隨著賓客們陸續抵達,1997 春夏高定系列整裝待發,放置在每個座位上的卡片寫著 Galliano 的秀場寄語:「這個系列的精神是一種改變。」隨後登台的服飾盡數詮釋著改變的意義。沿著形似蒙田大道總部的弧形樓梯,Galliano 的女郎們正式亮相,灰色西裝搭配迷你喇叭裙、斜裁蕾絲弔帶裙,非洲馬塞部落風格的串珠與頭飾出現在束腰長禮服上,色系鮮明的綢緞旗袍有著濃郁的東方風情。
這是一場與舊時代 DIOR 揮手作別的系列,Galliano 帶來了視覺上紛繁華麗的全新形象,模特的表現加入了更為個性化的演繹,婀娜的台步,嫵媚的身姿,與此前儒雅高貴、內斂而又矜持的 DIOR 女性有著天差地別的變化。
CHRISTIAN DIOR 1997 春夏高級定製系列秀場 | Via Google
光顧品牌多年的賓客們窒息般坐在一旁,如同一個個冰凍的雕像,她們無法想像 DIOR 這樣的傳統時裝屋會變成眼前的景象,而她們的驚詫和僵硬被現場震耳欲聾的歡呼與掌聲遺忘。秀終之際,全場的焦點轉為了首次登台謝幕的 John Galliano,女郎們將他簇擁在旁,他享受著在場賓客的讚譽,篤定而又沉著,自 1984 年畢業首秀至今,Galliano 先前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仿佛是為這一崇高時刻做出的彩排,一個奢華、夢幻,瘋狂卻又教人心馳神往的嶄新 DIOR 至此登上了時代的舞台。
John Galliano 在 DIOR 1997 春夏高定秀後謝幕 | Via Google
John Galliano | Via Google
大秀落幕之後的第二天,包括《WWD》和《國際先驅論壇報》在內的行業媒體,對 Galliano 的 DIOR 首秀給予了一致的讚譽。而 DIOR 高級定製部門則成為了公司最繁忙的地方,大批訂單應接不暇。由於客戶的預約太多,部門經理 Caroline Grouvel 不得不把自己的辦公室用作試衣間。
相對的,也有不少 DIOR 高定的忠實客戶群對 Galliano 的首秀提出了異議,指責他的設計更像是戲服而非時裝,而作為回應,LVMH 集團的掌門人 Bernard Arnault 引用了 DIOR 先生本人的話術:「 我不在乎評論家怎麼說,只要它在頭版上出現就行。」
這一規則在 Arnault 的手下歷經 20 餘年不變,只是時代變了,人物變了。
也許高級時裝的身份正在發生不可逆的翻轉,但,有他在,似乎希望便在。
WRITERXue
黑馬鞋款 NB 327 與 2002R,你選哪雙?
標價 5 萬美元的 Travis Scott 麥當勞玩偶,會是「潮流玩具」的歷史一刻?
來自 PSY.P 和 Heizy 的「潮流搶答對決」– GAIN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