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服中,魯班大師經過多次調整,也已經上線有些時日。
說實在話,當我第一眼看見這個英雄時,著實還是眼前一亮——王者峽谷終於加入真正有操作性的配合互動。
雖說這種「攜帶隊友位移」的技能並不是首創,但依舊不失為一個豐富內容,提高遊戲多元化的手段。
DOTA九年前設計的英雄小精靈,攜帶隊友全圖傳送
大家也不要鑽牛角尖,說什麼抄不抄襲,模不模仿。
在MOBA遊戲中,除去DOTA在早期介入了這個行業喝了第一口湯水,加上設計師冰蛙羊刀的腦洞大開,才有了那些被玩家稱道的「完美機制」。
而後續的LOL等一系列MOBA類遊戲,更多的只是在DOTA的基礎上展開優化,而少有「從無到有」的創作。(雖然隨著S級世界總決賽歷年的舉辦,現如今拳頭也有了足夠的資金保障,從而降低製作新英雄的頻率來保證質量,例如LOL最近更新的英雄琪亞娜)
LOL琪亞娜,技能核心在於利用不同地形元素來改變技能效果
就像設計行業的諸多從業者,市場需求那麼大,又有幾個能做到真正的創作呢?
更多的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修改調整,期望獲得一個更好的效果。
1.
魯班大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英雄?
拋開他的背景介紹,就技能機制上來看,這是一個徹底的輔助英雄。
說來也是奇怪,天美的策劃在以往版本中對於輔助的設定,多是徹底圍繞著一個「保護」來設計,自然在技能組上缺乏了一定的主動性。(除去鬼谷子盾山和牛魔,剩下的輔助都很難主動進攻)
而這一次,魯班大師的製作,卻難得的具備了一定的主動性。
他的三技能「強力收納」,提高自身移動速度,並在持續時間內對敵方單位施放六次連結,在技能結束時將所有未掙脫的敵方單位拉至身邊。
官網上魯班大師3技能的使用效果圖
這是一個在團戰中極其優質的控制手段,無論是用於進攻或者保護,都具備一定的戰略價值,對絕大多數的對局情況都有一定的覆蓋面。
但也正如我上面所說的那般,魯班大師雖然具備主動性,但也只是具備一定的主動性。
最直接的就是延遲效果的考慮。
從動圖上來看,這個延遲效果長達3.5+s,對於一個前期需要積極展開GANK的位置來說,這個延遲生效很難打出可觀的先手控制效果;敵方完全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憑藉各式各樣的位移技能,或者閃現與凈化來進行掙脫。
而反觀鬼谷子的2技能,雖說也同樣有延遲,但可以通過玩家自身的操作及13技能的「偽裝」來輔助,從而打出一個即時控制效果。
鬼谷子的第一個使用技巧:「現身既是控制。」
那很自然的,要想讓魯班大師在進攻時發揮全部價值,多半就需要隊友具備一定的控制手段,才能串成一條完整的控制鏈。(自身的加速也有一定效果,但就像劉禪一樣,單純的加速還是略顯乏力)
2.
拋去一定的主動性,魯班大師更適合防守。
魯班大師的1技能屬於一個小範圍的擊退,就結果而言與張飛類似,適合保護C位阻擾敵方刺客的切入;而1技能附帶的移速加成,結合「擊退」效果,也很難想像他能作為一個進攻向的手段。(如果1技能的判定位置合適的話,或許也可以像關羽反向擊退一樣使用,可惜我沒有體驗服帳號,暫時沒法測試)
因此,保守點說,魯班大師雖然能通過移速加成彌補了些許主動性,但本質上的定位依舊是「保護」。
操作上類似於楊戩的2技能,效果上類似於張飛的1技能
而2技能的「連結」,則是這個英雄的靈魂所在,「攜帶隊友位移」這個能力,將會從根本上改變王者峽谷中射手位的格局梯隊,使得站樁射手具備最極致的輸出能力時,依然有著一定的生存能力。
魯班大師2技能,拉扯隊友進行位移
在高分段中,站樁射手最為詬病的就在於他羸弱的生存能力。
若非近兩個賽季馬可波羅與公孫離的回歸,使得高分段玩家重新啟用射手位,否則單憑站樁射手的生存能力,在高分局很難具備一個良好的發育空間,自然也很難得以重用。
因此,在高分路人局中有個默認的公理——「走A射手」強於「站樁射手」。而其中緣由就在於走A射手擁有自保生存能力。
就這個2技能,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其實是LOL中的錘石,自2014年上線就成為了「輔助一哥」,無論是職業賽場還是路人排位,都有著相當高的出場率,並隨著版本更替數個年頭依舊活躍。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13技能的主動性,滿足了輔助玩家的操作需求以及該具備的對局強度;
錘石的1技能類似於鍾馗的鉤子,但也可讓自己位移
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錘石的2技能,可以「攜帶隊友位移」,從而為GANK與保護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錘石的2技能,隊友通過點擊燈籠來完成位移
但錘石的完美,在於他的肉食性與功能性的完美組合;而魯班大師,則是防守有餘,進攻不足。
當然,不可否認魯班大師的2技能可以配合各種英雄組成夢幻combo的能力,但這太過於理想化,在路人排位中很難達成,我們也就沒必要過份追求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巧合。
在絕大多數的對局中,魯班大師的2技能,主要作用只有一個:「保護隊友幫助他們脫離險境。」
因此,我們可以給這個英雄做個簡單的定義。
他並非像鬼谷子那般帶動節奏的肉食性輔助,而是像張飛那般主打「保護」的草食性輔助。
3.
團戰思路主要在於「拉扯」。
3個主動技能,一個擊退,一個輔助隊友位移,一個強制敵人位移;且被動技能還能反覆的為自己提供護盾,進一步提高他的坦度。
這技能組的相互搭配,直接將魯班大師在團戰中的思路定義為「拉扯」。
利用1技能擊退敵人,再利用2技能幫助C位尋找一個合適的輸出位置,同時利用3技能干擾並限制敵人的輸出環境;或者直接由2技能起手幫助C位規避敵方第一輪攻勢,再利用13技能限制敵人為C位創造輸出環境。
當然,也並非說他不能打「反手」和「強開」,而是相比起來羸弱了許多。
就像張飛這個英雄主打「反手」,但在適當的時機依舊能打出一個先手開團;只是相比「反手」,拿張飛打「強開」對於玩家的操作意識,以及對局情勢把控都有一定的要求。
由於1技能的擊退效果是即時生效,因此,魯班大師除去「拉扯」,適當的將「反手」作為備用思路也是可行的。
打個比方,鬼谷子21近身意圖開團,魯班大師及時反應過來,利用1技能擊退破解鬼谷子的第一波攻勢,反手3技能掛上連結保持距離不被掙脫,就能配合隊友反打一波有利的團戰。
牛魔打「反手」的一個思路,就是仿照張飛的玩法
這樣的操作思路就有點仿照張飛的感覺,但相比起其他輔助,魯班大師能仿照的更加接近幾分。
4.
魯班大師一上線,輔助位的英雄池就近乎完善。
再我近一兩個月的文章中,我也多多少少闡述了一些對於輔助英雄的主副思路的概念。
比如鬼谷子,是「強開」+「拉扯」;比如盾山,是「強開」+「反手」;(格式是「主思路」+「副思路」)
而我寫這類文章的用意,其實就是希望大家在閱讀後,能理解打輔助並不是只有一種單純的思路。(像鬼谷子並不是就一波開團毀天滅地,也可以第一波騙技能打拉扯,第二波強開大團控)
鬼谷子打「拉扯」的一個思路,先拉扯再擇機強開
除去上文所說的鬼谷子與盾山,還有張飛的「反手」+「強開」,孫臏的「拉扯」+「強開」,以及大喬的「反手」+「拉扯」。
新英雄魯班大師則是填補了最後一個空缺——「拉扯」+「反手」。
因此,魯班大師上線,就意味著輔助的選擇就近乎完善。
玩家完全可以憑藉一個克制關係,通過BP階段敵方輔助的選擇,來決定自己該選擇什麼樣的輔助。
陣容特性依託於輔助的選擇,比如有孫臏的陣容就是主打拉扯
這對於輔助玩家將又會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畢竟一個廣闊的英雄池,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最後,還是期待著新英雄「魯班大師」的上線吧。
他不僅是一個能改變射手格局的英雄,也是對輔助玩家思路的一份考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49eXm4BMH2_cNUgPE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