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NO.039--Andrzej Bargiel 因為山就在那裡 所以挑戰不止,探險人永不停息
在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偏遠邊境地帶,在喀拉崑崙山脈深處的冰雪大地,K2(K2)拔地而起。它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僅比珠穆朗瑪峰矮了237米。但同時,K2擁有著比珠峰更陡峭險峻的地形、更嚴寒多變的天氣以及隨時隨地無法預料的危險。
01
山就在那裡 冰封的懸崖峭壁、無法預測的雪崩和濃霧、極度缺氧的環境還有零下三十多度的苦寒天氣,K2擁有著最為困難的滑雪條件。但即便如此,這座神秘而未知的山脈,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無數熱愛滑雪的勇士。很多人想揭開它的面紗,完成載入史冊的滑雪挑戰,但最後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04年,首位成功從珠穆朗瑪峰頂峰滑雪下山的探險家Hans Kammerlander向K2發起挑戰。但在親眼目睹了身邊的登山者墜落懸崖、命喪黃泉後,他放棄了從K2滑雪下山的嘗試。 2009年,來自義大利的高山滑雪者Michele Fait在K2進行下坡訓練時不慎滑倒,一時的疏忽卻使他從冰雪覆蓋的崖壁上跌落,墜入無邊的懸崖,永遠地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和他一同訓練的搭檔Fredrik Eriksson在第二年再次嘗試從K2上滑雪下山,結果卻依然沒能避免不幸的發生,在距離頂峰400米處,Fredrik不幸墜亡。
供圖:ANDRZEJ BARGIEL 殘酷的自然對無畏的挑戰者從來都沒有同情。許許多多的滑雪人前仆後繼來到K2卻都沒能逃脫厄運。但山一直就在那裡,所以勇士們的挑戰也永遠不會停息。 2018年,K2又迎來了又一位想要挑戰滑雪下撤的勇士--來自波蘭滑雪運動員的Andrzej Bargiel。這一次,情況變得有所不同。
02
初遇:這是未能完成的挑戰Andrzej很小時就喜歡高山滑雪了,他和夥伴還共同創建了Sunt Leones(獅子會)團隊,目標是登頂並滑降世界最高峰。這之後,他們開始向許多世界名峰進軍。
不得不承認,Andrzej大概是個滑雪下撤的天才。2013年,在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馬峰,他成功完成了滑雪下撤,這是他第一次嘗試從海拔8000米以上的峰頂滑雪下撤。緊接著下一年,他又成功的從世界第8高峰瑪納斯盧峰上滑雪下山,用時14 小時 5 分,打破了紀錄。 2015年,Andrzej 順利完成了從海拔8047米的布洛阿特峰上的滑雪下撤,成為了第一個登頂布洛阿特並滑雪下撤的人。當他踩著滑雪板穿越K2的戈德溫-奧斯丁冰川時,他第一次清楚地觀察到K2這座野蠻山峰巨大的拱形山體。在這之前,他從未想過涉足這座險峰。但和K2這次的直面相遇,讓他看到了在這裡滑雪下撤的巨大可能。渴求挑戰與征服的種子在他心裡蠢蠢欲動。
2017年,Andrzej開啟了K2滑雪下撤的挑戰。但這座令許多滑雪者喪命黃泉的山峰並沒有對他有半分的寬容。暴風雪在山中持續肆虐,沿途遍布不穩定的冰塔,每前進一步都如履薄冰。最終,Andrzej只完成了計劃路線的一半。 可這次以失敗告終的經歷卻讓Andrzej對K2的地形特點有了充分的了解。藉助無人機拍回的影像資料,他得以根據山峰環境找尋滑雪下撤的最佳路線。
對於像Andrzej這樣的探險者而言:只要還有繼續挑戰的機會,一次的失敗並不算什麼。困難和艱險永遠都是可以戰勝的,無法戰勝的是探險者那股不言敗、不服輸的熱血。
03
再度出發:這是終能實現的夢想 2018年,重新分析和規劃後,Andrzej又無所畏懼的回來了。7月19日,Bargiel在沒有輔助供氧的條件下開始向頂峰衝刺。氧氣稀薄、天氣嚴寒,他的行為幾近瘋狂。經過4天的漫長攀登,7月22日上午11點28分,他帶著滑雪板奇蹟般地登上了這座世界第二高峰的頂峰。
Andrzej Bargiel正在攀爬一段冰壁 攝影:MAREK OGIE?,RED BUL 沒有激動、沒有感慨,最嚴酷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他拿出包中的滑雪板,開始沿著五十多度的陡坡滑雪下撤。 沒多久,Andrzej就遇到了第一重考驗。雲層中的濃霧阻擋了他的視線。本就複雜的下滑線路在濃霧中消失不見了,面前也許就是懸崖峭壁卻也無從知曉。此刻,Andrzej能做的只有靜靜的等待濃霧散去。在緊張地度過了一個半小時後,天公作美,濃霧最終消散。他繼續沿著K2無人攀登的南側下滑,向著不確定的前方,向著嶄新的人類奇蹟。
供圖:ANDRZEJ BARGIEL 在經歷了7個小時和3596米的垂直下落後,Andrzej成功了!雖然一路充滿了未知與冒險,他依然堅定地在密集的冰塔和高懸的冰川間穿行,最終平穩地滑入K2山腳下的戈德溫-奧斯丁冰川。他成功了!他奇蹟般地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膽的滑雪下撤,開創了新的世界紀錄。
攝影:MAREK OGIE?,RED BULL
在這場與自然的博弈中,Andrzej最後勝利了。但對於一個探險家而言:挑戰不止,最振奮充實的記憶永遠都發生在下一次冒險。面對蜂擁而至的媒體,Andrzej說他的下一個目標是珠峰。對他而言,現在的成績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更多的挑戰就在不遠的前方。
-END-
文|Ming排版|Ming 編輯|tob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yfrHm4BMH2_cNUgjb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