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裡準備
地球表面(或大氣層)中海拔較高的區域被稱為高海拔地區。高海拔有時被定義為海拔2400米(8000英尺)。無論你第幾次上高海拔,特別是到3500米以上海拔地區徒步(下同),心裡準備特別重要。每一次上高原都要重新定義,高海拔的戶外小白反而比老驢有更好的心裡準備,這也是今年高海拔髮生事故多半是些有經歷的老驢中槍。心裡準備要與身體準備並行,健康的身體和運動水平的提高會強化高海拔徒步的心理素質。
低海拔徒步與高海拔徒步是倆碼事,因為高海拔氧氣濃度降低,身體為獲得氧氣發生一系列生理改變,呼吸加速加深,肺動脈血壓升高迫使血液流過平時在低處流不到的肺泡,骨骼肌肉的微血管增多,血漿容量減少,身體會製造更多的紅血球等等。
(二)身體準備
1提前訓練。我的建議是提前一個月持續不間斷的進行身體訓練,至少堅持不間斷22天,讓每一種訓練成為一個習慣。根據海拔高度和目前的身體狀況,計劃訓練方式和運動量。訓練從慢跑開始,逐步增加訓練項目和運動量。每一個訓練項目你至少堅持22天,每增加一個項目都如此循環。低海拔到高海拔主要大的訓練項目:跑步包括倒走,爬樓梯與爬山爬坡,騎自行車,游泳等等。細節訓練主要有:深蹲、跳繩、伏地挺身、頸部特別訓練、呼吸調理訓練、睡眠訓練等等。一句話:身體哪裡弱就訓練那裡。
2健康體檢。身體健康,是到高海拔徒步的最基本前提,體檢的目的是排查不適合到高海拔徒步的身體因素,與醫生溝通改善它,正確評估,挑戰自己身體要確保生命安全。
(三)路線準備
高海拔徒步路線,不是低海拔戶外愛好者說走就能走的。國內高海拔徒步路線眾多,驢友們不斷的發掘開拓著新線,號稱國內十大名線之首的墨脫徒步早就被新發掘的很多路線蓋過了熱頭,要根據自己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走路線,自己嚮往什麼,需要什麼,心中要有數。
規劃好路線,制定日程計劃,嚴格按路線計劃執行。任何一個完美的高海拔徒步路線計劃首先要有下撤路線計劃,我特別不贊成臨時改變露營地點的行為,所有的戶外徒步安全是建立在執行力上的,AA制高海拔徒步尤其重要。
(四)裝備準備
8264論壇對戶外裝備探討非常深入,這裡說說高海拔徒步被忽視的幾點意見。
A徒步卡。製作一張徒步卡,上面寫上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緊急聯繫人號碼,購買的保險單號以及報險救援號碼,最接近徒步地區聯繫人號碼比如當地110報警區號,徒步路線和時間。
B紅糖。最好是產於高原地區的紅糖,熱紅糖水對高海拔恢復疲勞、預防和緩解高反效果很快。
2019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