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中,林肯不過是用空頭支票,換取了美國黑人的熱血而已

2020-10-19     生活中演戲

原標題:南北戰爭中,林肯不過是用空頭支票,換取了美國黑人的熱血而已

1865年4月9日,南軍陷入重圍,勝利無望,向北軍格蘭特投降。進行了四年多的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美國總統林肯重新成為整個美國的領袖。

但如果你重新審視林肯,這個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在南北戰爭中的表現,你會發現他或許並不像你想的那麼正義和優秀。

對不太熟悉美國的人來說,如果要做一個類比的話,美國南北戰爭其實與我國歷史上,康熙平吳三桂之戰十分類似。

首先,開戰緣由。康熙帝年少氣盛,不懂變通,雖然說早晚得反,但實際上如果不是康熙一紙詔令逼反了三藩,或許三藩之亂不至於打了8年;同樣,初登總統寶座的林肯,本來只需要面對7個州的叛亂,但一紙總統令卻又把8個州逼向了中央政府的對立面。

其次,美國的南方和吳三桂軍一樣,雖然實力弱小,但是無論是從政還是打仗,都有著豐富的經驗;而北方和康熙帝一樣,雖然實力強大卻不知道怎麼運用。

因此,實力強大的一方在戰爭開始卻節節敗退,而實力弱小的一方卻節節勝利,逼的強大的一方不得不採取一些極端措施。

三藩之戰以王輔臣的敗降清廷成為轉折點,而南北戰爭的轉折點發生在1862年-1863年,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解放黑人宣言」和《宅地法》。

然而,與我們想像不同,林肯這個上台之前就支持解放黑人的總統,所頒布的解放黑人宣言,實際上只不過是給黑人奴隸,發了一張帶有空頭支票性質的承諾,然後換取了他們的熱血。

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亂者不放下武器,叛亂諸州的奴隸將從那一天起獲得自由。

換句話說,如果1863年前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南方的黑人奴隸仍舊是奴隸。當然,幸好北軍沒能在1863年前解決掉叛亂。

雖然這個這個宣言贏來了黑人奴隸的大量投靠和參軍,但實際上,《宅地法》所取得的作用,或許並不比這個宣言的作用小。

在1863年之後的兩年里,本來實力源遠強於南方的北軍,在經驗豐富的格蘭特將軍指揮下,才逐漸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康熙帝在平三藩之亂後,軍政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政治成熟了許多。然而歷史沒能給林肯更多的機會證明他自己。雖然南北戰爭最終勝利了,但在南北戰爭中的表現來看,林肯並不像我們在歷史書上所看到的的那麼偉大、英明而果斷。

不過,《宅地法》和宣言的確換來了美國人民的激情和創造力,使得美國騰飛,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逐漸領先歐洲,為成為這個世界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家奠定了基礎。

但是,南北戰爭是在南北方各有妥協的情況下達成了美國的統一,然而解決到一半的黑人問題,使得黑人沒能獲得他們應有的權益,而不同意解放黑人奴隸的白人同時也怨恨林肯。

後者直接導致了林肯的被刺,而前者使得後世幾代人要繼續為黑人的自由和平等孜孜不倦的努力,並且付出了許多鮮血和犧牲。只不過這些,都因為美國的強大和書寫歷史的是白人,而被掩蓋了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yS-PnUBd8y1i3sJik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