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一個極具個性的車企,
它不被潮流所左右,
始終沿著自己的道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也正是這種堅持,
使之造就了不少經典車型。
快馬加鞭
其中經典中的經典當屬已停產,
卻有望復活的RX系列,
其獨有的轉子發動機和獨特魅力
使之折服了一批忠實擁躉。
RX-2(首款以RX命名的車型)
RX系列鼻祖於馬自達
創立50周年的1970年上市。
搭載新研發的12A型
轉子發動機的車型為RX-2,
而搭載傳統活塞式發動機的
車型則被命名為Capella,
也就是後文中Mazda 6的前輩。
RX-3(賽場上的黑馬)
1971年,馬自達推出了
自Cosmo Sport以來的
又一款轉子發動機專屬車型RX-3,
通過車身前後的立體造型
打造出精悍的設計風格。
次年,該車在日本Grand Prix比賽中
挑戰日產Skyline並取得勝利,
成功阻止了後者的50連勝。
直到1976年,
RX-3總共贏得過100多場比賽。
RX-4(一輛運動豪華轎車)
1972年出產的RX-4
是一款搭載轉子發動機的運動豪華轎車,
以當時的馬自達929底盤為基礎設計製造。
RX-5(紅色旋風)
1975年馬自達推出了
具備強勁動力的豪華車型RX-5,
車身低矮寬敞,獨具一格。
RX-7(馬自達史上最成功的跑車)
馬自達在1978年推出的前置後驅跑車RX-7憑藉轉子發動機的獨特操控特性博得了眾多車迷支持。作為一台低重心的高性能跑車,其展現出歷經深思熟慮的完美設計,在那個對使用燃料心存顧慮的年代,本土跑車的存在本身就被認為是一件離經叛道的事情,因此這款車的問世,的確震驚世人。
RX-8(最後的武士)
RX-8創造了新一代運動跑車的全新形象。
RX-8可謂物超所值:
敏捷迅速、空間寬敞、高性價比,
還有經濟實用性。
其外形酷似雙門轎跑車,
但實際上卻是一款能容納
4個成年人的4門4座跑車。
單槍匹馬
MX-5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小跑車,
自誕生之日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DNA:
前中置後驅、前後軸重量分配50:50、
輕量化車身設計及雙座敞篷布局。
這台研發代號NA的雙座跑車在1989年芝加哥車展上被公眾於世,北美售價僅為14000美元,是當時美國社會完全能接受的價格。其在美國被稱為Miata,車長3970毫米,車高1235毫米,但卻有著1675毫米的車身寬度,整備質量980公斤,風阻係數則為0.38,是一部典型的Roadster。
新車的動力來自於代號B6ZE(RS)的1.6升直4發動機,該機型的連杆飛輪經過輕量化設計,在6800轉/分時可輸出最大功率115馬力,這樣的動力在今天看來依然不落伍,而最大扭力也達到了136牛米,與之匹配的是5擋手動變速器,驅動這款車可謂小菜一碟。經過測試,他的0-96公里/小時加速時間7.9秒,極速可達210公里/小時。而MX-5真正讓人難忘的則是其良好的操控性能。
1994年,MX-5迎來了第一次小改款,
發動機更換為代號BP-ZE的1.8升機型,
最大功率升至133馬力,
並在後軸加裝了LSD限滑
差速器和雙安全氣囊,
優化了彎道特性。
初代MX-5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馬自達趁熱打鐵推出了換代車型,第二代車型在1998年登場。外觀最大的改變就是取消了老款具有濃重時代感的跳燈設計,而車身也能找到不少當年RX-7 FD的影子。新車繼承了前作在車身架構、懸架和操控方面的特性,體型也僅僅是微增。發動機則和4年前的改款車型一樣,但壓縮比升至9.5,同時加入了馬自達的VICS可變進氣控制系統。
2005年上市的第三代MX-5有一個重大改變,即將此前延續下來的前後雙叉臂式懸架改為了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式,以達到更加輕量化的效果。此外,其也是馬自達旗下首款有6擋自動變速器可選的車型。
整整10年後,也就是2015年,
第四代MX-5終於浮出水面。
新車車長比幾位「哥哥」都要短,
但軸距卻很長,
絕對意義上的四輪四角,
並搭載了創馳藍天技術的動力系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KZqcXEBrZ4kL1ViYO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