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為什麼要倡導患者帶著症狀去工作學習?遇到困難怎麼辦?
抑鬱症的人,內心都會深深地認為自己是毫無價值的。
由於病了,患者不能對自我客觀、理性地去看待,情緒的悲觀與低落會讓患者只看到自己目前悲觀、絕望、無用的那個自己,而乾淨利落地忽略到自己身上的優點,或者從前優秀那個的自己。
故這種心境,如果又過於封閉,那麼就會愈發得讓患者感到自卑、無助、絕望。
順應下去,如果不工作、不學習,就很容易頹廢,加之這時自我又沒有自控力,頹廢起來的速度是驚人的!
所以說,我為什麼建議患者帶著症狀去工作和學習,真的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療愈辦法。
雖然,患者會感覺很痛苦,但是,這就是一種自我克服與戰勝困難的毅力培養方式,也是一種自我拯救的自覺超強的能力!
只要堅持下去,熬過下去了,你不會越來越差,只會越來越好!
若確實需要休息一段時間,這個也是提倡的,但是休息的時候,我們要自律去運動,不可整日封閉自己或者躺在床上,那樣休息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休息應該是白天儘量活動,參與一些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也可,也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躺著留給晚上,以這樣的方式去休息則是最好的一種正確療愈方式。
很多患者,因為病情加重了,故而選擇休息,但是休息的時候,又做不到自律,導致問題更加嚴重了,這就變得適得其反的效果了。
所以,等待休息一段時間後,自覺自己身體可以應對一些簡單的工作了,那麼則可自我鼓勵、甚至逼迫自己去嘗試一邊工作、一邊治療了。
畢竟,如果你完全等待一點症狀都沒有,估計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這也是不現實的想法!
雖然病了,但是自我清晰的想法和意識還是有的,患病就是這麼痛苦,但是這就是人生,一場考驗你人生的插曲,我們必須去承受這折磨帶來的痛苦!
戰勝了,你也將變得更加強大起來了!
有人問,如果我工作,很吃力怎麼辦?
我的建議,你可以參考,若你能按照這些理念的指引去帶病參與社會,那麼這樣絕對好過你休息或者無所事事帶來的頹廢感。
1、厚著臉皮去干!被領到批評了,你得有阿Q精神,命大於一切,罵也是一種歷練和刺激。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想想自己的毅力,認可自己在如此困難了,還能上班,那絕對是值得自我驕傲的事情!
不去與說你不行或者變了的人計較,你的目的在於投入社會,讓自己的病情儘快好起來,這是你的初衷,所以一些刺激,不要過度去當回事,它終究會過去,只不過有時自己可能太敏感罷了。臉皮厚點,自己才能過得舒服一些!
2、降低對自我的要求。
工作上有些吃力,比如思考困難或者丟三落四的,想事情沒有以前那麼周全,頻繁出錯,這個時候你都要徹徹底底地原諒自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不斷地去突破,這就是價值感回升的一種循序進步的方式。降低要求,慢慢再來進步,不是也很好嗎?何必為難自己呢?
3、堅定會好的信念。
堅定好的信念,來源於對疾病的認識,更是對自己身體的信任,帶著這樣的信念堅持下去,慢慢來,時間終將不會辜負你的樂觀與豁達、堅強!
4、積極運動,下了班去走走跑跑,發泄下吧!
上班遇到了令你煩惱、痛苦的事情,下了班就利用跑步去發泄下吧,這不僅僅可以發泄,還鍛鍊了身體,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5、多與人溝通,難也就那麼一兩個月,或者三四個月!多與人溝通,尤其是得到親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甚至是同事領導的理解,那麼你肩膀上的擔子就會輕了很多。值得提倡你去這樣做!
患上抑鬱症不丟臉,不敢正視才是可怕的。他人對你的理解,也是一種療愈你傷口的藥物哦!
6、多肯定自己以往的優秀和看看自己身上的優點,鋪開來看!你會找到一種對自我認可的價值感。
7、耐心與病魔共處,憧憬未來變好後的日子。
生活其實很美好,值得你用心去努力和爭取!未來是屬於你的哦!
-end-
作者: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重度抑鬱症康復者、情感心理作家、著有書籍《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一本輔助療愈抑鬱症的心靈床頭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