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次喝奶都剩點,哄著喂完還是倒掉?錯誤做法易積食

2021-02-07     福林媽咪

原標題:寶寶每次喝奶都剩點,哄著喂完還是倒掉?錯誤做法易積食

文|福林媽咪

無意間刷到一個視頻,說是給寶寶喂奶粉時,有一種做法很容易讓寶寶積食。

那就是當你給寶寶沖了100毫升奶時,寶寶只吃了80毫升,於是你就抱著寶寶躺一躺再拍一拍,過了一會兒就把剩下的20毫升喂給了寶寶。

視頻說多餘的這20毫升就是過度喂養了。

這個說法可能讓很多寶媽不理解,有的寶媽會說了:「9個月的寶寶,每次喝30就不喝了,那多餘的都是過度喂養了?」

其實呢,針對於這個說法,視頻講得並不是很細緻,所以還想跟各位寶媽們好好掰扯掰扯。

▎ 奶粉寶寶確實比母乳寶寶更容易積食

通常來講,母乳是可以根據寶寶吃的頻率和量來調節產奶的量,是適應寶寶的食量的,而且母乳更適於寶寶的體質,更易消化吸收。

但是奶粉通常是定量的,雖然奶粉罐上有建議的喂養量,但不見得適合所有的寶寶。再加上一些家長怕多衝的奶粉浪費掉,於是就喂多了。

而且奶粉始終是比不上母乳的,有些配方不一定適合自己寶寶的腸胃,寶寶不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就容易積食。

▎ 那麼每次喂奶,寶寶沒吃完的要不要過會兒再喂下去?

準確來說,應該是看情況的。

不知道要不要喂給寶寶,我們可以慢慢試驗。

情況一:如果寶寶每次只是剩下20-30毫升少量的奶

可能是奶瓶當中剩下的20-30毫升奶不容易吸出來。

假設我們第一次沖了100毫升奶,最後剩下20毫升奶寶寶不喝了,那麼先別著急想辦法喂寶寶,咱們就把這些倒掉。

下一次喂奶的時候,咱們沖120毫升,看寶寶是不是還剩20毫升,如果是,那很可能就是因為奶瓶不好吸,寶寶懶得吸了,並非寶寶自身吃得少;如果剩下40毫升,那很可能就是寶寶只能吃下80毫升,多喂則是過度喂養,寶寶就容易積食。

情況二:每次剩一多半的奶

需要觀察寶寶的情況。

寶寶體重下降,並且低於標準體重範圍的話那麼就說明並不是寶寶本身食量小,而很有可能是寶寶因為某些原因影響了食慾。

是不是生病了,通常觀察寶寶的狀態就能看出來,寶寶生病時是可能影響食慾的。

如果排除寶寶生病的可能了,那就先看看是不是寶寶不喜歡奶瓶或者不喜歡喝奶粉,常見於 混合喂養的寶寶身上。

有的混合喂養的寶寶,在吃過母乳之後,不喜歡用奶瓶。

這也是要看寶寶是單純的不喜歡奶瓶還是不喜歡奶粉。

先用奶瓶裝母乳喂寶寶,如果寶寶吃了,那就可能是寶寶不喜歡奶粉。這時候可以考慮給寶寶換奶粉,畢竟奶粉配方有些差別,換一款更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

如果用奶瓶裝了母乳,寶寶還是不吃,那可能就是寶寶不喜歡那個奶瓶,看看是不是奶嘴的問題,比如奶嘴孔太小了,寶寶吸得費勁,寶寶就不愛吃了,這時候可以給寶寶更換一個奶嘴孔稍大一點的奶嘴再試試。

也可能是寶寶輔食吃得多

過了6個月之後,多數寶寶已經開始吃輔食了,但如果寶寶輔食吃得多的話,也會影響寶寶對奶量的攝入。

這裡給各位寶媽分享一下輔食喂養量和奶量的比例。

4-6個月時:喂奶次數不變,輔食2次/天,1-2勺/次,以後逐步加量。

奶為主,輔食為輔,選兩次喂奶前,給寶寶吃輔食,然後再喂奶。吃完輔食的寶寶,奶量可能會減少一丟丟,寶媽不要再強制喂寶寶剩下的奶。

6-7個月時:喂奶每天5-6次,選擇兩次喂奶前先吃輔食,至於輔食添加量,就看寶寶能接受多少了,輔食不吃後,試試喂奶,寶寶吃或不吃都是自己選擇。

8-9個月時,每天進食4-5次,其中選2-3次先輔食後喂奶,一次只吃輔食。每天喂奶1-2次,通常在晚上睡前和早上醒來。同時呢,根據輔食喂養情況給寶寶喂奶,如果輔食吃得多,那麼奶吃得就少,也不要強行給寶寶喂喝剩下的奶。

往後呢以此類推,逐漸增加輔食次數,減少喂奶次數。

這樣的喂養讓寶寶吃得更科學一些,主要就是要記住,輔食吃得多時,寶寶奶吃得就少,不要總覺得寶寶奶吃得少就會餓到,寶寶自己也是可以感受饑飽的。

可能寶媽們也沒想到,這麼一件小事也能有這麼多道理,但是養育寶寶本來就是在這些小細節中尋找問題,否則一個不注意,孩子積食發燒,寶媽還始終找不到原因,搞得寶寶經常積食。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了。

我是國家高級育嬰師 @福林媽咪 ,關注我,和我一起學習科學育兒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oDg3cBMMueE88v7D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