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讓父母的粗心大意丟了孩子的性命

2019-11-21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細數近兩個月我遇到的那些驚心事...

這幾件事件只是眾多兒童意外傷害的一點,幾乎每天急診科都能接診到受到意外傷害的兒童,悲劇也總是以不同的形式上演。做長輩的,生兒育女,定有責任去呵護好家裡的小寶貝,多一點醫用小知識,也許在緊急時刻就能挽回一條生命!

事件一

「熱死」的小女孩

七月流火,酷暑難耐。正直一天午時我值班,我正努力與這炎熱的天氣焦躁地做著鬥爭。突然,門外傳來了急促的呼喊聲摻雜著腳步聲:「快快快,護士,我孩子要熱死了!」

職業習慣使然,我立即沖了出來,只見一位爸爸抱著一名6歲左右的小女孩,來不及多想,我急忙迎到他們身邊,正眼觀察,只見女孩面色青紫,口溢白沫,探測無呼吸,無頸動脈搏動,立即放置搶救床給予心肺復甦,建立高級氣道。然而,女孩四肢已僵硬,氣管插管時大量泡沫湧出 ,已錯失救治時機,搶救無效而死亡。

我們一行人很是遺憾地看向了孩子的父親,角落裡,這位父親的臉龐已經充滿了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就那樣目光呆滯蹲坐在地上。時間就像靜止了一樣,這位父親一言沒發,室內唯有的聲音就是汗水滴落在地板的聲音,是那麼的刺耳……

經了解,孩子在炎炎烈日下,被父親遺忘在封閉的車內近兩小時!發現孩子時,孩子已經沒有任何意識了!

在這以前,總感覺這種事情離我很遠,直到經歷了這些,讓我也深深意識到:危險無時無刻存在,一定不能疏忽了任何細節,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國外早已通過實驗證實過,車內溫度在陽光直射下很容易達到60攝氏度以上。而當日外部氣溫就已經高達35攝氏度!由於不通風及高溫使孩子散熱功能下降,熱量無法散出,導致孩子中暑,引起全身衰竭最終死亡。我無法想像孩子當時忍受了怎樣的痛苦與掙扎,孩子卻用生命給父母及周圍的人書寫了血的教訓。

圖文無關

事件二

「透透氣」的男娃

也許幸運女神並沒有眷戀第一個事件中的小女孩,但並不是事事都這麼悲慘。接下來不得不說一下一個幸運的小男孩。

一對夫妻晚上來看病,因為三歲的孩子睡著了,便將孩子孩子獨自放在車內。孩子醒後又悶又餓,好在這位家長沒有將車門鎖住,孩子摳開車門跑到了馬路對面的餐館向老闆要吃的,老闆與這個孩子費了好大勁溝通才了解到孩子父母在醫院就診,孩子不能說出自己父母的聯繫方式,便帶著孩子來醫院挨處尋找,最終送回父母的身邊。

這件事事後我在總結經驗的時候不由得心裡一顫:如果父母習慣性的鎖了車門怎麼辦?幼小的身軀怎樣吃力的推開車門?又怎樣迷茫的穿過車流不息的大街?如果孩子沒醒那結果又將如何……這一個個問題就這樣嗡的一下全湧進了我的腦海,我不敢再繼續想像下去。

事件三

一塊「要命」的糖

同事的鄰居家有一個2歲的小寶寶,一天同事上夜班,白天正在家中睡覺,被一陣猛烈的敲門聲驚醒,打開房門一看是對面的小寶寶將糖塊卡在喉部,由於家長的摳挖,使糖塊緊緊阻塞了氣道,孩子出現了呼吸困難,面色紫紺,雙目怒睜。同事立即給予孩子採取了海姆立克手法,一次衝擊,兩次衝擊…..終於一個直徑約2cm的糖塊從孩子口中脫出。孩子哇的哭出了聲音,面色慢慢轉為了紅潤!

不敢想像,假如那天同事沒有在家或者睡得深沉,假如她不是一個醫務人員,假如她沒有嫻熟的急救技術,假如孩子的父母只是慌亂的給孩子摳挖而沒有求助……後果不堪設想!我想說,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真的很重要!

事件四

「吃掉」手指的手套

這天夜裡一對夫妻抱著一名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來就診,孩子只有幾天大,右手食指末節發黑,觸之無反應。原來孩子的父母怕孩子的指甲將臉部劃傷,給孩子戴上了那種嬰兒保護手套,可是他們沒有發現手套內有一根線頭,手套一直戴著至少一天一夜,線頭纏繞到了孩子手指上過久,導致了不可逆的缺血性壞死,孩子只能面臨截指。

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還未褪去,卻要面臨這一沉痛的打擊。由於父母並沒有這些經驗,也並不了解潛在的危險,導致了孩子要用一輩子去為這次傷害買單。

事件五

「溺水」的男童

前段時間趕上農村澆地,溝渠里都放滿了水,一位老人中午吃飯時才發現孫子不見了。原來孫子在渠邊玩耍,不小心滑落進水裡,等大人發現時孩子已沒有了氣息。孩子爺爺說當時學著電視里的樣子為孩子做了心臟按壓,但孩子送來時全身冰冷,瞳孔散大且固定,氣道內大量淤泥堵塞,無力回天。

兒童意外溺水的事件很多,在這兒我想插一句,如果有搶救時機,一定要先給孩子暢通氣道,將口中的堵塞物清除後再給予按壓!

意外傷害(unintentional injury)可以理解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了人體的損傷。這種損傷可以是軀體損傷,也可以是精神創傷;既可以引起軀體機能的暫時性失能,也可以造成永久性殘疾或殘障,更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按照國際分類標準(ICD-9E編碼)意外傷害分為墜落/跌傷、交通傷、碰傷、銳氣切割傷、燒燙傷、異物卡或噎進身體開放部位受到的傷害、咬傷、碰(擊)傷、擠壓傷、(投擲物、墜落物)砸傷、環境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傷害、爆炸傷、中毒、觸電14類。

這些孩子用血的教訓警示著我們每一位家長,每一件不可思議都那麼蒼白的展示了它真實而可怕的後果和結局!

我家的孩子也剛剛6歲多,成長路上也有很多磕磕碰碰。平時我總愛跟他做一些場景模擬的遊戲,就是我們平時工作中所做的應急演練,小傢伙有時的反應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這些經驗或許可以給他或多或少的幫助。傷害無法挽回,只能讓我們用更多的細心,來去呵護這一朵朵小花和小草的成長。願每個孩子的明天都充滿陽光!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HcjG4BMH2_cNUgbTW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