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說】時代變了,房企發展的驅動力也變了。
過去是投資驅動,產品驅動,如今開始越來越依靠組織人才驅動。一句話,房企組織機制人才的紅利時代到來了。
在組織管控上,房企不同階段也面臨著不同的組織管控形式,幾百億、千億、3000億往往不同規模階段也意味著不同的組織管控形式,目前在千億後房企普遍在加快對區域集團的分權和賦能,都在力圖培養500億、甚至1000億的區域集團。比如融創就希望每個區域公司突破1000億區域集團,其他千億房企都希望打造N個500億區域集團。
組織管控,是一門動態藝術,也是一門適配藝術!合適匹配才是王道!
房企沒必要一位模仿標杆,唯有學習其標杆成長過程的組織之變的初心、緣由、切入點和效果。今天以融創和陽光城為案例,分享從數百億到數千億的組織、人才、授權之變。
陽光城的授權之變
據觀察,陽光城副總裁饒俊,親歷了這家企業從20億到近2000億的發展路程!也見證了這家企業組織不斷升級和優化的路徑!這在行業中,實屬難得!
「快」無疑是對2012年的陽光城最好的描述:
首先,從2011年30-40億規模到2012年以翻倍速度認購過100億;那時陽光城還是7個區域公司。
其次,陽光城第二次跨越是從其7到17個區域公司擴張的階段,這個階段在管控模式方面,陽光城已經在思考:
集團還要不要管這麼多?
集團還能不能管這麼多?
區域能力是否足夠?
彼時2012年時,陽光城選擇強總部、扶持區域,是那個階段的必然。
其三,當陽光城發展到17個區域公司的時候,陽光城意識到,總部要開始授權了。
這時候,區域公司的整個組織運營方式已經變化,集團對於區域的要求開始變高。對區域總的要求,從要有強的執行力逐漸變為:要有戰略性思維、開拓性思維;這已時至2015-2016年。
到2017年,其從17個區域公司發展至接近30個。對組織能力更大的挑戰出現了!
陽光城此時在招聘區域總方面,已經很嚴格。集團要求區域總候選人要有:成功的在大型公司做過百億左右規模區域總的經驗。
這時的陽光城給與了區域公司更大的授權,在組織激勵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據了解,彼時陽光城激勵方式共有27種;在行業中,是較為先進的。
現在的陽光城,更強化員工的「自驅力」。筆者認為:集團從直管到強化激勵人性的管理, 可謂了邁向了更高階段!
融創,授權之變
而說到融創,如今的他,已不是傳統的開發商;似乎是一年之間,融創開始奔跑在地產、服務、文旅、文化、會展、康養6個龐大的賽道。
快速的業務發展,讓融創成為了輿論的中心。
2014年,融創加速全國化,當年銷售658億元;
2018年,銷售一躍為4608.3億,躋身地產4強。
從2016年,融創併購融科智地,形成北京、華北、上海、西南、東南、華中、華南七大區域;2017年,與萬達戰略合作,收購萬達旗下文旅項目91%股權;直至2018年組建融創文化集團、文旅集團;相應的,這三年的融創業績呈幾何式增長。
而在核心人才建設上,我們也看到融創「厲害之處」!
20位以上的核心高管都追隨了孫宏斌15年以上;
內生人才比例達70%;
應該說,融創的中高層職業經理人的穩定,與孫宏斌獨特的凝聚力有關。
而其「授權」和「文化」,也不是在傳統的管理教科書中能找到原理的。
復盤下來,「人性的信任」和「迅速的成功」對於融創來說,是最好的團建!
一邊飛馳,一邊換輪胎,這是絕活,更是極限挑戰!
一路走來,融創掌握了這門絕活,而這些兄弟們更值得老孫信賴!
筆者記得,阿里巴巴CHO彭蕾曾說過:「馬雲做過的決策都是正確的!第二,就算是馬雲決策不正確,我也要帶領團隊向正確方向執行,證明他是正確的!」
「經理人魄力」與「老闆授權」
如果將目前中國房企以「千億」為線劃為兩個陣營。
千億以下房企正在為之努力的,需要的是強管控;
千億以上,如融創這樣,已經數千億未來可能會突破萬億級別的,需要考慮的卻應該是「如何在失控中保持管控」。直白講,若想繼續壯大,必須允許一定範圍和程度的「失控」,但同時又要保證這個龐大組織的有序運轉。
組織管控案例1:融創「海星式」管控
融創的高速發展,如今來看,快的幾乎讓人難於追因。
但其實根本之一在於他們已經深諳縱橫平衡之術:
專業化縱向,協調為橫向。
縱向條線要強,但不能過強,否則會扯短和削弱橫向。
縱橫緊扣、經緯密織,才是發展之道。
十年前的融創還是一個強管控企業,集團高度集權,諸多事務都要層層批覆。
如今的融創,主導「精集團」概念,希望將每一個區域都打造成一個千億規模的「小集團」,單兵作戰能力強,聚合起來更能橫掃千軍。
截至2019年,融創的幾個重點區域已然已經實現這樣的目標,之於當地是「冠首」,放於全國也相當於TOP20或TOP30企業的體量。
企業中近年來很流行一個詞叫「賦能」,融創集團是真做到了。
而從具體管控上。
2018年時融創的組織升級目標是「海星式」,即:切斷每個觸角,母體都能存活,反之切下的觸角也能獨自行動甚至成為一個新的個體。2019年回首再看,這種「自生型」組織目標,走得不錯,也正在路上。
同時,對各大區域的分級分類管理,和打通地產、服務、文旅、文化4大賽道的HR SSC平台也將於2019年底全面上線。
融創HR SSC屬於國內第一家
一年內打通四大業態
完成7萬人整體業務上線的共享系統
這體現出其人力資源團隊強大的目標感和效率意識。
而且,在信息化技術應用方面,已實現全程無紙化員工關係解決方案,10分鐘入職辦理,這很像一家網際網路思維的集團公司。同時,這也正式將融創推進了「精細化管理思考」時代!
組織管控案例2:陽光城ABC分類管控
如今的陽光城,要感謝其老闆林騰蛟讓「三權分立」做到極致。
筆者認為:閩系背景的房企當中,陽光城是相對最授權的一家。
林董對職業經理人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
2019年的陽光城,旨在「精總部、強區域」的組織優化已經做了一年。今年,開始對區域公司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即:把區域公司分成三大類;
A類區域有三個,單區域年銷售額均過百億——集團在資金使用等方面,給與更大的支持。例如:他們的回款、融資;優先用於他們的區域。這會讓強的區域更強。
B類區域,集團幫助其加強班子建設,朝著A類區域去發展。
C類區域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7個;陽光城在集團成立了新區域管理中心。由專人對這7個區域公司隊伍進行管理,並幫其協調在集團各個職能口需流轉的工作。對於新建C類公司,公司從A級區域調動人才過來。
例如,上海對口支持新疆,在需要時,集團從上海公司調動骨幹派駐新疆,至少半年,以儘快推動新疆業務發展。
第二類沒有放在區域管理中心統一管理。是由陽光城幾位副總裁分工監管;每位高管監管一個C類區域。旨在幫這些區域解決重點項目的難題。
ABC城市分級分類管理,對於陽光城,是今年開始,但從2018年已開始籌備、鋪墊。
目前,陽光城一共有接近30個區域公司。依然是兩級管控,這一點,沒有變化。
饒俊目前的重點,還是放在組織的問題上。比如:組織能力的提升。
對於A類區域和一些老區域,陽光城已完成集團專家組織調研。
2019年,集團專家組到各區域認真的做組織調研、訪談區域負責人、了解各部門優勢弱勢;也去了解這些區域在任務完成中的困難。專家組在此之後,要向集團和各區域出具很詳細的調研分析報告。總部主要關注的是組織能效的提升問題。
而在激勵方面,陽光城今年針對戰略中「品質樹標杆」方向,做了激勵內容的新增。
即:今年,陽光城在「戰略評價體系」方面,將品質模型的激勵放在重要位置。而「規模上台階」的激勵政策過往已較成熟的實施。
人才奧秘
案例1:陽光城光合工程
說到陽光城的人才計劃,必須要提的是「光合工程」,它是陽光城打造的關鍵人才發展體系。
通過光(情懷)、水(業務)、土壤(敬業)三個輸入,以人才盤點、人人為師、橙知學堂為三大支撐,培養光之子、光之翼、光之耀、光之輝四類人才,輸出能量(培訓認證)、氧氣(文化認證)實現人才培育體系化運作。
其中,光之子:源起陽光的未來中層部隊,光之翼:外招內融的高潛人才,光之耀:具有陽光烙印的中層管理者,光之輝:具備合伙人精神的高層管理者。
百子良將
2019年陽光城又優中選優,選了100人,稱為「百子良將」,重點培養。
據了解,朱榮斌高度重視該工程。
其涵蓋了集團全部人才的培養。
那麼究竟是何原因,要打造一個如此規模的人才發展體系呢?2017年,陽光城以「五圓模型」為指導,把人才的培養及引進放在關鍵位置。從培訓體系搭建,到精準的人才盤點,再到關鍵人才培育項目「光合工程」……這一系列動作的實施,解決的不僅是當下,更是陽光城三五年後將要面臨的人才問題。
據觀察,當陽光城發展到近30個區域時,招聘壓力已不大。
原因是,一旦有職位空缺,內部調動機制已成熟;人才都有相對足夠的儲備。反而,人才培養、組織調研、組織能力提升,是當下的陽光城管理團隊最花精力之處。
陽光城在組織形態上,相對穩定。
2019年,中層流失率不到10%,其中5%是組織主動優化比例。
案例2:融創「創想家」戰略人才計劃
融創在這些年的人才戰略又是什麼呢?
2013年,「創想家戰略性人才儲備計劃」啟動,這對融創極其重要。
截至2019年,「創想家」已經進行到第七代。
前六代中,從2013年的127人直到2017年已有約2500名新生力量進入融創,占總員工數的10%。2018年,融創校招人數突破1500人。2019年預計將有2000名「創想家」進入融創。
如今,這些新生的力量,部分已經成為中堅力量。
很多人只用一年就提到主管的位置,由此可見融創的內部晉升渠道非常公平開放且暢通高速。
傳奇計劃
據統計,2017年,融創157名經過「傳奇計劃」歷練出來的營銷管培生平均每人達成了6000多萬元的業績,整體為集團貢獻了超過150億元的收入。
據觀察,這在業內遙遙領先,這批營銷管培生超過了不少經驗豐富的置業顧問;可見,融創確實具備培養營銷精英的豐厚土壤。
2020年,融創將開啟「傳奇2.0計劃」,招聘來自各行業從事營銷工作1-2年內的優秀人才,繼續充實營銷隊伍,打造融創獨特的內生型團隊。
在未來五年的人才戰略規劃中,融創希望「創想家」的占比提高到30%。「傳奇」的占比達到營銷人員總數的50%。而這只是全局中的一個方面,鏈條上的一個扣環。
融創人力資源團隊的總體任務是,讓人才梯隊的結構不斷適應和時刻匹配融創的規模發展。
2019年,「創想家」有了新的面貌,首次開啟了四賽道同時運轉:即地產、服務、文旅、文化。
也首次推出了「融譽生(融創服務)、創想家(融創地產)、傳奇(融創營銷)、歡躍生(融創文旅)、樂創生(融創文化)」5個並進品牌。
這就是,大學生口中的「融、創、傳、歡、樂」!
據觀察,如此大體量和跨賽道招生,融創,應該是2019年房地產行業中唯一一家。
「一對一」的帶教計劃,是融創一直堅持的。
今年,隨著這麼多年輕人進入融創;整體「創想家」計劃的帶教、實戰、考核、晉升也成為了這一輪校招工作結束後,融創整個管理團隊非常重視的中長期項目,也是極富挑戰意義的。
同時,赫赫有名的營銷團隊,是融創在業內最有特色的標籤。要說起「營銷軍校」,是一語雙關的。它既指融創自身,又指融創在2019年企業大學中,啟動的「融創軍校」項目。
融創營銷軍校
2019年4月,融創學院-營銷軍校正式成立。
軍校旨在為融創營銷提供覆蓋營銷傳奇、營銷基層、中層、高層的專業培養、實戰、測評、晉升、出爐體系。
前文已提到,「傳奇」在營銷團隊中的占比逐漸至50%,也是營銷軍校為融創營銷梯隊培養的重要使命之一。
END
專注地產30強之變
地產總裁內參
努力為地產總裁提供「建設性、啟發性」內容!
請註明公司城市姓名,否則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