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後別錯過這野菜,好吃又營養,隔三差五吃,袪濕養人身體棒

2020-04-07   萬味食記

大家好,我是寶媽美食達人!生活中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即使粗茶淡飯,也要過得活色生香!

清明過後別錯過這野菜,好吃又營養,隔三差五吃,袪濕養人身體棒!時間不等人,錯過只能等明年了!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清明小長假,寶媽和先生除了去給祖先們掃墓祭祀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宅在家裡沒有出門。不過,在去掃墓的路上,正好是在郊區,在路邊看到了大量的野菜,它就是艾葉。清明節前後正是艾葉最鮮嫩的時候,這個時候吃它正當時。

艾葉,又被稱為艾,在寶媽這邊還喜歡稱它為艾草。艾葉可以藥、食兩用型的食材,在疫情期間,婆婆就經常用艾葉熏,據說可以殺菌。除了藥用,艾葉還可以入菜。涼拌或者是搭配糯米粉做成艾葉粑粑,也就是江浙地區俗稱的青團,好吃又營養。趁著清明後艾葉正鮮嫩,有機會吃到的朋友可以經常吃一點,袪濕養人身體棒!

在製作艾葉粑粑時,除了糯米粉外,還需要添加一點粘米粉,這樣做出來的艾葉粑粑造型漂亮,軟糯香甜超好吃。喜歡的朋友,趕緊一起往下看吧!

【艾葉粑粑】

【主料】艾葉1把、糯米粉450克

【輔料】粘米粉50克、白糖80克、蓮蓉餡200克、清水、小蘇打5克

——【開始製作】——

第一步,將新鮮的艾葉去掉根部,摘去黃葉,放入清水中加入鹽,浸泡30分鐘;在採摘野菜時需要注意,路邊的野菜或者是公園的野菜容易受農藥或者是汽車尾氣的污染,儘量不要采;採回來後,也一定要加鹽浸泡半個小時,這樣吃起來更健康;

第二步,將艾葉清洗乾淨,瀝干水分後放入開水鍋中,加入提前攪拌融化後的蘇打水,焯煮10秒左右後撈出來,擠干水分備用;

第三步,將煮好的艾葉加適量清水放入破壁機中,攪拌成艾葉泥;如果沒有破壁機,也可以直接用刀剁成泥,只是費功夫一點;

第四步,打好的艾葉泥將汁和艾葉渣過濾分離,備用;

第五步,將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均勻,260克的艾葉汁加入白糖,攪拌融化後放入麵粉中;下手揉成一個較干一點的麵糰;這個時候因為水量用得少,揉不成形也沒關係;

第六步,加入艾葉渣,艾葉渣中帶有水分,這個時候再細細地揉搓,麵糰就很容易變得細膩光滑;

第七步,將揉好的麵糰分成30克左右的劑子,蓮蓉餡分成15克左右的圓餡,然後將麵糰按成圓形的面坯,中間裹上餡,用虎口收緊的方式收口,然後搓圓整形即可;

第八步,蒸鍋中放水,紗布上刷上一層油,放上生坯大火蒸25分鐘左右,出鍋時刷上一層油,這樣艾葉粑粑放涼了也不幹裂,好吃又好看。

【內容總結】

艾葉粑粑是68歲的婆婆以及61歲的媽媽做了幾十年的傳統清明小吃,除了輔料中將澄粉或者是生粉換成了粘米粉外,與青團的做法幾乎一致。粘米粉可以中和糯米粉的軟糯不成型,但切忌量不宜過多,以免吃起來口感偏硬。

艾葉在食用時,一定要提前焯水,可以去掉一部分苦澀感。焯煮時加入少許的小蘇打,可以使得艾葉保持翠綠的色澤,同時還能幫助去掉苦澀味。比只用清水焯燙,味道和口感都更佳。

清明過後別錯過這野菜,好吃又營養,隔三差五吃,袪濕養人身體棒!我是寶媽,用心給家人做好每一道家常菜!如果你也喜歡,就點擊【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