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朋友,朋友是那個默默陪伴的人,朋友是那個和你彼此牽掛的人,朋友更是那個和你充滿默契的人,我們經常說一句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彼此的真誠和相互信任,可是在這之前,你一定要學會看清身邊的「朋友」,判斷好哪些是你值得付出的人,只有這樣,你的付出才會值得。
今天,來到《律師幫幫忙》尋求幫助的高女士,因輕信朋友推薦,購買理財產品,結果被騙六萬八千元。當她發現異常急忙報案時,卻經歷一波三折,假理財,真詐騙,高女士還能從連環套中拿回自己的錢嗎?李揚律師將為高女士支招,幫她減少損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回顧
三年前,在飯店工作的高女士認識了一名男子,本想著多個朋友多條路,沒想到卻成了自己噩夢的開始。
兩人漸漸熟絡之後,男子向高女士推銷起理財項目。保息保本、高回報,聽著男子繪聲繪色的描述,毫無戒備的高女士動了心。
就這樣,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高女士分三筆投入68000元,也就是自己不吃不喝兩年的工資總和。本想著通過理財,讓「錢生錢」,可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卻與高女士的期待背道而馳。
到了約定還款的時間,而錢卻遲遲沒有還到高女士的帳戶,打電話催款,對方卻找各種理由推脫。焦頭爛額的高女士在多次催要錢款無果的情況下,無奈選擇了報警,而民警的回答則讓她驚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她曾經信任的這位朋友,在自己報案之前,就已經因為其他案件被逮捕了。從此之後,高女士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直到2019年7月11日,這名男子出獄,高女士原本想著終於可以向他索要自己的68000元了,沒想到依舊沒能如願。
這位「朋友」再次因為詐騙案件,被西城警方抓獲。目前,高女士也不能確定,自己的案子是否已經被移交西城法院,做併案處理。接下來該往哪兒走,高女士完全沒了主意。
律師支招
聽了高女士的陳述,李楊律師首先給大家普及了一個法律概念。那就是「受案」並不等於「立案」。經過進一步的分析,高女士的案件目前存在兩種情況。首先,就是案件已經進入到刑事程序。高女士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偵查監督,加快推進案件的偵查工作。其次,就是案件並未進入到刑事程序,那麼高女士則需要收集相關證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鑒於高女士對自己的案件完全不知情,李揚律師建議,高女士在知道被告姓名的情況下,可以到法院查詢到主審法官,通過主審法官了解案件相關情況,如今正在疫情期間,高女士可以直接拔打電話12368,對正在審理的案件進行查詢。
李揚律師表示,如果高女士的案件已經併入西城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中,那麼根據《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被詐騙的錢款屬於贓款,最終判決生效後,根據退贓和責令退賠的程序,退賠給所有被害人。假如退賠後依然沒有辦法彌補高女士的損失,按照目前法律規定,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理財,李揚律師給出三點建議:
1、涉及到投資,一定要履行正常的法律手續,走正常的借貸平台;
2、對於他人介紹的項目及產品,可以通過相關部門進行核查;
3、投資之前先諮詢專業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