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登頂新疆慕士塔格峰

2019-10-04     戶外運動平台

早在今年四月中的某天單位老總有天下午給我打電話,叫我找家登山隊要在6-7月份攀登新疆的墓士塔格峰。並問我一起去嗎?我說好呀,我去!!!

其實針對雪山我都是敬仰之心,雖然我酷愛登山酷愛戶外運動,但是從未去過高原。前期所登的最高也就是2000多米的內地山峰,包括我滑雪也沒有去過3000米以上的地方呀。為了這次登山我找了很多秦皇島戶外里爬過雪山去過高原的人,也開始在網上收集關於慕士塔格的信息和登山隊的事情。雪山攀登最大的障礙就是高反,你體力再強但是只要是高反嚴重就只能下撤。可能跟我這麼多年戶外的鍛鍊有關吧,我竟然只是輕微高反然後慢慢都能適應。這次登頂慕峰也歸功於我常年堅持爬山,常年堅持戶外鍛鍊有關。我平時喜歡登山,游泳,徒步等等,這些都是戶外的有氧運動。而且這些運動都對爬雪山有很大好處,都處於耐氧運動。而且在我去之前我還堅持段時間慢跑和跳繩,這些都是耐力和耐氧的運動。

終於按照合適的日期我選了一家新疆戶外專業的登山隊;凱途高山戶外探險運動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費用要比別的隊高几千塊錢,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高出的部分更能保障安全也是值得的。行程定在了7月12日新疆喀什集合,最後的登頂日期為7月25---28日。最後是看天氣情況選擇最後沖頂時間,事實證明我選擇的這家公司從公司實力到後勤保障都是最好的。包括他們配備的登山協作有三名尼泊爾人,三名西藏登山學校的藏族人。我們能登頂也是六名協作專業的登山經驗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們都有幾次8000米以上雪山的經驗。這樣豐富的登山協作是我們安全登頂的有力保障,這也是該登山隊費用貴出來的主要因素。

當時在網上我也一直跟揚春風的助理麥子聯繫,她有著多年的高山隊醫的經驗,並一直做揚春風探險隊的隊醫。給了我很多寶貴的建議,包括針對高反她的說法是千萬不要吃藥。全靠自身的毅力去適應,最後我雖然買了紅景天但是我真的沒有吃。全靠我自己去慢慢的適應,雖然也頭疼無食慾。但是最後我都靠我自身的能力去適應了這些,特別是到最後沖頂那天我反而身體一點不適也沒有。

我們單位報名四人;其中有我跟我單位的老總,還有一位是老總的健身教練。還有位女隊員是助理在大本營留守,處理單位一些事情。這樣就是三位登頂隊員,一位大本營人員。我跟這位教練提前一天到達喀什,老總跟他的助理12號到達喀什。我們入住喀什比較豪華的四星級酒店;天緣國際,這裡緊鄰市政府地理環境非常好。

一 喀什

到喀什當天我跟這位小教練就開始了沿街美食的品嘗,從羊肉串到羊腿骨到大盤雞。喀什天黑晚22點半天都不黑呢,我們一直吃到23點天開始黑了才回賓館。畢竟是在一個90%的人口都是維族的城市,內地來的我們還是生怕出現什麼事情。比如說吃烤肉的時候能不能喝酒都要先問清楚了,維族人的飯店很多是不讓抽煙不讓喝酒的。而且我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齋月更要遵守當地人的風俗,路邊的燒烤攤可以喝酒,但是進到室內有的是不讓喝酒也不讓吸煙。

喀什有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第二天下午老總也來了我們四人開始了老街區的環繞。但是因為是齋月我們也就在清真寺外面看看,沒有進到裡面去。然後吃了當地的冰淇淋,烤包子,也買了當地手工dao具英吉沙小 dao。

二 卡湖

12號我們全體登山隊員都到喀什了,晚上由凱途高山的老總羅彪安排大家吃維族特色的晚餐。席間大家互相介紹經歷,我才知道所有來的隊員可能就是我沒有高山經驗。當然還有那位教練,但是他最後只在大本營住了一夜就因為高反嚴重退出了。12號所有隊員是13名,其實包括三位女性。但是這三位都有著5000---60000米雪山登山經歷,並且也走過青海西藏等高海拔的長線徒步。聽著他們的介紹最後輪到我的時候,我只說我沒有高海拔經驗,這次來就是跟大家學習的。

但是雖然嘴上這麼說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因為我不知道我到了高海拔會怎麼樣?如果到時候我真的就因為高反而下山,我想我這次就白來了。我雖然信心很足但是心理還是有很大顧慮。按照行程我們13號就要去臨近慕士塔格峰的卡湖,那裡海拔3600米。先在那住一夜也是對高原的第一次適應性體驗,3600米也是我人生的最高度了。

第二天到達卡湖後,好像就我們一起來的教練和炎炎(女助理)有高反。他倆到這裡就臉色發白嘴唇發紫,而且伴有陣陣頭疼。我有點輕微頭疼但是無大礙,而且難受的時候更要出來在外走走。我就一直沒有進蒙古包里,他倆下午還在蒙古包里睡著了。

卡湖能看到整個慕士塔格峰,有著湖水的映襯慕士塔格更加壯美。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慕峰,我就被他深深的吸引著一步步的走近他~~~~~~~~~

三 慕士塔格大本營

在卡湖適應性住了一夜,我到沒有大的影響。但是同來的教練和炎炎看著就難受多了,因為老總來過兩次慕士塔格。他是有經驗的人,最起碼沒有高反。我這個從沒上過高原的對3600米海拔也完全適應,就看今天大本營的情況了。

14號一早我們吃完早飯就坐大客車離開了卡湖,今天的行程是到204後開始徒步上大本營。徒步時間在4-5個小時左右,不過這次是高山徒步雖然是輕裝但是也是從3700米一直徒步到4300米呀。我雖然平時穿越都在7-8個小時,但是對於高山徒步還沒有嘗試過。

這次徒步就檢驗出了每個人的能力,我還能跑上跑下錄像呢。教練就已經氣喘噓噓了,最後就他一個人拉在了最後。我回來陪著他,他從心理就開始對高山恐懼了。說還沒到大本營呢我就這樣了,上去不等於找死嗎?而且對於這次來爬山在喀什就流露出後悔的感覺了,因為羅隊看到他就問你是做什麼的?他說是健身教練。羅隊就說你這樣的可能最先高反,因為你們這些肌肉男是對氧氣消耗最大的。血液里的含氧量非常低,耐氧量就高所以高反最嚴重。

從那一刻起他就有了心裡負擔,當初還跟我比體力呢?我就曾說一句話;我說爬山不是比體力,比的是毅力!最後我們是坐著拉羅隊的吉普車上到大本營的,最後那段路他沒有走。今生他也沒有機會再走了,因為他已經告別了高山。在大本營我倆一個帳篷,因為麥子幫川藏隊當大本營主管兼隊醫。我帶他去麥子那看看,麥子幫他量了血氧量和血壓。他當時指標也都算正常,我跟老總等幾人也都正常。但是教練頭疼厲害晚上睡覺著一夜都沒睡好,嗷嗷,啊啊的直叫喊。後半夜給羅隊叫來了,說心臟聚停過。羅隊天一亮就找輛吉普車給他送到塔縣去了,叫他休息幾天再上來。但是他走後老總就說他不能來了?我說不會吧,他東西都沒拿走呢。老總就說肯定不回來了,看來老總還是多少了解他點。我們單位的炎炎到大本營也高反,但是就堅持沒下撤。這就是因為她是單位員工,他是社會人。我們單位每年都組織員工培訓員工運動會,新員工進單位首先要參加23公里長跑。後面有隨行的大客車,跑不東的可以坐車。但是新員工幾乎是沒人坐車都能堅持下來,這就是員工素質問題。他只是健身房的教練根本對我們企業文化和精神不了解的人,這次來也是我們老總出錢所以他可以做到隨意退出~~~~~~~~

在大本營遇到了揚春風的助理麥子,她是給川藏隊做大本營主管兼隊醫的。

四 C1至C2的爬山訓練

到大本營後我們就開始了適應性訓練,大本營海拔4300米。C1海拔5300米,C2營地是海拔6300米。經過了冰塔林及5100米換鞋處的當天一日往返訓練,19日開始了重裝營地的訓練。19日C1,20日C1,21日C2的登山訓練。這次就是一次非常艱苦的爬雪山了,當初在大本營我曾問過麥子。我說要是登山的話有什麼儀式嗎?她說;你在心裡說慕士塔格,我的父親,我來了~~~~~~這樣就行。不用有別的儀式,慕士塔格在當地塔吉克語中就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最後的冰層有120米厚,他的冰雪融化的水滋潤了山下的草場養育了塔吉克人民。

而且一直以來都把山比喻成父親,水比喻成母親。這就有父愛如山,母愛似水。從那一刻起我也把慕士塔格峰當作了我的父親,我從小失去父親那時我才一歲多。對於父親這個詞在我的記憶中就是陌生而又嚮往的,父親這個詞語在我幼小的時候直至今天都是最深最軟最柔弱的傷痛。小的時候不知道因為多少次被別人辱罵「父親」而揮拳相向,從小學到初中都因為愛打架而被老師歸類為問題學生。因為那個時候上的是子弟學校,全校的孩子都是一個工廠的大家的家世都互為了解。後來直到我上高中後離開子弟學校,也可能大了才不被人拿「父親」去謾罵。對「父親,爸爸」我容不得任何人對我藐視和侮辱,到現在也是這樣!

所以面對慕士塔格「冰山之父」在我心裡有說不出的一份感情,當夜幕降臨我獨自一人做在冰河邊上。仰望滿天星空看夜幕下的慕峰,身邊冰河之水潺潺流淌的聲音就猶如「父親」在跟我述說著什麼。淚水會情不自禁的流出來,我心裡就會想起這句話;慕士塔格,我的父親,我來了`````````

19號第一次開始登C1那天,也因為我當時帶的東西比較多還沒找背夫。我一直走到最後面,而且離最後一個人的距離拉的越來越遠。因為當時是上5300米我也出現了高反,高反每個人不同。我高反是嗜睡,腦海里會出現幻覺總感覺到一些虛幻的景象。但是我在心裡一直在說;慕士塔格,我的父親,我來了`````````說著這些話我的眼淚就會流出來,因為是在最後還都戴這雪鏡。淚水流出來也不會被人看到,只是用頭巾去搽試一下。這一路就這麼走著走著,速度及慢~~~~~~心裡以前想說的和現在想說的都在跟「父親」傾訴著。累了就拿登山仗在前面一支,身體前侵眼睛就閉一會兒。每當我要睡著的時候耳邊就好像有人說話,一個激靈馬上就醒。特別是到了最後的時候,天漸漸黑了到了晚上11點多。我看著離C1營地很近了,但是就那幾十米我走了近一個小時。整個夜幕中就剩我一人在艱難的前行,當時連個協作都沒有。最後陪的協作叫多吉,他可能看我離營地很近了就加快了腳步先上到C1去了。為這個事第二天一早我指責他了,因為當時確實有危險。因為我高反嗜睡一但我睡著就有可能滾到山下去,C1營地的那個陡坡非常陡峭。滾下去天黑就不好找到的,我心裡在那一刻也達到了極端。體力透支比較嚴重,身邊沒有人就靠我在心裡默默的跟這座大山對話,跟我的父親對話。當我登到C1營地的時候是23點56分,最後是老總的協作阿旺多吉下來接的我幫我背的包。說了一句話就是你的包也太重了都背的啥呀?我當時不愛說話,其實我就是背的路糧多了一些。

到帳篷里我就想睡覺,連飯都不想吃。後來別人說才知道我屬於高反了,有的人高反是頭疼,有的人高反是失眠,也有的人就跟我是的是嗜睡。多虧我沒在雪地上站著睡著,就現在想起來都有些後怕。不過後來爬C1我就沒再帶那麼多東西,在雪山上能減少一斤東西都是減少風險的存在。再上C2的時候我就雇背夫了,C1到C2又是直線一千米。背夫的價格也高了,是一公斤一百元。我的睡袋和防潮墊就叫背夫背的,2.5公斤250元。

很巧哦,在C2的途中遇到前國家羽毛球隊隊員葉釗穎,我倆的衣服是不是很配呀?

還遇到了2003年美國大峽谷遇險127小時的主人公阿倫,他自己被困後割斷了自己的右臂。現在還致力於高山攀登和滑雪等極限運動,以他為題材的影片《127》我想很多人看過。

22號在塔縣休整一天,本想多休息一天的。但是羅隊打電話說明天開始登頂,我們就從塔縣往回趕。這樣計劃就都要往前趕了,如果23號開始登頂一個營地一天那就是26號那天凌晨開始沖頂。羅隊計劃改變也是因為天氣原因,最近天氣比較好。大本營其他隊伍都有登頂的了,我們在喀什的時候羅隊說目前全體隊伍只有三人登頂。而且這三人還是我們隊的第一批隊員,當時是六人有三人登頂。

大本營全體隊員應該在200人左右,登頂的隊員也要在100多人以上。區區三人登頂成功率還是很低的,但是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山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高海拔就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山下晴空萬里山上可能就是大風大霧或是暴風雪。選擇放棄也需要極大的勇氣,畢竟很多人是積攢了很長時間的體能和金錢報名這次爬山。所有報名的人都是一個願望那就是能登頂,我想不會有人花自己的積蓄參加一次這樣的隊伍來了僅僅為了體驗。所以當我看到很多人沒有登頂,而且有的僅僅是臨近頂峰100多米就下撤的那種遺憾。有的隊伍是因為有的人遇到了凍傷或是雪盲無法完成整個計劃而下撤,但是對於他們眼睛裡流露出的失望與沮喪我都能理解。

登山的魅力就在於你無法預知結果,誰都不知道你登頂那天會遇到什麼事情?大本營里也都關注著今天登頂的隊伍的情況,在7月中旬以後天氣開始好轉登頂的隊伍和人員也不段增多。在我們之前是蘇拉王平的B組隊員5人登頂,宋玉江喬格里是14人登頂。中巴友好隊的8人中7人登頂,這樣加上我們隊先期的三人也不到30人登頂。可大本營里中外登山隊有200多人,很多人註定是登不了頂的。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你到C3營地海拔6950米後如果趕上天氣不好沒能登頂你就的下撤。人的體能和是支撐不了你在C3營地多待的,遺憾總會有。這不也跟投資是一樣的嗎?你錯過了飈升的牛股,或是做錯了一段行情。就不能總是在這樣的不順里沉沒。適當的下撤能使你看的更加清晰,只要還有本金你就還有機會。包括我走的這段時間,我幾個期貨朋友目前是用程序化交易。幾乎是天天交易而且正好這段時間是震盪,又虧的是一塌胡嘟。我從走就空倉到現在也沒做,因為這次爬山回來我總感覺我身上有很大變化。一直想沉靜一段時間,這次登山讓我變的更加沉穩了。

爬山回來我總在想我第一次登C1的時候,5300米從BC 上直線拔高1000米我走了8個多小時。最後離其他隊員越來越遠,最後天黑了我也是極度的困。總想睡覺``````

那一刻我如果睡著了可能就永遠睡著了,滾下去就找不到。我們營地還在高C1比其他隊營地高100米左右,但是就是高著一百米成為了我難於攀登的屏障。

看著在我後面的隊員也超過了我,我就是沒力氣跟上他們。越拉越遠,天黑了我也看不到他們了``````````

月亮升起來了``````````

晚上22點半天黑了下來

天黑了,最後就剩我一人。

黑暗中在雪山上更能叫人崩潰,因為那份孤獨是從內心中感覺到的恐懼。走在最後的時刻我完全是靠內心的力量去支撐自己,心中一直默默的說著話,生怕自己睡著了。

23點了也到了5300米,應該快到了吧,但是手錶海拔是有誤差的。

最後到頂的時間是23點56分,協作阿旺多吉下來接的我。幫我背的包,背包沒了身邊也有人了就感覺好多了。

看到營地了,也看到希望了```````

這段路是我本次慕之行最艱苦的,從心裡崩潰的感覺無法抹去的那段記憶。等我到達營地阿旺多吉讓我吃飯,我幾乎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倒頭就睡。第2天一早迎著朝霞我又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希望。登山可能就是這樣從希望到崩潰,再從崩潰到希望吧。

迎著早上的朝霞我又開始了向C2營地的進發~~~~~~~~~~~~五7月26日達到我人生的高度7546米,登頂慕士塔格峰。

26號一早2點左右尼泊爾協作跟藏族協作就開始用臧語喊話,我們帳篷里是阿旺多吉我就問他怎麼樣?他說吃完飯開始沖頂叫我們先再休息會兒。他開始燒雪水我跟高總也沒有胃口就說泡點豆奶就行不吃別的,我們喝2小碗豆奶然後收拾東西。3點20左右全部都集合完畢開始了最後沖頂,沖頂過程中大家都減少背負。我當時就只帶了一個雪鏡高山登山鏡每帶,這個錯誤的決定差點就讓我沒能登頂。

大家都把頭燈打開,茫茫雪山就我們這一隻隊伍開始排著隊伍想登頂衝擊。我當時就把雪鏡戴好了,頭燈點亮能把夜空劃出一條條弧線。因為是凌晨天氣很冷,沒有人拍照也就沒能留下沖頂過程中那一道道亮麗的弧線。

天氣不錯,無風無霧,當然也無雪。但是往上走的越高天氣變化越大,C3營地是在背風處,當時我戴著好好的雪鏡。阿旺多吉說不用帶呀。我就把雪鏡推到了頭頂上,當我們向上走了2個小時左右風也大了。霧也大了,大風掛著雪粒吹過來。越高呼吸越困難,幾乎就是大口喘著氣。這樣又會形成霧氣,早把我的雪鏡給凍上了。這個時候我再想戴好雪鏡的時候,就看到鏡片上都結冰了。看不見路我只能摘下手套用紙斤搽,能看到點就再跟著隊伍。可是一會兒又結上冰,我離隊伍也越來越遠。這個時候天還沒亮我摘下眼鏡把眼鏡放到羽絨服里,想著能化一下最好了。可是風又特別大吹著雪粒打的眼睛又看不清楚,隱約看見我前面有6-7個人抱做一團而且被風刮的東倒西歪的。那一陣風非常大,也就是我這樣的大坯子還能站住。但是也刮的直晃呀,這個時候次仁頓珠喊我叫我快點跟上。我就說我走不了,他就回來找我我告訴他我的眼鏡結冰了看不了。現在風還大不戴鏡子眼睛有睜不開,他又摘下手套幫我搽眼鏡。在海拔7000多米是不能摘下羽絨手套時間太久的,很容易就能把手凍傷。他幫我把眼鏡搽出一條縫,我就說你別走太快我只能低著頭看著他的紅色踏雪板。我說你走慢點我跟著你~~~~~~~

就這樣我看著他的紅色踏雪板,緩慢的跟著他。前面隊伍所發生的事情我一點都不知道,最後聽說當時風大霧大能見度很低。路標也找不到了有的隊員想往下走了,協作就叫他們原地等著幾個協作就去找路。等會回來說是找到路標了大家又跟這協作繼續走,天也不知不覺亮了。大概9點多快10點的時候我跟著次仁頓珠也上到了大平台,慕峰的頂峰是一個非常大的平台。在平台的山崖處有一個高出的小雪丘,上面有個十字架還有些經幡。

當我走到大平台的時候,正好遇到我們老總。我說你沒戴雪鏡那你的雪鏡我用一下,他是最先登頂的這個時候正下撤呢。到頂後天也亮了風也小了,霧也沒了。我跟次仁還有大慶的劉哥在那,最後就剩我們三個人了。其他人都拍完照下撤了,我因為雪鏡的原因是最後一個上來的。正因為我當時什麼都看不見,就只能用一條逢看這頓珠紅色的踏雪板。反而我到一點沒有覺得累就登頂了,我一直想這登頂得多艱難呢。最後是一點感覺沒有心裡就想怎麼這麼快就登頂了?3點20從C3出發登頂應該是9點40左右,用時6個小時。我想別人比我快很多吧,我們12人全部登頂成功。至2011年凱途8人全部登頂後,這次有達到了100%的人員登頂記錄。

等下山後我們老總說的登頂的事情,我才知道協作有多優秀。當時大霧大風看不到路,能見度也就在10米左右。阿旺多吉走走就跪下了,心裡也是默默有詞。那也是到了他們的體力極限,跪一下就是休息一下。因為找不到路心裡也是非常焦急,他們走的路遠遠要超出我們許多。但是因為他們都有著10年或7--8年的雪山協作的經驗,最後還是找到了通往頂峰的道路。慕峰雖然技術難度不高,但是因為他有很多斷崖和冰裂縫。在找不到路的時候繼續行走還是有很大危險性的,一但走的路線不對就會出現危險的。

7546米的海拔目前是我人生的最高點,我不知道我今後會不會再有新的高度。但是就這一次經歷就讓我知足了,一次爬雪山的歷練已經可以改變我的人生了。

我也堅信上證指數有一天也會衝破6124點,也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或許就是7546點呢。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管你每天就走一小步只要不停歇你都會達到你的目標!!!

卡湖的星空,慕峰在星夜的映襯下更加雄偉。

由心愛你!

不能忘懷的一次體驗

BC的精靈旱獺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

我知道我們是外來的

他們才是這裡的主人

新疆凱途高山探險公司的老總,我們習慣叫他羅隊。

尼泊爾夏爾巴協作;大尼瑪

( 本文作者 : 秦南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i9glm0BMH2_cNUg7Q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