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盆栽扶桑落蕾?可能這幾個方法不對,5項養護技巧幫你來避免

2019-12-15     雨中飄雪11

文/雨中飄雪

扶桑花別名朱槿牡丹,為錦葵科木槿屬常綠灌木。扶桑的品種比較多,且有重瓣和單瓣之分;其花色有紅色、黃色、桃紅、橙黃和白色等。在我國江南一帶養殖,從每年的6月一直可以開放到10月份;在北方地區,冬季室內養護,只要溫度適宜、光照充足、澆水施肥恰當,也可以常年開花不斷。



有的花友問:「為什麼盆栽的扶桑花,有時會落蕾、落花?」其實,這是由於在養護當中,沒有了解清楚扶桑花的生長習性,養護管理不恰當所造成。那麼,家庭盆栽扶桑花,究竟怎麼養護才能開花旺盛不落蕾?需要注意哪些養護方面的問題,才能使扶桑花盛開的又多、生長的又好,而且枝繁葉茂開花多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養殖扶桑花為什麼會落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扶桑花性喜溫暖的生長環境,不耐寒冷,陽光越充足,生長得越旺盛。養殖扶桑過程中,如果出現了花蕾脫落的現象,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查找原因:



1.盆土過干引起落蕾

扶桑花朵碩大,而且花期比較長。在南方溫暖地區,從6月份開花,一直可延續到10月中旬。在開花期間,除了需要有充足的陽光照曬外,盆土宜濕潤,掌握乾濕得當,切忌過干,可以略微偏濕一點。平常澆水,要根據氣溫和天氣情況,過干或過濕都會影響它的開花,甚至會落蕾落花。

解決辦法:在春末到夏秋的生長季節,要經常向葉片噴洒水分,周邊的養殖環境也要時常洒水噴霧,以增加空氣中的濕潤度;當盛夏季節到來的時候,氣候炎熱,溫度高,植物的蒸騰作用大,需要每隔3~5天,在早晨或幫晚澆1次透水;夏秋季節,適宜在傍晚或早晨給扶桑葉面噴水霧,切忌中午烈日時噴洒葉面水。



2.養分不足導致落蕾

扶桑勤花,需要的養分較多,要及時的補充營養,它才能開花不斷。夏秋季節是扶桑花的生長旺盛期和開花多的時侯,需要的養分也比其他時期多一些。因為扶桑開花的次數多,需要的養分也多,營養若跟不上,有的開過1次花以後,就難以再次開花;還有的雖然長出花蕾了,因養分不足也難以開放,而提早落蕾或枯萎掉。但需要注意:在現蕾以後,切忌施入濃肥,否則也會導致肥傷而落蕾。

解決辦法:每年的春季或者秋季,需要進行一次翻盆換土,底肥要施足,可以採用腐熟的家禽糞、骨粉、羊糞球等做基肥;開春長葉子以後,應每周澆施1次稀薄的餅肥水,以促進枝葉生長和形成更多的花蕾;施肥應以磷肥和氮肥為主,這樣它的花蕾才能夠充實而飽滿,開花時就會更大更鮮艷。



3.盆土積水造成落蕾

如果是邊長花蕾邊凋落,則主要是盆土長久過濕,排水不順暢所致。不管養什麼花,一定要掌握盆土乾濕得當,特別是花盆的底孔要暢通,不能堵塞。否則,就容易引起盆內積水,長期盆土積水不幹,根系就會因缺氧而腐爛,從而造成落蕾或落葉的現象發生。

解決辦法:選擇疏鬆透氣的微酸性土壤栽培。家庭盆栽扶桑可以選用肥沃的田園土、泥炭土、粗河沙土按照3:2:1的比例混合配製;北方地區盆栽扶桑,還可用園土4份配1份腐熟透的牛、羊糞干攪拌均勻以後,再上盆種植,扶桑花會開得更大。

4.光照不足引起落蕾

扶桑為強陽性樹種,盆栽扶桑應放在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每天日照時間不應少於8小時為宜;如果條件允許,可經常把盆栽移動到陽光照射比較充足的位置養護,使扶桑充分接受陽光照曬,促使它形成花芽。若陽光不足,會使花朵變小,而且難以形成花芽,還極易導致落蕾。

解決辦法:把盆栽放置在南向窗台或陽台上養護,能夠接受到充足的陽光照曬,每天保證8小時的太陽光照最佳,也可用補光燈給它增加光照,這樣扶桑才能多孕蕾,開花多。但小苗、弱苗需注意,不可在夏天讓烈日暴曬,容易損傷幼苗。


5.受到凍害引起落蕾

扶桑抗寒能力極差,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就應搬入室內有陽光處養護,室溫宜保持在15~22度之間;冬季短時間的零下低溫就會受凍害,長時間的低溫和陰濕,能使根莖腐爛,這是扶桑冬季落葉掉蕾、春季死亡的主要原因。

解決辦法:冬季要搬進室內養護,保持溫度在15~22度左右,室溫低於5度就會產生凍害,葉片萎蔫不精神。所以,要預防好凍傷。北方地區冬季寒冷,要避免放在窗口透風處養護,開窗換氣時要遠離窗口;還需注意不能讓供暖設備炙烤,否則易使葉片焦枯而落蕾。


總之,扶桑花落蕾之所以落蕾落花,主要還是養護不當造成。要保持盆土以潤澤為佳,切忌過干或過濕,盆土一定不能積水,否則極易爛根;生長旺盛期需要薄肥勤施,補足開花所需養分;增加光照時間,除了夏季中午烈日時,需要給扶桑適當遮蔭外,其他時間可以多給它曬太陽;冬季要放在溫暖的室內養護,防止凍害發生。只要能避免上述這些引起落蕾的誘因發生,就可以使得扶桑枝繁葉茂開花多。


想了解更多養花知識,歡迎關註:雨中飄雪11,您將會在第一時間收到養花知識資訊,並可隨時查閱往期的養花知識圖文和視頻。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ZSCCW8BMH2_cNUgKy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