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研發系統和晶片的聯想,PC銷量全球第一,利潤卻只有1%

2019-11-09     數碼小妖精

眾所周知,我國科技公司華為於今年5月份因為某些不言而明的原因,跟諸多海外巨頭之間的合作被迫中止。但是華為的表現堪稱教科書式反擊,無論是晶片備胎轉正計劃還是鴻蒙系統的出現,都向全世界證明華為有絕對的實力和信心跟對立面抗爭到底。

而信心的最終來源當屬華為數十年來堅定不移的技術研發所帶來的諸多成果和出色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及此筆者不禁聯想到另一位聞名全球的中國科技公司聯想,跟華為恰恰相反,聯想追求的是全球化道路,旗下不僅沒有自研晶片和系統,聯想現任CEO楊元慶更曾在5月份的財報大會中表示,聯想沒有計劃自己做晶片和作業系統。

​可能楊元慶非常滿意當前聯想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和處境,因此並沒有自研晶片和系統的打算。即便如此,聯想在全球PC市場中依舊居霸主地位,據Gartner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PC銷量排行可知,聯想憑藉1577萬台的銷量穩居榜首,市場占比為25%。

據知名調研機構IDC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排行可知,國產品牌聯想蟬聯榜首,3個月賣出1730萬台,市場份額為24.6%。不過,聯想集團的凈利潤並不會因為楊元慶的自信以及出色的全球銷量成績而更加可觀。

據新浪港股迅11月7日消息,聯想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前6個月營收為260.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52.93億美元有所增長。可惜的是,聯想集團前6個月的凈利潤為3.644億美元,雖然比去年同期的2.45億美元有所增長,但聯想集團的利潤率依舊在1%左右徘徊。跟聯想PC全球銷量成績相比,聯想集團的凈利潤實在少得可憐,即便總數可觀,但不要忘記聯想是一家科技類巨頭。

對此,筆者認為其中原因之一正是因為聯想沒有自研晶片和系統的緣故。追求全球化的聯想,核心硬體、系統等產品必備元件全部來源於供應商,甚至還需要為此支付專利授權費,所以聯想需要為此支付巨額成本,那麼聯想的部分利潤來源將寄託於硬體加價和服務。

顯然這些利潤來源並不能為一家全球巨頭帶來漂亮的財報數據,由此可見,科技公司的技術獨立程度對企業凈利潤的影響之大。對此,你的看法如何?

文/諦什麼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X9tVG4BMH2_cNUgs_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