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看太陽的球,可能還來得及

2019-11-05     安可的五維口袋

​在第二次用力甩頭之後,我確信了自己並非處於一個荒誕不經的夢裡,接著又開始懷疑起了自己的視力:

124-95,確實是124-95。

雖然小球時代里多大的分差都不意外,NBA更是所謂的奇蹟發生之地,但在確信124那頭是太陽的名字之後,我的第一反應依然是確認一下比分右邊的主人是不是埃及。

在我的腦電波和視網膜都告訴我這是一場菲尼克斯對薩克拉門托的揭幕戰大勝之後,還沒輪到我替這賽季的布克或許有可能不用再經受莫名其妙的指責和輕視好好歡呼,就傳來了艾頓被禁賽的消息。

好吧,這很太陽。

我關上了手機,打算把巴克利和納什的回憶,加上太陽這賽季可能終於能好好打球了的愚蠢念頭和垃圾簡訊一起留在螢幕里。兩天後,沒有艾頓的太陽把減肥還算順利的約老師拖進加時,因為克雷格的妙手封蓋才以一球只差輸給上賽季西部第二的掘金。

運氣,運氣......

又過了兩天,太陽在與本賽季冠軍熱門球隊之一的快船對攻到六人上雙,最終成功捍衛主場。接著,太陽又以一分只差輸給了夏天同樣大有操作的勁旅爵士,又對勇士和灰熊完成了兩連勝。

運氣,運.......嗯????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一位太陽球迷開賽至今心情的真實寫照,這份心情感染了我,促使我在好好研究一下太陽到底發生了什麼。儘管我沒辦法跨越可能的傷病風險和這個賽季可能會發生的一切隨機事件推測出鳳凰城的最終結局,但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後,至少有一點我可以確認:

無論本賽季太陽是接著樂透還是重返季後賽,他們都是一支和上賽季的自己截然不同、具備競爭力的球隊了。


當然,六場比賽的小樣本再加上一場並不常見的三十分大勝,讓我們所能取得的所有錄像以及數據資源不具備能再現一支新興球隊真實水平的能力,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一些現象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端倪:

——賽季前六場比賽里,太陽確實有幾場勝利來自於國王灰熊這樣在西部不算出挑的弱旅,但也同樣因為關鍵球憾負於本賽季被寄予厚望的爵士和掘金。他們和快船對砍過130分,也與猶他膠著進了九十幾。

——同樣是賽季前六場比賽里,他們的百回合助攻數聯盟第二,失誤卻能控制在平均水準,驟然增多的分享球讓他們簡直有了十幾年前自己的風範。

——還是這六場比賽,他們的百回合三分出手數剛過聯盟平均線,但命中率可以排到第七。如果說手感還可能是小樣本下的爆發,那投籃分布就是人為有意的調整了。這賽季太陽籃下和三分出手比例分別能排到第五和第十三,這兩項數據上賽季是第十三和二十一。

——非常令人驚訝的是,過去從不以防守著稱的太陽,這賽季控制對手有效命中率,造失誤和保護籃板,分別能排進第五、第四和第十二,只有犯規給的實在多了些,倒數第一。進攻端數據里,有效命中率和造罰球同樣名列前茅。

如果菲尼克斯的孩子能把這種水平保持到四月,那他們已經是聯盟前十二的球隊,足夠在西部衝擊前六,但即使他們的三分手感與高位連續擋拆在對手針對後有所回落,太陽攻防兩端強度質變的幅度依然肉眼可見。

如果我要為這樣的質變列出一份小紅花名單來表揚做出貢獻的球員,我第一個想找到的,就是本賽季已經強到讓我懷疑是不是他偷偷的把聯盟調查自己的通告改成了艾頓,其實他才是藥物違禁的帶惡人——沒錯,就是接替艾頓首發位置的貝恩斯。


因為體格與射程帶來的天然屬性,中鋒位置的平均水平一直呈現著守強於攻的狀態。規則天然傾向持球人與外線、射程沒有後衛遠還會帶來對面的護框手.......上賽季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中鋒進攻正負值是負數,大多數球隊的中鋒輪換,只要上場全都是在拖進攻,然後憑藉防守端的優勢補回來。

因此,中鋒位置的球員如果能在進攻端做出持續的貢獻,只要你還有足夠長的胳膊和夠敦實的肉,能維持比該位置上平均水平稍弱一點的防守,你就已經能給一支球隊帶來巨大提升。

但真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多數太陽球迷乃至管理層自己,在簽下這名33歲的老將並看著他過去的履歷時,應該沒打算把這個艱巨的任務放到貝恩斯身上——能作為艾頓的替補每場打個15-25分鐘,在上場的時候忍受他進攻端的乏力換取護框,偶爾上場對位一下恩比德或者約基奇。

但首發的貝恩斯告訴我們,不。

雖然有三分但命中率和產量一直平平無奇的貝恩斯還在被對手戰略性放空補防禁區,但本賽季的他面對這種防守策略,居然交出了每36分鐘以46%的命中率狂射6.7記三分這種看著像大洛爆發時才能打出來的神仙數據,一躍成為這個聯盟中最頂級的空間五號位。

而太陽也把他從持球人借用的肉牆和定點射手這樣的簡單角色中解放了出來,讓他大量參與太陽的弧頂戰術,用手遞手給布克的突破與顏射設立掩護,讓這種約基奇式的戰術起手式成為了太陽陣地戰中極其常見的場景,他的助攻效率也上升了近一倍。

而在空間支援相當優秀,急需一個籃下終結者消化空間福利的凱爾特人時都只能做到55%籃下命中率被人嘲諷火柴盒單挑的貝恩斯,突然之間就在空間未必比上賽季凱爾特人好的太陽里把命中率飆到了70%+,突然又成為了聯盟角色中鋒里頂級的終結手。

太陽甚至在連續擋拆中把他作為背身武器,當做懲罰換防的回合終端,真是把人都看暈了。

怎麼回事?怎麼好像防守端價值反而成了附帶的了?

難道我們是為了進攻簽的貝恩斯?

我只是想要一個防守端肉盾,怎麼就渡劫失敗,突然練成了微型約基奇+微型大洛?裝備說明書不是這麼寫的啊?

33歲應該下滑的貝恩斯身上的這種超自然現象,我只能說:

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太陽運氣好。

同樣奇妙的化學反應還發生在了里基盧比奧身上。不得不說的是,在這個強調空間、射程、持球投和個體改變防守的時代里,不能自主改變防守陣型,無球拉空間和持球借掩護投籃都不精通,主要靠對球隊的梳理維持生計的後衛,越來越不符合這個時代要求了。

盧比奧的防守不錯,失誤相對於助攻數目控制也不糟糕,推轉換和造失誤都是一把好手,但偏偏就是個人進攻不佳,而盧比奧之前的幾年還偏偏待在最不缺防守,最缺進攻端解法,只能靠米切爾強攻的球隊爵士里。

如果把球隊比作一個放大鏡,那現階段遭遇瓶頸期的猶他爵士一定只能放大盧比奧的缺點,每當球隊因為攻堅不佳輸球,需要有人再幫米切爾抗十五次出手時,就是一次對盧比奧的公開處刑。

沒有什麼可惜或者做的不對,分開了,確實對誰都好。

但在太陽,盧比奧的優點開始顯現了。布克進攻端已經是新生代外線第一人,上賽季已經能在巨量的夾擊下,用58%的真實命中率和15%的失誤率,抗下33%的回合占有率與34%的助攻率,這就是頂尖表現。

而他遭人輕視的原因,其一是因為戰績不佳,其二是因為他防守端不盡如人意的程度和他進攻端讓人驚艷的程度一樣,而太陽沒有能把他的缺陷藏起來的球員——待在攻防均衡的米切爾身邊和待在進攻更強但防守也更弱的布克身邊,哪個更適合現在的盧比奧的呢?

本賽季,因為貝恩斯到來能夠很好的填充禁區,太陽除了執行蹲坑防守考驗對手中距離之外,也增加了全隊外圍施壓搶斷造失誤的慾望,盧比奧已經能貢獻每36分鐘2.4次搶斷,他與側翼的烏布雷也是太陽目前造失誤能力聯盟前四的源頭。

除了這兩人之外,同樣具備拉空間和策應能力的薩里奇,除了與目前手感火熱的貝恩斯一起為布克提供了上賽季任何擋拆夥伴都不能提供的突破空間之外,太陽以他二人策應能力為基點,以教練大量高位掩護戰術為契機,為布克增加了許多手遞手跑動中直接襲框與切出投籃的機會,從而緩解他在上賽季上廁所都要遭受雙人夾擊的窘境。

賽季至今,布克結束了連著兩年都要在進攻端負擔30%以上的球權,在回合占有率下降到了28%的同時,他的真實命中率也第一次突破了60%。另一個證據來自於布克的進攻方式。

去年,布克陣地戰的持球進攻(單挑+擋拆持球人)占比高達47%,扣除轉換,一半以上的陣地戰回合都在自己發起,今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4%。餘下來的13%,加到了從3%飆升到了10%的切入占比,以及同樣翻倍的饒掩護。

教練終於試著把布克從沉重的持球負擔中解脫出來,展現他的無球才華以發揮他全面攻擊手的特性了。

再加上傑文卡特和泰勒詹森這樣能在替補席上穩定站出來的輪換,太陽的騰飛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一篇以太陽為主題的文章怎麼能只用如此少的篇幅提到德文布克?

他早就如此優秀了,只是今年終於有一個平台與機會,讓人們直視他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Vk0PG4BMH2_cNUgDI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