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專家陳虎去世!生前正攻克愛滋病,看看他生前的研究成果吧

2019-09-02     知艾君

陳虎走了。那個說著「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把現代文明成果應用在病人身上,病人才有可能擺脫死神的糾纏」的醫生,自己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離世。

7月24日下午,全軍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307醫院)陳虎教授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


「太突然了!前幾天還在醫院電梯里跟他打招呼,他是特別隨和的專家,對病人和同事都很好。」陳虎教授的好友、一家民營醫院管理者張先生對健康界說。

陳虎教授從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臨床及實驗研究20餘年,專攻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腫瘤的免疫治療。他帶領全科成功開展了1000餘例各類造血幹細胞移植,在該領域達到了全國領先水平。2015年1月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10月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便是陳虎及團隊辛勞的回報。近五年,陳虎研究之餘筆耕不輟,發表論文60餘篇,著書6部。

多項研究成果即將出爐

包括將基因編輯運用到治療愛滋病當中

在醫界多年的辛勤耕耘讓陳虎獲得多項榮譽。2015年8月榮獲的一等功稱號便是最金光閃閃的證明。但這樣的榮譽並沒有讓陳虎和他的團隊止步不前。他們將目光瞄向下一個難關。

近年,陳虎與北京大學的鄧宏魁共同在治療愛滋病領域探索,他們的研究成果為將CCR5基因編輯的HSC移植轉化為臨床的HIV治療提供了證據,這對於臨床上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攻克愛滋病也成為陳虎的一大未完成的遺願。

在2019年,陳虎團隊還與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聯合開展了利用自體核移植胚胎幹細胞,結合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及幹細胞定向分化技術治療β-地中海貧血疾病。該項目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幹細胞及轉化醫學研究,目前已經進入重點項目答辯階段。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這次突如其來的意外,陳虎將和團隊的夥伴們一起奮鬥在為患者擺脫疾病的第一線,讓越來越多患有地中海貧血的病人看到曙光。


曾是羅京主治醫師 陪伴「名嘴」最後時光


陳虎在十幾年前便已聲名顯赫。

2009年2月7號,身患淋巴癌的羅京來到解放軍307醫院治療,作為他的主治醫生,陳虎陪伴羅京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日子。這段過往也讓陳虎終生難忘。

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陳虎曾說:「羅京那麼一個好人,如果能夠把他救活,讓他繼續從事他熱愛的事業,那是多好的事情。」

羅京的堅強,也給了陳虎動力和力量去一往無前地攻堅克難。但最終羅京因腫瘤擴散不幸離世。

無論是央視「名嘴」,還是普通患者,在陳虎眼中都是一樣的病人。「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這是陳虎對自己的要求。在陳虎心中,患者不應該被區別對待,「要讓患者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好的治療。」1986年首例成功異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因家境困難只能在京郊租房住,陳虎不僅說服醫院領導免除病人的治療費用,還每天騎40分鐘自行車到病人家裡出診,直到病人痊癒。

1996年,陳虎所在的移植科收治一名15歲的白血病危重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陳虎想方設法,最終在台灣慈濟骨髓庫找到適合的骨髓,然而當時兩岸尚沒有骨髓捐獻的先例。為了能夠實現移植,挽救年輕患者的生命,陳虎多方奔走,先後互發50多份傳真,找有關部門蓋了20多個章,最終促成了海峽兩岸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無關供者骨髓移植。移植手術成功後,陳虎7天7夜沒有離開重症監護室,就在患者旁邊支開一張床,每天只睡二三個小時,只為患者能平安渡過危險期。


解放軍301醫院發文

「陳虎同志永垂不朽!」


7月26日,301醫院在官方微信上正式發文,宣告陳虎教授離世的消息。文中曆數了陳虎教授的過往。而文末一句「陳虎同志永垂不朽!」又將人們帶回陳虎教授去世的痛苦中。


就像時刻繃緊的弦可能會隨時斷掉一樣,一心為患者的陳虎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沒有察覺到疾病的到來,終將生命永遠定格在57歲。

陳虎的離世令人痛心,同時人們也不得不思考,過度勞累或許是每個中國醫生的日常。健康界曾經盤點過2019年上半年離去的22位醫生,其中不乏王磊、高長青等英年早逝的醫生,他們的離去同樣令人倍感惋惜。

在此,健康界希望每位醫務工作者都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勞逸結合,這樣才能在歲月中將自己的愛奉獻給患者,奉獻給等著自己歸家的親人。

那些離去的人停留在夜空,為你點起了燈,照亮你前行的路。

願陳虎教授一路走好!

圖文資料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私信聯繫刪除。

請大家關注知艾君,知艾君會給大家帶來更多防艾知識好文,請多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點擊頭像私信有問必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UhC9WwBJleJMoPMk38h.html